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59 次) 时间:2001-07-05 08:43:59 来源:王向前 (noremage) 原创-IT
合作共赢
——谈国内金融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金融电子化历来是国内信息化建设的重头戏,银行、证券、保险三个支柱行业也是国内外公认的IT产品重要采购者。国内来看,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建设,金融行业的电子化建设走到了国民经济建设中各行业的前列,为国民经济的健康、高效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以银行业为例,目前不少银行IT建设的总投入已经占到了每年固定资产投入的50%左右,IT系统的建设也已经成为国内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决策者,在实际业务发展中要考虑的重要大事。没有IT,金融业可以说是“万万不能”了。
但是如果仔细分析一下银行的职能,以及其作为一个企业所要表现出来的竞争力,我们发现银行家们在IT投入上陷入了一个误区。美国大陆银行的副总裁迪可·休伯认为,“银行的竞争力在于熟谙顾客的需求以及与顾客建立良好的关系;管理信息并不是银行家的竞争核心,银行家的竞争核心应该是掌握如何更好的利用信息,而不是占有信息”。哈佛大学一位教授也认为:“决定信息技术能够带来多少竞争优势的关键不在于科技本身,而在于管理思想”。看来,如何利用IT、怎么利用IT,对于银行家们来说,有必要从新进行考虑。
按照企业的固有本质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趋势来讲,未来每个企业都将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努力,仅做后台支持而不创造营业额的工作都应该寻找合适的外部资源进行外包。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顾客需求变化频繁的今天,银行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开发的各种信息技术应用系统的生存周期不断变短,另一方面,由于旧有系统的制约,商业银行不能够迅速地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日益庞大的IT队伍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是沉重的费用支出和不及时的效率。拥有14年银行电子化工作经验,曾经担任过中国银行澳门分行信息科技部经理的林志国先生认为,对于银行来说,进行“IT应用的外包”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他说,据调查,在美国,外包商的最大客户依次为银行、电信部门、公共设施、航空公司、保险公司。美国68%的信用卡业务是通过非商业银行机构来实现的;摩根银行同CSC公司、Anderson咨询公司同Bell Atlantic网络系统公司、美国大通银行同First Data公司都开展了长期的外包合作。通过外包,美国商业银行节省了10%的成本,提高了20%的处理效率,赢得了丰厚的利润。在大洋洲,澳大利亚的Trust银行与HP签订了一份期限为5年、金额1600万美元的外包合同,由HP负责管理维护Trust银行的IT系统,并将帮助银行围绕着银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发展网络银行、电子银行、个人银行业务。在亚洲,韩国大韩银行机房里操作的是承担了机房的运作和维护工作的外包公司的计算机人员。目前,林志国先生所在的高阳科技控股公司与深圳发展银行则在去年签订了一为期3年的应用系统外包服务合同。高阳科技将为深圳发展银行开发一套新的基于“大集中”模式下的综合业务系统,并负责该系统投产后的维护与升级,而新的综合业务系统的版权将属于高阳科技控股公司。目前,这种客户与服务供应商的合作模式在国内还属首创。
目前,国内金融电子化领域中争论的一个问题就是“金融电子化”与“金融信息化”,信息化与电子化的差距正表现出来了金融业对于IT技术应用及其作用的深入理解。很多国内的金融电子化专家指出:“当前影响我国金融电子化建设步伐的根本因素并不在于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而是信息技术与商业银行业务运作模式的配套与否”。金融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就是要从电子化——“对技术的追求”,转换到信息化——“商业银行业务和管理模式的改造”上,从业务的改造的角度,对信息提出需求,更好的利用信息,发挥信息的作用。
作为目前金融电子化建设中的重要力量——系统集成商,则必须要注意到客户的变化,并根据客户需求的转变进行转型——从单纯的做项目、搬机器发展到提供整体的服务。系统集成商的发展实际上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搬箱子;第二阶段是做设计师,做一个系统;第三阶段就是一种服务商,总设计、总集成,就像盖一栋大楼,涉及水电,不像简单地盖一个棚子。这个时候,服务商卖的不是力气,将是规则。服务商最终要成为金融业的一个商业伙伴,他们卖的是规则,其次是力气、技术。这是实际上就是未来系统集成商与客户合作的商业模式上。高阳科技把这种模式叫做“商业联盟”。身为高阳科技副总裁的林志国先生认为,高阳的服务理念中“solution跟product、project三者是一个立体空间,起导向作用的是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这个模式包括了售后、顾问咨询、应用服务。对客户说,这将是一个全新的合作模式,是一种平等互利的,共同发展的“双赢”联盟模式,而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国内金融业对“外包”模式越来越多的深入探讨,正体现出了中国的银行业对于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的追求。
目前国内金融业信息化建设中,“大集中”的处理模式已经取得了越来越多银行的认可。“大集中”的运作模式已经在不少商业银行内部进入了实施过程。集中的目的之一就是“便于集中控制和管理”,这一点既体现在“银行信息”的集中上,也体现在对业务流程的管理。“大集中”的实施给信息系统的外包服务,实际上是提供了必需的基础和前提。随着商业银行改革步伐的加快,国外金融机构在国内竞争的加剧,“IT外包”必然成为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