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发的老文:国内三大IT传媒集团思考(随笔性质) - 乱谈传媒 - 潘燕辉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535 次) 时间:2001-07-26 14:19:15 来源:潘燕辉 (pyh) 原创-IT

国内三大IT传媒集团思考(随笔性质)

潘燕辉

就目前的状况来看,WTO很有可能在11月成功加入,这对于国内媒体来说意味着什么?以现在这个格局,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国外资金不会直接进入媒体市场,因为国家相关政府部门明白得很,只要国外传媒大批进入,国内绝大部分媒体产业将在短期内灰飞烟灭。但是另外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一旦加入WTO,国外传媒会以种种方式间接进入国内传媒市场,会比现在的规模大上数十倍乃至上百倍。“间接进入”,这几乎是公开的秘密。所以这就意味着在这3个月的时间内,国内传媒应该着重在整顿内部状况,将自身调节好,并且尽可能的为外来者设置商业壁垒。谁能更好的把握这三个月,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优势。无论谁都可以看到,中国传媒在加入WTO以后,将会以倍速发展,现在这三个月做的努力,将会在以后成倍的收回来(当然,前提是你做的事情正确)。这篇文章主要说一些我对国内IT媒体集团的看法,由于缺乏资料和调查,大部分是凭着经验从外部观察所得,所以这些看法仅供参考。(由于每个集团的情况都很复杂,我只抓重点)

计世集团:需要新空气
给计世的评语可能会引起很多反对,因为计世毫无疑问是个人才济济,强手如林的地方,不过这都局限在IT高端媒体。几乎计世的所有IT高端媒体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可是低端的比如《家用电脑世界》虽然已经盈利,但发展潜力已经近乎封顶,相信早已呈现下降趋势,即使目前还能有一些不错的广告收入,可是面临未来的竞争与下降趋势,形势实在不容乐观,难逃沦落二三流媒体的命运。类似财经的《数字财富》在刚刚推出的时候曾有很高的声誉,但现在也逐渐平淡了下来。进入其他领域的不顺利,很大程度是因为计世的内部提拔制度,几乎所有计世的高层都是从内部提拔起来的,这在做高端媒体的时候肯定得心应手,但是要涉及其他领域,必然会把做高端刊物的思路带来,对于没有实际经验的计世人来说未必是好事。这种制度本身还是很好的,因为无疑增加了内部竞争力,使员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无疑也会造成人才结构单一,人才选拔以资历和年头为主,并不见得能留住员工,在适当的时候真的需要考虑变通。“慢热”是计世的另外一个问题,几乎计世的所有媒体都需要至少三年甚至五年时间才能达到一个比较良好的运营状态,这在以前可以视为稳步前进,但在今天显然有点不合时宜。很多人可能会说这是由于政策原因造成的,我相信有一点,但应该不是主因。因为国家对于科技类刊物一向是持非常开放的态度,政策压力并不大,我想计世内部的原因还是占了很大一部分。
(关于计世其他问题,请见本人文章《三年后,计世将需要英雄》)

赛迪集团:危机潜在
赛迪是三大集团中唯一一个上市公司,但是我最不看好的,也恰恰是赛迪。赛迪本身有很多问题,比如产品单一,人才储备不足,管理混乱等等,但是并不明显。可是自从上市之后,庞大的业绩压力涌来,使得所有人都全力拓展业务,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去解决以前的问题,使得这些问题一下子全面爆发出来。其实,业绩压力越大,越要两条腿走路,不然必出事故无疑。赛迪的很多问题我在以前的两篇文章都提到了(《赛迪,使不出全力的巨无霸》、《赛迪的危机》),这里主要说上市之后产生的问题。任何一个上市公司,都想交出一份让人满意的报表,所以全力冲业绩,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目前国内的证券市场远谈不上成熟,股民与股东的心态都十分不冷静,正常的业绩根本不能满足他们。据传言,一家投资机构在投资北京一家新报纸的时候,坦言要求三个月盈利,这在传统运营中是近乎不可能做到的,但是在资本运营中就变得合乎情理(其实也不合乎情理,只不过合乎现在国内证券市场的“现状”)。比如诚城文化,他们每收购一本刊物,都会评估出很高的价值,在资本市场上迅速获得回报。赛迪集团靠传统的经营思路在证券市场上打拚,不吃亏才怪。其实国内传媒业有很多空白的市场,仔细捉摸不难发现,只不过要改变经营思路而已。如果赛迪现在仍然这么下去,势将形成恶性循环,陷在怪圈之中。

电脑报集团:整装待发
在国内众多IT媒体集团中,我认为最不可战胜的,就是电脑报集团。陈宗周陈总是个思想非常敏锐而且非常现实的人,真正看到了国内对IT媒体需求的主流趋势。电脑报拥有的庞大的基础用户量,对渠道商的控制(这个最厉害),对广告商的影响,都是极其重要的资源。如果能找到足够的资金与合适的人,那么不论进入哪个领域都将势如破竹。电脑报唯一的缺憾就是在高端,影响力够,但是权威性不足。虽然在中小城市处在绝对的优势,但是在四大城市影响不大。不过电脑报自己也已经认识到这点,最近请了刘韧来做知识经济就是一步绝妙好棋,且不说刘韧的高端内容生产力是第一流的,仅仅是刘韧的品牌与资源,就能够为任何一本IT高端刊物节省近300万的市场推广费用,相信各位不久就可以看到不烧钱做好媒体推广的一个例子。

最后我要说,在不久的将来,甚至就是现在,这三大集团统统会面对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人才危机。如何改善管理,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将是三大媒体集团共同考虑的问题。资金始终都是加速剂和稳定剂,只有人才是决定性因素。

另外要说明一些事情,我写媒体运营的文章已经有很多,也得到了不少同行的赞许,不过也有一些反面的声音。在此要声明的一点是:写这些文章纯粹是为了能够促进国内媒体同行的交流,共同提高国内传媒的水平,没有其他目的。希望看这些文章的人抱着交流的目的,而不是比试较量的目的,否则将有违作者本意。我想我不会因为其他目的(比如显示本事)而把自己辛苦多年总结的经验想法公布出来。我在行文中会尽量注意语气的谦逊(我本人本来就很平和),但有些时候可能会不留意,希望各位读者不要介意。
再另:最近有朋友告诉我有些人利用我写的一些东西在外边搞融资。这个实在是我没有想到的,有人认为我的文章有用,这我感到很荣幸,但是这种用法就未免有些无趣,搞融资之后还是要靠自己的真本事来运营,而不是骗到钱就完事。

联系方式:
EMAIL:[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OICQ:527007
其他文章:pyh.donews.com
写于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