职业企业家的培养---重中之重!!! - 弹指一挥间,世界皆互联 - 杨海峰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54 次) 时间:2001-07-29 13:23:03 来源:杨海峰 (杨海峰) 原创-IT

职业企业家在我国的发展是很缓慢的,我国企业家摆脱不了职业企业家是给人打工的心理。企业家仍然徘徊在给一家企业终身而斗的阴影中。有一大部分企业家仍然摆脱不了政府对其走向的决对控制权。职业企业家在我国还处于探索性阶段,职业企业家市场还不够健全,培养和发展职业企业家仍然是我国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二十一世纪的企业需要有大批的职业企业家为企业提供动力,只有拥有大批职业企业家,我们的企业才能够有竞争力。我国迫切需要形成一套能促使企业家职业阶层形成的内在机制和外部环境。
目前,我国企业家还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利益主体,企业家的收入不合理,名誉工资低、黑色收入多,有些所谓的企业家还没有达到真正的企业家的素质,违法违纪行为层出不穷。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我国企业正在改制时期,对企业家市场比较放松。其二是我国公有制国营企业制度无法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职业企业家体系。
针对这些原因,我们需要做的工作很多,需要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同国际社会接轨,为企业家队伍的成长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要进一步转变政府的职能,加快政企、政资分离的步伐,落实企业自主权,提高企业家的思想认识,扩大职业企业家的培训力度,企业家市场化建设,企业家的法制建设和法制约束,让市场去检验谁是真真的企业家,降低和逐步取消企业家的政治色彩。要提高企业家的社会地位,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企业家、尊重他们的劳动和价值的社会环境,要建立健全保护企业家的法律和法规。
要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的企业家评价标准,新的企业家竞争机制,新的企业家佣金制度。在社会舆论导向上大力宣传企业家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以便吸引更多的社会精英加入到企业经营者的行列之中。
企业家的选拔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我国传统的做法是上级任命制,政治色彩很浓厚。在新的竞争机制下,必须重新建立健全企业家的选拔和任用机制。首先,应该把企业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从现行干部管理制度中分离出来,使其脱离行政干部系列,进入市场,由市场决定其升迁去留。也就是说,脱去我国传统企业家浓厚的政治外衣。可以从选举制、聘任制、竞争选举制、招标投标制等多方面进行企业家的选拔和任命。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都可以根据自己特有的机制来选择选拔企业家的方法。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体制仍然是发掘优秀企业家的重要之举。为了激发企业家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必须建立一套与现代企业家制度相一致的激励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在物质激励方面,工资报酬应该是最主要的,我们应当使那些为企业带来高效益、大变化、大贡献,善于经营的企业家有较高的收入。虽然,不应像国外企业那样十分悬殊,但为了激励企业家,应当根据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合理提高企业家的收入。同经济效益挂钩,是激励和制约企业家最好的做法。当然,企业家的收入更应该同行政工资、政府奖金分离开来,同时,也应有以前的上级审批该为公司内部解决和市场调节来决定,形成比较规范化的分配制度。在精神激励方面,我们应该充分承认企业家的社会地位,满足他们精神方面的需求,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从社会荣誉和物质生活方面激发他们经营好企业的使命感和成就感。但是必须要放弃以前政府部门包办的种种头衔和荣誉的评定。而是实实在在的靠实力说话,让员工说话,让市场去评定,给予其最为恰当的称谓。尤其是不能在优秀企业家后面加上一个什么人大代表、什么政协委员等类的政治头衔。企业家就是企业家,政治色彩只能阻碍和影响企业家的正常健康的发展。
在以前,我国对企业家的评定主要靠其业绩来说话。有许多情况是企业家犯了很严重的决策错误或财务错误,才对企业家进行追究,使企业蒙受很大的损失。这主要是我国对企业家的监督体制还不完善的结果。对企业家的监督机制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国家法规条理、经济政策、财会制度的监督;二是所有者或投资者通过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股票市场的监督;三是广大消费者通过市场机制、商品价格的监督。四是本企业员工通过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职代会中自己的代表,以及各种民主管理委员会的监督。这些来自各个方面的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促使企业家必须正确及时决策,避免或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工作失误。
企业家职业化进程首先是从企业家自身因素开始的。企业家们能否真正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成为一个群体和一个阶层,还有赖于企业家自我行为的约束机制,这些约束机制主要表现在:(1)他们在从事日常经营决策和管理活动中,能经常性的进行自省、自控和自律。(2)能够客观地认识分析自身素质和经营管理工作中的问题、矛盾和缺点,以及他们产生的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正和完善。(3)能够在繁重复杂和市场多变的经营环境中,做到能进能退,能伸能屈,能忍能让,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经营管理领导艺术。
对企业家进行客观公正的科学评价,是为他们选拔、激励、监督、约束机制的形成提供客观的依据和标准。从我国传统的评价程序来看,要适应现代企业家制度,必须对原有的评价机制进行改革。一是评价的主体应当由政府主管部门转向董事会或企业运营机构。二是评价的标准主要是企业的经济效益,看企业家能否真正地有效地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增值,能否保证所有者权益的实现和生产的不断发展、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来提高员工的收入。三是对那些业绩不好,甚至造成企业亏损和国有资产流失的经营者,不但不能易地做官,而且应当追究他们的经济责任,性质严重并构成犯罪行为的,也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应当象国外那样,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无能或者失职,把企业搞跨了,将这些败绩记录下来,使他们在将来很难找到一份较高报酬的工作。我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尤其也的优胜劣汰机制,也需要有企业家的优胜劣汰机制。
我国职业企业家队伍发展缓慢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教育制度和培训制度的不健全和不完善。据统计,美国企业90%以上的领导者都受过正规的MBA教育,从而使的美国企业在全球的贸易中占有主导地位。建立一套完整的实用的职业企业家教育机制和培训机制,是职业企业家进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我国,MBA教育还处在发展初期,许多大学的MBA都是照搬国外模式,不适应我国国情的地方很多。另外,MBA教育的方式、案例太落后,不能跟上国际MBA的发展。从招收的人员来看,主要是应届大学生,招收对象太单调。当然从我国的国情来看,收费太高,将许多有管理才能而无经济支持的人据之门外。MBA教育同企业脱离太大,不能适应企业的现实发展。所以,改革现有的职业企业家教育体制是紧迫的。首先,在MBA和其它企业家教育上,应该结合我国实际,规划出适合我国的教学内容来。其次,应该和企业结合办学,让一部分企业家到学校去兼职教学,同时也派一些教授到企业中去,理论结合实际,使教学于实践相结合。不断地更新在职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再次,应该招收一大批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青年人到大学学习MBA或者其他一些工商业管理课程。对MBA等管理类生员应该放宽其入学资格,关键看他是否具有管理天赋。还有应该建立一批正规的经理、厂长学校,着重对学员专门技能进行训练。从教育的角度入手,给企业家不断输入新鲜血液,使企业家有强劲的知识做保障。使企业在国内、外的竞争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