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50 次) 时间:2001-07-07 11:46:12 来源:$farmer ($farmer) 转载
《财经杂志》长篇封面文章:王志东沉没(上篇)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7月06日 17:05 《财经》杂志7月号
胡舒立 王烁/文
无论对新浪还是对王志东,创业人的去职都是一件感情痛苦的事情。但如果故事到此结束的话,人们本来有机会在痛苦之外感悟许多积极的东西。它将证明,在互联网浪潮中引进中国的,不仅有外国的资金与技术,还有与之相伴的成熟市场规则;它将毫无疑问地成为一个经典案例,证明资本的权利,亦证明企业家的理性。
可惜,故事根本无法结束。
上篇 去职风波
1、“游戏规则”
周日晚,茅道林、姜丰年在上海接获通知,王志东将不来上海,因为无法与陈立武进行“图像电视会议”
6月22日星期五,距离新浪(SINA)董事会宣布王志东辞去总裁兼CEO、董事职位20天以后,新浪董事长姜丰年拜访了位于北京市亚运村华侨公寓的王宅。
姜丰年是与妻子一同从台湾过来的,据称主要想看望王志东的双胞胎儿女小龙小凤。会面亲切而自然,两家人甚至说好了,几年之后,要请王志东夫妇携儿女到姜丰年在美国的家里去玩儿。
会面之后,姜丰年依约于24日周日飞赴上海,等待与王志东在25日周一进行的一次商谈。商谈将由王志东的律师具体安排,参加者除了姜丰年,还有新浪最重要的董事之一、远在美国的华登国际投资集团董事长陈立武。新浪新上任的CEO茅道林也为此次会谈专往上海。据称,这将是一次电话会议。
茅道林和姜丰年事后都说,这次商谈多日来一直在酝酿中,但双方并未议定商谈内容。据说是王志东有话要讲,而始终未拿出拟议中的纲要。
王志东事后不愿告诉记者他曾准备谈什么,甚至不愿谈及筹划中的商谈本身。无论如何,这次商谈根本未能进行。周日晚,茅道林、姜丰年在上海接获通知,王志东将不来上海,因为无法与陈立武进行“图像电视会议”。
24日晚间11点左右,刚刚结束了4个多小时马拉松会议的王志东在电话中告诉《财经》,他将“按游戏规则行事”。
王志东在“游戏规则”指导下的行动很快就见分晓:第二天早上9时12分,王志东身着带有新浪标志的蓝色衬衫,挂着新浪员工胸卡,笑容满面地走下红色的马自达私车,来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万泉小学的新浪北京办公室”上班”。他的身后,是一群听到消息蜂拥而至的记者。
当天下午,王志东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直接否认“从新浪辞职”一说,并指称怀疑董事会之决定在法律上具有“不正当性”。
至此,王志东终于迈出了公开决裂的一步。对手是他亲手创办的新浪。
对于正从上海经香港飞返台北的姜丰年来说,王志东此举实在是出乎预料!
2、“公私分明”
“在董事会,大家的态度是一致的。如果碍于私人感情就反对到底,我就不配做董事长了。”——姜丰年
姜丰年与王志东相差11岁,但两人有很深的交情。他们的关系可以追溯到1998年9月最初相识之时。两人都说,他们是一见如故,“在半小时内就奠定了友谊”。3个月后,他们各自领导的四通利方和华渊网合并而成新浪,其后发展为最负盛名的中文门户网站。
6月25日晚在台北,姜丰年通过长途电话接受《财经》采访,语调沉重而伤感。他仍在强调没有他和志东便没有今天的新浪,而且说:王志东的行动于私他可以理解;而于公,他就只能站在公司利益一边。“今后只能对簿公堂了”。
王志东直到今天仍承认他与姜丰年的深情厚谊,而且认为姜丰年说话句句是实。25日在公开的场合,他专门引用了姜丰年十几天前的话,“志东受委屈了”,以示自己所遇之不公。不过,如果王志东真的尊重事实而且愿意对姜丰年有更深刻的理解,他就可以明白对新浪董事长兼挚友的姜丰年来说,“公私分明”有多么困难又多么重要。
2001年6月1日,新浪董事会在美国加州帕洛阿图的威斯汀酒店举行,距新浪总部所在地桑尼维尔仅一箭之遥。当姜丰年抵达酒店时,新浪除王志东外的其余四名董事已经到齐,新浪管理团队的主要高层人员也已经到齐。
从四名董事,也从新浪高层骨干口中,姜丰年听到了人们众口一词的对于现任CEO的失望,获知了董事们撤换CEO的强烈决心。这种看法,这种失望,姜丰年过去从新浪台湾、香港两地分公司的高层口中也早有耳闻。而此时此刻,他明白自己只能尊重多数人的意见。董事会的正式投票后来是当着王志东的面进行的。姜丰年选择了弃权。在谈到这一做法时,他告诉《财经》:“在当时的情形下,所有董事、经营团队高级主管态度一致,我不可能只为了支持王志东,不顾其他人的意见。在这种情形下,我无法再用私谊来支持王,能为他做的就是不表态。”否则,“我就不配做董事长了。”
可能正因为心里有这种“公私分明”的界限,姜丰年在以后的关键时刻,还是将自己的弃权票改成了赞成免除王志东职务的一票。这是后话。
3、辞职口径
姜丰年很难强使情绪未平的王志东在辞职文件上当场签字。但他确信而且告知董事会,共识已然达成
6月1日,王志东最后一个抵达威斯汀酒店。他对即将到来的风暴一无所知。
在后来的回忆中,王志东把那一天的感受概括为“震惊、出卖、回家”,就其个人而言,应当是毫不夸张的。因为他从来没有想到,当年亲自选择由他出任CEO,代替前任CEO沙正治的那个董事会多数,会再次选择抛弃他。他也难以逆料,包括运营长茅道林、中国公司总经理汪延、财务长曹国伟以及另外两名法律事务主管和美国市场主管的高级经营层的新浪一班人——他身为CEO统辖的管理团队——已经在心中对他投了最后的不信任票。
新浪的其他董事们当然意识到,让长期大权在握而又毫无心理准备的王志东接受去职决定会有困难。在初步达成一致后,他们最初委派姜丰年单独向王志东转达董事会意见。结果是王的巨大反弹。据说,王走进董事们的会场,直接提问:你们不让我干让谁干?全中国再没有一个人干得了!
然而,这是一个既定的决议,没有人打算改变。一位董事冷静地告诉王志东,董事们决心已定,“让谁干”已经不用他再考虑。董事们在王志东面前正式投票,虽然姜丰年选择弃权,其余四名董事仍然决定投票免职王志东。
董事会的决定是相当严厉的,王志东不但不再担任CEO,而且被免去董事一职。事先讨论的理由很简单,董事们担心如果他仍在董事会,新班子不好工作。
此次免职在后来被说成“辞职”,是董事会在做出决定后又再行商定的一个对外口径。姜丰年事后说,“我们觉得这样的说法是保护志东,维护他的名声。”正所谓“用心良苦”。其实,董事会并不欠王志东一个解释或是一个理由。:《财经》在新浪网向美国证监会递交的文件中查到,新浪网与管理层签订的工作合同是一种格式化的“at will(随意)”的合同,双方可在“任何时候”以“任何理由”或者“不需理由”终止雇佣关系。
在当时,董事会在商定以“辞职”为对外口径时,同时确定了给予王志东的据认为是相当宽厚的待遇:豁免其对公司欠下的债务(用于购买新浪股票)连本带息约47万美元左右,继续付其一年CEO标准的薪资,数额为30万美元。在债务免除后,离开CEO职位的王志东仍然握有新浪6.22%的股份,价值在几百万美元。他绝不会贫寒。
公司给王志东确定的头衔,是首席顾问。
这些决定,当时都形成了文字合约,由姜丰年向王志东逐条解释说明。姜丰年很难强使情绪未平的王志东当场签字。但他确信而且告知董事会,共识已然达成。
王志东是在次日离开美国返京的。至少在此前后,他的确接受了“辞职说”。因为在6月4日新浪正式公布王志东辞职消息前,他曾经给人打过电话,告之“我辞职了”。原因是与董事会在公司购并意向上发生分歧。
王志东是个性格内向的人,平时话不多。在6月4日新浪正式发布王辞职而茅道林接任CEO的消息后,舆论哗然,惊诧中包含着诸多失望。此后相当时间内,他坚持不再对外说话。
4、无为有为
新浪终究不是王志东自己的公司,而CEO无所作为、坐等转机不是投资者们能接受的逻辑
王志东在私下里更倾向于将自己被迫离开CEO一职的原因解释为收购,而收购主体是中华网。外界的猜测将这类说法进行大规模演义,有一种版本几乎将此事件夸张成“民族网络业”之争。
简单化当然是诠释突发事件的最佳办法,但实际情形显然要复杂得多。《财经》在与新浪公司内外大量当事人、知情人和观察家交谈后确信,新浪解聘王志东其实并不是一起偶然突发事件,而与中华网曾在洽商中的购并也绝非此次解聘的主要原因。同样,与中华网的洽谈也不是简单的“被收购案”。
问题的根本,还在于新浪的股价年来不可遏制的跌势,以及身为CEO的王志东在这种跌势面前无所作为,甚至并未表现得打算有所作为。
王志东毕竟只有33岁,而且过去并未有过国际商业舞台的历练。
新浪是去年4月13日上市的。上市当天,股价升至20美元左右一股,此后曾短暂地摸至55美元一线。然而从5月起,便开始了漫长的从未逆转过的跌势。到今年6月1日董事会会议的前一天,股价已跌至1.60美元一股。打开新浪股价走势图,看到的是一幅悲惨图景。在今年的许多时候,新浪的股价甚至已跌至网易以下。
股东已经付出了巨额的投资:新浪及其前身四通利方总共进行三轮私募,第一轮是1997年8月,融资额650万美元,每股作价1.6667美元;第二轮是1999年4月,融资额2500万美元,每股作价2.8美元;第三轮是1999年11月,融资额6000万美元,每股作价8.32美元。新浪的IPO融资额是6800万美元,每股作价17美元。投资者们前后所投资金总额超1.6亿美元左右,以均价计,相当于每股4美元,投资时间越晚,亏损越剧。
股价下跌,回天乏力,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局面。然而,王志东似乎并未意识到现实的严峻程度。他很冷静,很坚持,但一直无计可施。
在新浪管理高层,有些人是一直跟随王志东,从心中对他充满崇敬与信赖的。他们在等待王志东做些什么,王志东越是不说话,越是相信他哪一天会有出人意料之想。并购?裁员?转进平面媒体?卸掉明显已成为包袱的海外门户?放弃“新浪还是家软件公司”的想法?等了年余,“但是,他在想什么还是没有说出来”!追随者终于失望了。
管理高层还有一些人很有国际经验,因而对现实深为担忧。两位新浪高层管理人员告诉《财经》,新浪的总市值为8000万美元左右,而公司的现金值超过1亿美元。这说明投资人对公司的预期已经成了负数。“在美国,有了这种情况,CEO不出半年肯定要下台。这个局面在去年12月就已经看得很清楚了。”
王志东或许想不到那么多,他的策略只是以不变应万变。在董事们不止一次的质疑面前,他神凝气定:新浪还有1.1亿美元现金,以现在的亏损速度,至少还能支持5年。没有什么“互联网的冬天”会长到5年,而新浪则很有可能在这期间实现盈利,特别是如果只算北京新浪的话。
但是,新浪终究不是王志东自己的公司,而CEO无所作为、坐等转机不是投资者们能接受的逻辑。华尔街的逻辑是这样的:思科公司一个季度的盈利比预测少一美分,股价就在一天之内跌15%。在竞争者环伺,AOL、雅虎等大兵压境,网易、搜狐动作频仍努力自救的情况下,没有人愿意陪你坐等5年。
新浪董事段永基后来说:“我们愿意换一个烧钱慢点的。”这话已经说到了头。
5、投票责权
大股东们也在用脚行动。截至5月31日,陈立武代表的华登投资所持新浪股票只剩下249万股,与其最高峰时所持的525万股相比,套现已超过一半。当然,身为董事不能只是卖掉股票了事,陈立武同样要尽举手投票之责
新浪的董事们从今年初起,已经在开始考虑是否需要对管理层、当然主要是对王志东进行调换。
资本市场的原则从来都是股价第一。没有什么比专注于股价表现更能准确地体现目前已成为美国乃至全球资本市场铁律的“股东价值至上”。从这个意义上说,董事们如此行事可能并不算早,如果还不算太晚。
消息人士称,陈立武作为第一大股东华登投资的法定代表人和新浪董事,今年来曾频频到北京出差,秘密找王志东的所有主要助手谈话,谈话是一个一个单独进行的。所有的人都觉得在王志东领导下看不到新浪的模式和方向——在团队中,王志东没有得到强有力支持,这可能是他从未察觉,也不打算察觉的。除了陈立武,新浪其他所有的董事,也曾独立地、分别地与王志东之外的新浪管理层进行谈话调查。谈话对象除了新浪的北京班子,还包括新浪在台港与北美的管理团队高层人员。
新发生的具体事件,当然会增强董事们的决心。这就包括新浪所面临的购并机会和其他发展机会。毫无疑问,王志东在各种机会面前不积极或不动心,只能加深董事们的反感。
AOL与雅虎都曾向新浪显示出兴趣,不过意向并不很具体化,谈判未能正式进行。至今年3月底,中华网正式提出与新浪合并的方案。因为中华网现金更多而且规模更大,对方必是相对大股东;但中华网的提议中包括在合并中使新浪升值,一说是升值7倍,而且由王志东担任未来公司的CEO。后来,中华网又提出另一方案,主张旗下的hongkong.com与新浪合并,双方各占50%——这仍然是一个被认为可使新浪股价升值的方案,至少董事们很有兴趣,董事会也确定由王志东率人进行谈判。
其实,从这时候进行购并或许已经太晚。新浪开展收购活动的最佳时期是去年股价摸到40美元上方之时。当时,新浪的财务顾问摩根士丹利的银行家们曾经提出开展收购行动的建议,而王志东不为所动。时至今日,既然由王志东掌舵,他对条件更差的购并自然无法增加兴趣。5月20日左右,谈判不欢而散。
董事们并没有坚持这回一定要谈判成功,但他们对王志东终于失去了最后一点耐心。至少在可见的未来,按现有模式经营的新浪看不到股价上的好前景。在门户网站绝对龙头雅虎的收入增长放缓,股价在今天春天崩溃从而导致基于广告的门户策略受到广泛怀疑后,写在新浪招股说明书风险提示部分并在历次季报中重复的警示看来已是现实:“在大中华地区,互联网还未被证明是重要的广告收入来源。”一个侧证是,年初美林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将中国内地网络广告市场总额的估计从1.2亿美元下调至8000万美元。没有什么人还在相信网络广告可能带来公司所需要的高增长了。
相当一部分投资者们已经开始用脚投票。查阅新浪在纳斯达克市场登记的内部人交易记录,可以看到,半年的全部记录都是抛出。第五大股东戴尔电脑已登记准备出售100万股新浪股票。第一大股东华登投资集团——新浪历次私募的主要出资人及牵头人——也在持续不断地抛出新浪股票,并在5月达到高峰。从新浪股票交易量变化图上看,5月是上市以来的第三个大交易量时期,平均交易量达到每日40万股左右。是此前数月平均值的一倍以上。前两个大交易量时期是去年4月和10月,分别是IPO和冻结期结束之后。这是一个不寻常的现象,意味着投资者在集体出逃。
大股东们也在用脚行动。截至5月31日,陈立武代表的华登投资所持新浪股票只剩下249万股,与其最高峰时所持的525万股相比,套现已超过一半。当然,身为董事不能只是卖掉股票了事,陈立武同样要尽举手投票之责。“到这种情况董事会还无所作为,股东会兴讼的。”来自硅谷的新浪CFO曹国伟这样解释市场规则。
王志东可能没有时间观察了解新浪股票五月间大抛售的情况。作为充满英雄气概、成功自信、而且大权在握的年轻创业者,他也很难体会自己的创业战友、同事和下属以高昂机会成本换取贬值新浪股票后的沮丧心情。
段永基说:“他总说公司还有1.1亿美元,可股东们有什么呢?”
段永基执掌的四通集团是新浪前身四通利方的原始出资人,至今在新浪的股本占到9.29%。四通并未如华登一般选择在纳斯达克登记抛售新浪股票。不过,四通集团在北京专门开了董事会,一致同意段永基在罢免王志东的董事会上投一票。
5月31日,新浪的多数董事和管理高层已经齐聚加州威斯汀酒店。原定讨论中华网购并问题的董事会,成为讨论撤换CEO的董事会。
6月4日,新浪新闻主页上登出了王志东辞职的消息。
“不可想象的事情竟然发生了。”在新闻发布之前得知这个消息的新浪某高级职员告诉《财经》,“(这说明)教科书里说的市场无形的手是有效的是真的。”
无论对新浪还是对王志东,创业人的去职都是一件感情痛苦的事情。但如果故事到此结束的话,人们本来有机会在痛苦之外感悟许多积极的东西。它将证明,在互联网浪潮中引进中国的,不仅有外国的资金与技术,还有与之相伴的成熟市场规则;它将毫无疑问地成为一个经典案例,证明资本的权利,亦证明企业家的理性。
可惜,故事根本无法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