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749 次) 时间:2001-07-15 18:17:17 来源:信海光 (信海光) 原创-IT
再说一下奥运会的几个感想。
最近三联生活周刊苗伟写了一个封面文章《贫嘴张大民的奥运生活》,看了以后我顿感与我心有七七烟。
奥运会是什么?一个运动会,这个运动会需要一个国家动员几乎所有的宣传力量,人民的热情去争取。仅仅为了几年以后的两个星期。
中国在十年以前失败了,西尼胜利了,可西尼又怎么样了呢?短短两周的繁华去后,还不是一样归于平静?不变得是人们的生活。
我现在的最直接的感受很矛盾,甚至有一点反对在北京奥运会,因为如果它带来的后果是房子涨价的话,做为一个小小的草民,我不会为了什么什么情结去支持它。如果13号的申办失败,至少我,一个在北京飘泊的青年,不会有什么痛入骨髓的想法。
如果我们很平静的去争取,不给奥运会赋予过多的象征意义,其实如果成功的话也是很不错的===毕竟把世界人民的目光吸引过来的机会也不多,但是,这么一个大型的投入性的活动,为什么不更多的商量一下?有一种说法是“花全国的钱办北京的事”,2000亿的投入,也就是全国每个人都要投入150元以上做这件事,是不是很大?
我参加工作以后纳税真的很不少,我不能确切第知道花了钱能够享受什么样的权利。
为了一个运动会的申办,北京做了多少面子上的工夫,把楼房都刷成阴阳脸—前涂后不涂、大冬天限制取暖以保证代表团在的那几天空气清新、汽车单双号上街、把枯草用颜色喷绿出租车司机学外语、拆迁建体育场。。。。。。每一个大型的活动都要求人民做出某种牺牲,为什么没有人出来告诉老百姓能够看得见的实际意义?难道仅仅是我们能够亲自去体育馆看国际比赛?仅仅是我们的祖国得到全世界的关注?
奥运会以后我们能够得到什么?
一个大国地位是靠办奥运会办出来的么?
办奥运会好,倾举国之热情之能力办奥运会,但愿能获得相当的回报。
留言人:信海光 ( 2001/07/09 20:13 ) —-
主题:奥运会的价值
苗炜那篇《贫嘴张大民的奥运生活》,没有看过。不独这一篇,其他有关申奥的报道也没怎么看过。
虽然对申奥很不关心,但是我不认为奥运会只有两个星期的繁华。
奥运会的确是一个运动会,但是它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体育,它的经济价值非常明显。在洛杉矶奥运会之前,奥运会对一国经济的影响还是间接的、在将来才能显示其意义的,但是自洛杉矶开始,办奥运会本身已经可以赚钱。当然,按照中国这种办法几乎一定不会赚钱。
再说2000亿的投资。投资本身并不可怕,投资(花钱)本身并不会导致财富的损失,有时候还会促进经济增长——在某种意义上,举办奥运会的投资就象实施了一次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一样,对于目前的中国经济是有益的。
再说信总最关心的房价问题:个人认为即便申奥成功,上涨的也只是部分区域的房价,大部分地区不会受太大影响,而且房价上涨的反应速度不会象股市般立竿见影,信总大可以在申奥成功之后去奥运预留地附近买套房子,然后坐等价涨,小赚一笔。因此,房价即便上涨,光光也未必不是受益者。
此外,举办奥运会所带动的城市建设水平的上台阶以及交通体系的改善,以及在举办奥运会期间及未来就业机会的增加,这些也都会给北京的市民带来真正的好处。
对北京市在申奥过程中的种种丑陋之举,相信每个人都会非常痛恨。在这一点上,不再赘言!
留言人:陈晓鹏 ( 2001/07/10 09:57 )
主题:再好的东西拿到中国也得走样
要说人家韩国靠奥运会走向世界那是有基础的
中国嘛,
自从东京奥运会开始,大投入举办奥运会就成了惯例,到了落山鸡奥运会则开始商业化运作,只是中国,2000亿的投资不知道肥了多少人的腰包。
媒体代表强势的声音,盼望奥运的包括房地产商、电视经营者建筑商、零售商等,他们又通过媒体来影响小老百姓。
只是我等小老百姓自己的思考谁来说一句?
奥运会能给中国百姓带来什么?
全国人民出钱帮助北京办奥运会,全国人民到北京还不一样得办暂住证?
老百姓一年要交好多税去办奥运会好心疼呀。
我支持奥运,我支持顺势而行办下来的奥运会
该你的就是你的,你发展好了,世界人们自然来你这里洗盘子,发展不好,十个奥运会都不顶用。
扩展性经济自然有其效果,然而盖几个体育馆实在不如把钱扩展到盖几所学校。
据说98年大水的损失也能拉动内需来着。
留言人:信海光 ( 2001/07/10 11:48 )
主题:风声紧。
七月三号四号在北京某宾馆。全国一百多家敏感报刊社老总及各省新闻出版局的负责人召开了继96、99年之后的报刊整顿会议。此前香港报纸有“问题报刊将立即死”的报道。此次会议不但从申了按照党的原则办报办刊的宗旨,批评了一些小报小刊,并且废除了警告三次才停刊的规定,出问题的报刊将被立即停掉。今年上半年已经停掉了一报四刊。被警告的十余家报刊包括《城市画报》、《广州日报》。而《二十世纪报道》近期关于成都组建八大传媒集团的报道被视作典型的假新闻。《南方都市报》陈总的新年发刊辞被当作反面的典型……
新一轮的报刊整顿工作已经开始,下半年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请诸位握笔杆的同志们注意啦。
留言人:龙雪晴 ( 2001/07/10 14:34 ) —-
主题:奥运真累人
没想到在编前会上只是一句朝阳公园可能在13日晚会有民众举行的活动,于是就被指示在13日到朝阳公园去采访,而且晚上十一点前发稿,要知道晚上十点才会揭晓,而且公园离我们单位有十几公里!
看到各位的发言,我想补充几句。其实北京这次赢定了。目前其他国家只能用人权来攻击中国。现在美国都表示中立,而欧洲国家由于都在准备申办2012年的奥运会,而2004年的主办权被雅典夺走,一个大洲不可能连续举办三次,所以现在欧洲国家对法国倒戈很厉害,都希望中国成功,然后在2005年与法国争办2012年的主办权。
这次中国投入的人力、物力太多了,如果用在希望工程或下岗工人再就业就好了,但是这些钱却落在永远也填不满的非洲黑鬼的嘴里,恶心。奥运会究竟会给北京带来什么好处?鬼才知道。但有一点,北城的房子价格还要飞涨,请大家早做打算,早买,能省一块是一块。
留言人:王俊 ( 2001/07/10 15:19 )
主题:不能小看两周的力量
谈起各种仪式性的、象征性的活动的大操大办,人们总可以摇摇头叹道:唉,这么多钱要是给穷人们买口饭吃有多好啊。听者也往往无言,除了附上一声唉……。
奥运会虽然是短短两周,可其意义、或者说它带来的好处或坏处可是绝对不可小视的。有这么一种现象,越是小国、穷国,就越是重视奥运会,而超级大锅美国却连一个“部级”的奥委会都没有,全国上下对奥运会的关注远远不及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什么?因为小国们平日里受尽了白眼,还没有多少人知道踩在脚底下的都是何许人也,好容易有了个抛头露面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呢?所以有些小国即使有一个人扛着一面国旗在奥运会开幕式上耀武扬威地兜一圈,也会让多少在家中看电视的爱国志士泪满襟。中国虽然号称大国,但西方平民对他的了解到底有多少,除了如同我们对埃及文明的神秘感以外?
这里我想强调一下传媒的力量。如果奥运会在北京召开,届时世界各地记者云集,世界上关注北京的眼睛的数量将是历史上空前的。当初香港回归,也就那么个把小时的交接仪式,但聚集香港的记者就成千上万,他们向世界传递出无数的消息,正面的,反面的,正式的,花边的,其影响也是空前的。而北京奥运两周的时间,即使是做秀,也够得北京做个痛快了。况且,记者们,商人们都不会闲着,他们肯定会搞出许多超越运动会之外的名堂来。我认为,促进交流的价值,比什么都重要。
这是一个自我推销的年代,我们不能在这里等着“识货”的人上门。在恰当的时候,投机一把,往往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咱不能因为有人趁机大捞黑钱或者谋私利或者往脸上贴金就否定这一良机。
留言人:吴钢 ( 2001/07/10 17:17 )
主题:也谈申奥
北京举办奥运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一、旅游业、餐饮业、服务业第三产业将取得较大发展。
二、举办奥运会对促进消费有利,消费的增加对北京以外的地区也是有利的。
三、北京的城市建设将日进千里。
四、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五、能给北京带来一笔利润,近几届奥运会举办国还没有赔过钱的。
六、北京建体育场馆、改善基础建设,对全国老百姓都有利。首先,能为农村的父老乡亲提供就业机会,哪怕是挣点苦力钱;其次,北京能举办更多的大型运动会,也就能吸引更多的各国游客或投资者,而游客与投资者可不只是到北京转一圈就返回去的。
七、目前申奥采取的低调宣传策略不错,国人办事向来就是太喜欢搞门面,做花活,踏踏实实做事的太少。对申奥的宣传必须控制,别总是在自己家里煽乎得挺厉害,最后一输特败兴。象满世界华人都在签名之类的事,不用报道,国际奥委会委员看重的不是这个。
八、北京奥申委为申奥所作的贡献不容抹杀,尽管有可能失败。在目前的条件下,只能这样做。
留言人:杨昌平 ( 2001/07/10 21:20 ) —-
主题:现在的世界,谁可以“顺其自然”地主办奥运?
昨天我和光光在OICQ上因为奥运问题争论了一番,本来我都说再不跟他争论了,因为他的逻辑特奇怪,我反驳着特累,哈哈。但是这次我又忍不住了,因为我实在是喜欢奥运。
1)光光说什么全民申办什么的,我想再全民也全不过1993年那次,哪儿都在募捐,可是这次没有。这当然是好的转变。你可以说政府搜刮百姓什么的,但是在这个事情上,老百姓的感觉是政府并没有因为这个要钱。光光说他交了税又如何如何,但是老兄,我们交的税可并非就为了奥运啊,还有教育、公共设施,等等。
2)关于2000亿的问题,我不知道你这个数字从哪儿来的,但是仔细想想应该是主办奥运前场馆、交通、城市建设等多方面的综合投资,这些是老百姓能长期享用的东西,为什么要把它统统算到奥运的头上?如果说这些钱能让生活的环境变得更好,为什么不可以?
3)你说你不反对奥运,但是希望能“顺其自然”地主办奥运——靠,我求你正经点好不好~现在的谁会“顺其自然”地主办?谁会那么大方地把挣钱挣名的机会让给你?你不全力去争那还不如不争!
4)我喜欢体育,也关注奥运,对普通人来说,也许连一次亲临赛场的机会都是珍贵的——我特别希望信海光不要将这种珍贵和生活的普遍性对立起来,我们当然要关注百姓的疾苦,但是我们凭什么说老百姓会不喜欢这种珍贵?你不过是代表你自己而已!
留言人:曾鹏宇 ( 2001/07/11 12:46 )
主题:我一向讨厌三联的小资情调但这一次
我很佩服
敢于在举国皆狂的情况下以非常委婉的笔调写出申奥的另一种声音。
一个现代的社会首先是一个多元的社会。—-贫嘴张大民的奥运生活 (连接)
留言人:信海光 ( 2001/07/11 19:31 )
主题:北京青年报危机四伏
我发现青年报隐藏着很大的危机。尽管目前青年报现在即使在安徽、辽宁等地也有了不少的拥趸。但是自从北青扩版以来,好看的东西少了,说教性的东西多了。这是个很可怕的变化。
原先许多有经验的记者被派去做新版,由于版太多,好的东西又少,使得近来北青的质量不断下降,但现在如果减版,广告又没地搁,因此前后为难。
从广告方面来说,北青目前的广告额是中央电视台的二十分之一,但受众仅是央视的五百分之一,这是一个多可怕的对比。这也是青年报记者收入高的原因。但整个市场终归要回到一个相对平衡的局面。但目前北青日均销量仅为十八万份,我在青年报实习的时候也就差不多这个数,这么长时间一直没有出现什么转机。而目前晚报的销量却是一百多万。因此北青以后的广告量很可能会锐减。北青肯定要在今年入关之前有大动作,否则北青必然会出现大的波动,甚至会元气大伤。今年大家就瞧好吧。
留言人:王俊 ( 2001/07/13 16:21 ) —-
主题:申奥进入最紧张的时刻
祝北京今夜好运!!
愿申奥的成功振奋一下国人的精神!!!
中华世纪坛欢呼的群众和胜利的烟花已准备停当。
200万的就业机会也在静静的守侯着。。。。
93年的伤心之夜会不会再来?
还是让我们平心等待吧。
留言人:李宗品 ( 2001/07/13 16:37 )
主题:奥运会
对于三联的小资倾向,我一直是比较喜欢的。可是这一次弄出了一个什么“贫嘴张大民的奥运生活”,实在令人不很佩服。
文字的漂亮、好看并不代表见识的高明,与众不同的视角也并不代表更正确的观察和判断(比如天龙八部里的包不同)。
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讨论一下有关举办奥运会的问题——就在奥运主办权归属即将揭晓之前。
留言人:陈晓鹏 ( 2001/07/13 17:39 )
主题:奥运会之新三篇
举办奥运会之上纲上线篇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举办奥运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必然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关键要看哪个是主要方面——记得某年高考作文是有关玫瑰花的刺的,不少人把文章扩展到讨论怎样看待改革开放。的确,改革开放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一切向钱看、收入差距拉大等等。我觉得用玫瑰花来比办奥运也未尝不可。关于办奥运的好处,吴钢和杨昌平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关于“刺”的部分,苗炜和海光也说了不少。但是,刺的存在并不能否定花的美丽,就象改革开放也不能因带来了一些新问题而抹杀一样。
也许这种讨论方式有些上纲上线,但我真的不想扣任何大帽子。
举办奥运会之效率与公平篇
换一种经济学的分析——申奥能够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是巨大的,因此从效率的角度看,申奥的投入是值得的。
至于为什么没有投向更需要钱的教育、下岗职工再就业方面,这就牵涉到资源分配的公平问题。的确,教育需要投入、下岗工人再就业也需要投入,同样,其他许多事业也需要投入,比如申奥。
怎样把有限的资源合理的分配下去,这是一个决策者必须考虑的问题。可是谁有资格成为决策者?由于不可能每一个人都能获得充分的决策信息,那么,决策应该由最能够代表公众意志的机构——在中国是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府来做出。政府掌握着最完全的信息,所以由政府做出的决策应该比由不掌握充分信息的人做出的决策要更科学一些。如果政府做出的决策是违背大多数公众意志的,人民可以通过自己的代表机构(人代会)对政府进行监督和约束。
从制度安排的角度来说,我国已经具备了这样的制度。关键是如何确保这一制度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保证政府最能代表人民意志。如果说我们对自己的政府有信心,那么我们就应该相信,申奥这笔投入之所以没有投入到教育或者下岗工人再就业或者农业或者国防或者信息化建设等等其他方面去,是有其道理的,也就是说,也是符合公平的原则的。
总之,投入要考虑公平和效率两项原则,而一个代表民意的政府做出的决策(而绝非某些人提出的想法)是最能保证公平与效率的,从大部分人对奥运的态度来看,也应该得出结论,申办奥运会是符合民意的。
举办奥运会之苗炜解读篇
我承认,苗炜的文章满好看的,而且也的确反映了一些问题,但是,未免有夸大其词之嫌。
比如,所谓2000亿的投资,实际上应该是16亿美元(其中场馆建设12亿),普通百姓茶余饭后闲聊当然无所谓,可是写到文章里未免不负责任。再比如出租车司机学外语,应该说北京的出租车司机总体素质与他们的收入并不相称,学英语对其中某些人的确很难,但是只要具备高中文化,经过培训想来是可以达到的。无论什么职业都有业务能力竞争的问题,为什么这个群体拿着相对较高的收入,却不必提高自己的素质?个人认为,由此带来的优胜劣汰也未必不是提高这一群体素质的有效途径。
再说其行文,舍弃惯用的小资格调,而走小市民路线,有点贫。关于雕塑和喷泉那一段甚至有些低俗。还煞有介事的怀念起北京天空的鸽哨来了——田园牧歌的景象的确值得回忆,可是真的几十年以前的北京真得比今天好吗?谁真得想回到那个时代呢?
没有时间写完,也没有时间把它们分三次张贴,抱歉,我要回家了。
留言人:陈晓鹏 ( 2001/07/13 17:48 )
主题:to 全体同学:激情之夜,欢乐今宵
北京已成为欢乐的海洋,让我们举杯同贺中国北京申奥成功!!!
留言人:任一 ( 2001/07/14 00:18 ) —-
主题:王俊,弱智
没错……嘻嘻,你就瞧好吧……
留言人:曾鹏宇 ( 2001/07/14 00:28 )
主题:我们赢了
我想没参加北京胜利的欢庆将是我一生的遗憾之一,
今天我一直想象不出今后还会有什么事情能够给我同样的全民的惊喜。
昨天夜里我在天津海边的一个小酒吧里,和记者联谊会的几十个记者在一起,还有HP的部分员工,就这样一起期待奥运。
宣布的那一刻,在一片狂呼之中,我甚至感到一丝幸福的晕眩从电视上看到长安街上几十万人的狂欢场面,我深深地后悔没有参与进去,今天下午回到北京,把晨报、京华、晚报全买了一份,以分享这一分快乐。
说句心里话,我为奥运能够在北京举办而幸福不已—尽管孙总今天打电话告诉我我想买而没买成的房子已经涨了1000块。
中国历来是一个重结果而不重程序的国家,基于此,我曾经对申奥一事有过不同意见的议论,我想无论如何这种思考都是有益的。
我们赢了,
我为北京高兴—尽管我曾经有过反思与质疑。
可是,无论如何,我是
真的喜欢北京!
留言人:信海光 ( 2001/07/14 20:18 ) —-
主题:申奥,不要以全体纳税人的名义 —一位经济学家的心里话
申奥,不要以全体纳税人的名义
北京市一位重量级官员日前表示,今后五年内北京将在交通设施领域投资1800亿元人民币。当看到这个报道,你便不再怀疑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中国为了申办2008年奥运会将增加200亿美元投资。如果如乐观者所预期,中国经济将走出低谷(如果借着申奥的东风,“高增长”的机会可能更大),那么这种预期在明年就会变得十分保守;而如果中间有一届新政府出现,我们无疑会看到一个更新的北京。
现在再打出“开放的中国盼奥运”的口号会不合时宜,但用“全国人民支援申办奥运”却是实实在在的。北京去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300亿美元,地方财政收入是41亿美元。这意味着,仅仅为了北京的交通设施,北京市在今后五年内将不能够向中央交纳一分钱,北京市的大小官员也要在这期间不吃不喝———这当然不现实。前一种情况是完全可能,而后者,则会恰恰相反,而且,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会十分清楚,今后五年,这些官员们的生活将为因为奥运会而更加滋润。
1800亿是什么概念呢,每个有合法身份的中国人人均150元。这可能是很多首都人的一顿饭钱,一盒烟钱,甚至一杯茶钱;同时也是四川农民600斤稻谷的总收入,是无数农村家庭一年的总消费,是一个农村孩子整个小学期间的总支出……1800亿是中央政府每年乡镇以下医疗拨款的6000倍,也是2000年所有中国上市公司(含有水分的)利润总和的2.25倍……
奥申委的官僚称,基础设施的投资并没有列为申办活动的计划内支出,因为后者只有“区区”16.09亿美元。相对于北京市的财政收入,这一笔开支也相当庞大,足以促使这些官员向市民进行陈述,但“不会给市民带来额外的财政负担”,因为“北京还有中央政府的支持……”。即使是姿态,这种作秀此前似乎也不多见,但这种陈述应该向全中国人表达,而不仅仅是向北京市的市民。如果说申奥还是一个拿全国纳税人的钱来修饰北京的理由,那么“无论申奥与否,基础设施都要改造”对国家资金的占有又有什么借口呢?过去的8年间,全国人民塑造了一个让今天的官员引以自豪的北京。首都意味着特权,而且是永久性的特权,不需要解释。
已经有人匡算出,在16亿美元的支出基础上,如果北京举办了奥运会,将来的收益是1600万美元。且不说这种计算在动态上的不确定性(相信支出将远远超过16亿美元),如此庞大的资金,在8年的时间里,收益率仅仅1%,连中国的上市公司质量都不如,即使美国的纨绔子弟也不会如此糟蹋,这种效益的投资似乎很难在别的地区找到。况且,还没有一个国家精确的计算出每次举办奥运会的实际收益,而报道最多的似乎总是亏损的消息。越来越多的人怀疑,承办奥运会能够提高国家地位和形象的说法。谁会认为希腊会因为奥运会能够与美国平起平坐。更多的国家将奥运会看作是生财之路这也是主旋律吧。当然,我宁可将这一活动看作是个人的生财之道,虽然1600万美元的收益对整个举办活动而言可能不可及,但对作出各种努力的人们而言则轻松得多了。
没有人否认,因为奥运会而增加的城市功能、提高的交通条件、空气质量……将带来长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除了伟大首都的市民,又有多少外地人在北京的旧房改造中、在地铁的**线中……获得好处呢?虽然这些工程中也有他们的支出。如果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首都之外的居民当然也会庆幸电视节目的丰富,因为他们会被限制在此期间进入北京,清理民工同样会成为那时的一个重要举措,虽然这些被拒绝的人们同样用“实际行动”支持了申奥,但那些基础设施、那些大气质量,在他们看来,于他们的关系同国外的没有差别。
在北京,每年400亿的额外投资,即使有三分之一可以在当年转化为消费,对包括外地人在内的首都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经济动力,但这种动力的机会并不是可以公平享有的。一个不曾读书的农民也知道有钱好办事,那些所谓的经济学家巫师般地建议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除了再制造一些超级富翁,就是让那些最贫困的人们离城市越来越远。为了首都形象,也为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用他们自己的钱来建设和改善这个国家首都环境的人,要在依靠奴隶般的工作从他们自己的投资项目中获得不可能再低的回报后回到另一个世界,因为这个城市的人认为,那里才是他们的所在,而且前者嘴里总强调着自己是后者的代表,如几十年前一样。
不要告诉我诸如国企已经“基本”脱困等连哲学家都困惑的说法,起码在目前,我能够计算出来的,不是那些所谓的国有企业支持着这个国家,是那些被诸多人物看作负担的中国几亿民众从自己羞涩的口袋里拿出钱来,一些人用这些“资本”进行着他们自己觉得很光彩的事情。我清楚地知道我不会从这些事情中获得任何好处,虽然我也会怀着民族情绪和地方情绪看各类运动会,但我更恐惧因为此类活动而出现的让我怀疑自己是否于人世的现实。
不要因为用了纳税人的钱就可以代表他们。
留言人:廉海东 ( 2001/07/15 12:12 )
——————————————————————————–
主题:那夜我在街头狂欢
光光的遗憾我是没有的,
因为及时地奔上了长安街,加入了那个欢腾的队伍,
每个人都那么兴奋而友好,彼此挥手、击掌、欢呼
马路上,汽车鸣笛声此起彼伏(没有人抱怨堵车)
有举着红旗挥舞的,有拿着北青的号外奔跑的,还有撑着红伞摇晃的
当去往世纪坛的路被封堵之后,
百姓们自发地在木樨地立交桥下的草坪上举行自己的晚会,
几个藏族小伙子弹着吉他,边唱边跳,
一位母亲带着小女儿将“新年好”那首歌即兴改词,
唱道:“2008、2008,北京申奥成功了,我们唱歌,我们跳舞,祝福祖国更美好”
后来大家干脆一起唱起了“北京的金山上”
在木樨地的地铁口,附近居民搬出了自家的音箱,
迪士高乐曲响起,一群年青人尽情狂舞,
站在二层、三层立交桥上的人们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
这才是真正的万民同乐,每一个镜头都是那么真实而美好
那一刻我才知道,与北京的恋爱刚刚开始
留言人:钟雪冰 ( 2001/07/15 13:03 ) —-
主题:申奥的另一种声音
申奥成功了!所有的中国人都很自豪!很高兴!
我的几个朋友打来电话,短信息也来很多祝福;父母家人也给我打电话。可是我今天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到陆俊那里吃了饭,和顾克菲喝了点酒,一直想的是:今天下午同事说她的弟弟因为证件不齐被抓走之事,所以主编告诫我们编辑部说,这几天小心!出门更小心!北京又在抓盲流了!而且一个月一小抓,三个月一大抓!郁闷!
我们不是中国人吗?我们的身份在北京地区还没有,也不比盲流好多少!不就是没有那一张北京市户口(身份证)嘛!据同行坦言:申奥成功以后,北京的抓盲流工作会更加长期不限地抓下去,进行下去;要“改朝换代”了才行,我的那位同事说:“这样乱抓人”(关于遣返问题,无关讨论主题,只是中共对待不受欢迎的人的礼遇,这里不做讨论:有证件的也会撕了的,没事还分一个三五等的级别……);而编辑部早在上个星期主编就内部通知,这次申奥极有可能成功,希望作好报道的相关工作……
另有更加另类(某高校硕研)的说法:“美国人这下又有话讲了,他们说‘中国人的事,只要我们美国人不反对,就会成功’,哈哈哈哈哈……”这位明年即将赴美留学的学子给我上了一课;北大BBS上面有一个主题告知:“申奥成功,刚才那位裸奔庆贺之人,哪里去了?”更有北大、清华学子的狂言:2008拒签美国——这位老兄是想去美国留学未果后遗症吧!潮涨潮落许许多多……BBS涨水啦!
总而言之,平民高兴,学生激动,民族狂喜——尤显单纯,官方捞了一个大实惠!最大的赢家是:小江同志。阶级问题可以暂时搁下,贫富差距可以再调节,下岗问题可以再讨论,台海战争可以再商量,东北西藏(民族问题)可以再缓和……因为举办奥运会呀!这是一个民族昌盛问题,这是一个事关历史机遇问题,这是一个不用上纲上线就能知道的常识问题。记得一位当过兵的老哥说过一句深刻的话,大家共勉之:“现代这个多元化社会里,民主和自由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你可以反党反社会,但是你不能反对自己的民族、自己的祖国……”是的,祖国强盛了,申奥才能成功,也才会成功;可是社会的文明与法治,则是需要仁人志士们更加不懈的努力呀!嘻嘻嘻嘻!
也许,申奥本身并没有错!
特别注明:本人非盲流。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东东)
留言人:李轶 ( 2001/07/15 14:10 ) —-
主题:to:海虹
海虹,今夜北京疯狂!
我十一点过从单位出来,街上的人都疯了!
首现看见楼下的保安在学迈克·杰克逊跳“dengrous”;
敞篷的吉普车很拉风的跑着,上面的人(都是男的)全裸(上身)的挥舞着他们的T恤;
小车上插满了申奥小旗,用疾驰来表现他们的兴奋;
街两边的人排队打车也打不着,我只好往前走了一站多地;
其间不少人吹口哨:“打不着车喽,上来带你一段吧!”——他们太疯狂,我没敢上!
走到车站,公车上的人也在狂欢,大家都把手往外伸,像猴一样在车上跳,弄得整个车摇摇晃晃的——还好没翻!
我着急去见一个刚下火车的朋友,好不容易逮着一辆出租——
塞、塞、塞;
一路上同行的车里有人高举国旗,有人吹着小号,有人举着拖布、雨伞、孔雀毛;
离我最近的一辆车里的一位师傅手里临时找不着东西,顺手把车上的抹布拽下来,一边挥一边叫;
每到一个路口和天桥都有不少人在开小Part;
其间罗健打电话告诉我他干了一件很蠢的事情——两卷胶卷二次暴光!
司机给我绕了三次总算把车开到了永安里,临到长安街的路口根本开不动,我只好下来步行。托申奥的福——司机师傅也高兴,少收了我一半的钱!
我下车走在车河里,美女们干脆都坐在了车窗棱上;人和人都友好的打招呼;
我走到长安街上一看,怪不得车不走呢,交通大瘫痪——
路中间全堵上了,有人站在车顶上跳舞,报纸满天飞,好多外国人也跟着狂舞狂唱;
交警的表情最有意思,所有人都违反了交通法规:管——好麻烦;不管——又不行;高兴跟着闹——显然有失体统;责骂这群疯人——没人理他,还拉着他一起跳;他们简直是哭笑不得;管理不了;不管不行!
我在目睹了这一切混乱之后,终于在迟到一个多小时后见到了我从山西过来的朋友。
他比我更惨,从北京西站出来后被堵在二环上,花了五十多才和我见上一面。
电梯管理员也狂欢去了,我和我朋友爬了十楼才到家!附近的饭店服务员也去狂欢去了,没地儿吃饭。
打车找到一家饭店,我们激动的进去问老板还营不营业。答案肯定,然后我们幸福的开吃,外面的人继续狂欢;
山西的朋友是摄影记者,我问了他三遍:要拍照吗?他说不,我很奇怪一个摄影记者遇着这样难得的场面怎么没有拍摄的冲动?
饭桌上我的朋友告诉我:山西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农民赶集时看见好多东西(社会主义供大于求的表现)就是没钱买。现在他们那儿的报导就是——“山西农民抗旱热情高”,没有人会有精力像北京人这样!
我心里——
……
尽管我不是申奥人群96%中的一个,但我在今夜还是好高兴的。说不清是为了中国有这样的荣誉高兴,还是为了人们的高兴而高兴。
廉海东写的——申奥,不要以全体纳税人的名义 —一位经济学家的心里话 ,我深有同感!申奥其实真是一件必需劳民伤财的事,但的确能带给中国很大改变,我觉得好与坏之间哪边更重对中国太难衡量了。
我心情很复杂!听你打来的电话里兴奋的声音,不知该说什么好!
这仅仅是我在7月13日夜的一点见闻和想法!
留言人:方佳 ( 2001/07/15 16:17 )
主题:奥运成功是好事
昨天看报纸,说一大堆加拿大贫民在电视前欢呼多伦多申办失败。越发衬托出中国的万众一心来,但是,真的没有一点其他声音公开发表的时候,还是觉得非常别扭。
不谦虚的说,这个地方的我们是属于高级知识分子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可以假摸假样的在这里纸上谈兵,说一些质疑的话,真正的小老百姓们,总是那么容易被引导,回顾92年,,我才上高中,还不一样天真烂漫地支持!支持?
人民的幸福与高兴与狂欢是真正的,没有一点可以质疑,这个结果,无论从哪一方面说都是好的!
中国的很多事情从来都是只重结果不重程序与过程,至少在这一年,不会有人关注这个奥运会带来弊端,北京的大小官员有福气了。象所有地方官一样,只要做出政绩,没人关心此中代价—除了后来切身深受其害的时候。
狂欢过后,我默默地躺在床上计算这件事情与我的切身利益,也就是我这个阶层的利益,有什么厉害关系。可以明确的说应该是利远大于弊—除了房价上涨以外。
但真正狂喜的绝不是我们,而是那些大福之人,是的北京从此将更象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从中将涌现出更多的商机。
前此办奥运会的城市我找不出一个和北京一样的例子,或许墨西哥城是一个,这个世界上贫民最多的城市。
说了这么多,无论如何,还是祝福北京!
留言人:信海光 ( 2001/07/15 17: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