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81 次) 时间:2001-07-11 15:29:54 来源:蝶衣时代 (蝶衣时代) 原创-非IT
先前一位老兄曾在本站下了一个帖子,名曰“自恋的媒体”,本来也是一些戏谑之语,谁知还是引来自恋诸君的不忿,可见整个媒体自恋得可以了。其实,媒体的自恋说到底是媒体人的自恋,新闻从业者的自欺欺人,自我陶醉,自以为是,自说自语,使整个行业陷入一种回光返照的喧哗躁动之中。
媒体人爱讲圈子,IT记者圈子、娱记圈子、财经记者圈子、体育记者圈子,人大帮、武大帮,工商时报派、中青系等等,大家资源共享,一起“宰”企业,一块发关系稿,不亦乐乎。更有甚者,互相吹捧,你说他是名记,他说你的某文章给某事划了句号,各抬身价,不一而足。这其中,以IT记者的自恋最为夺目。听说这个网站就是几个自恋的IT记者的作品。在这个网站中,所谓业界人士说着外行人听不懂的行话和暗语,有一种非我族莫入的感觉,仿佛一次集体手淫。现在还记得一位IT“名家”叫某某某的,写的一篇文章,文中有一句,大意是说他写文章写得呕吐了云云。我看了以后大惊,我好歹也算是个“业内人士”,怎么就没这种感觉(至多只有累和不累两种感觉),看来当不了名记。这些圈子里的人,每周会定期聚聚,当然,主要是交流交流又该“黑”哪个企业了等等。
我至今听到的媒体圈最自恋的一句话就是:记者是演出时坐在最前排的人(大意)。这句话始作俑者好象是一老外,白岩松在接受采访时引用过,北青报的一位出镜率颇高的名记某某在接受采访中也说过,说时都很昂然。在我看来,这句话如同放屁。坐在最前排又如何?看客就是看客,你以为你能改变什么?你以为你看清楚了什么?刻意说明是最前排,无非是想标示自己与坐在后排的大多数的不同,其实,又有什么不同呢?我看,与其沐浴一点聚光灯的余辉就喜不自胜,不如躲在角落做一个孤独的记录者,真正的民间版本的记录者。
和现在的媒体朋友聊天,发现大家都是言必称“新闻界”、“媒体产业”、“新闻改革”、“行业走向”等等,很大,很吓人。甚至刚刚毕业、初染业界风气的毛头小子,也是言之铮铮,仿佛这些东西都是他们说了算似的。其实,只要看到,现在一个宣传部小小处长,就能决定一张报纸头版头条文章的去留,你就会觉得,我们谈论的话题多么无聊。
现在媒体时政新闻就是宣传部的人办的或给宣传部的人办的,经济新闻,话题追问到一定程度就戛然而止。副刊则充斥着小资的情调,伪时尚、伪格调泛滥。媒体人一面“讴歌”着“沉默的大多数”,一面为自己有幸没成为这大多数而偷偷乐。
现在不少同人,还在意识里或潜意识里,夸大文以载道的功用,以为一篇文章就能改变什么,这里有自抬身价的考虑,更多的是不清醒。与其他行业相比,这个行业是残次品率最高的行业,偶尔几篇文章引得“肉食者”重视,朱笔一批,事情有了转机,以为是自己的文章发生了作用,岂不谬哉。
说这么多,其实是想说,拿红包可以,在DONEWS上写写也可以,但一定要明白,自己是怎么回事,整个新闻界是怎么回事。硬要在这个行业做出一丝成就感或事业感,或崇高感来,——当然,你们可以说我是吃不着葡萄的狐狸——,实在可笑。(今天/蝶衣时代)
文章评论:自恋的媒体人 - 小豆子 - 2001-07-12 10:15:09
痛快!角落的孤独记录者。 为什么不留下你的e-mail地址?
RE:文章评论:自恋的媒体人 - belle - 2001-07-12 10:50:30
【(belle)回复(小豆子)的大作】 同感,有次与某所谓IT名记同桌吃饭,哪人一口一个“我操”的口头禅,搞得我吃饭都没了胃口。
RE:文章评论:自恋的媒体人 - 蝶衣时代 - 2001-07-12 10:59:56
【(蝶衣时代)回复(小豆子)的大作】很高兴认识你,我的MAIL是:[email protected]
RE:文章评论:自恋的媒体人 - 北京的雨 - 2001-07-12 13:24:36
【(北京的雨)回复(蝶衣时代)的大作】 说得有道理 但同样是自恋 都会有所不同 同样的媒体人 也会不同 自恋不该谴责,只要不是自摸 媒体人有些问题,但只要还有一点正直
RE:文章评论:自恋的媒体人 - 风妖 - 2001-07-12 13:41:21
【(风妖)回复(北京的雨)的大作】 嗯,我能忍着和“丫”、“操”满口的人吃饭,但决不能和没有正义感的人走在一条马路上。
RE:文章评论:自恋的媒体人 - 切 - 2001-07-12 14:14:31
【(切)回复(小豆子)的大作】 媒体人的道义和责任也不是拿到饭桌上谈的,正义良心如果作为饭桌上的谈资,那是伪正义,伪良心。
RE:文章评论:自恋的媒体人 - 小豆子 - 2001-07-12 15:32:34
【(小豆子)回复(切)的大作】 所以我觉得蝶衣时代对媒体人的定位很准确——角落的孤独记录者。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短暂时光之后,都应回归到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