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278 次) 时间:2001-07-04 22:53:25 来源:项立刚 (项立刚) 原创-IT
新闻媒体扭曲的心态—-评7月14日《北京青年报》
财政部、信息产业部联合下文,7月1日,取消固定电话的初装费、移动电话入网费。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件好事,对电信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新闻媒体关注是自然的,媒体对此事执行过程中违反政策的做法批评也是正常的。
7月4日,《北京青年报》第17版“新闻现场”栏目用一个整版对取消两费进行了报道,却让人感到《北京青年报》在新闻取向上扭曲的心态和不正常的舆论导向。
在《目击电信取消两费第一天》长文中,有一个不长的引言,给全文进行了定性“取消‘两费’无疑是中国垄断行业自身改革的重要一步,但一向喜好自我宣传的电信部门这次却‘做了好事不留名’,致使许多消费者在最后一刻还花了一笔冤枉钱。法律界人士指出,只有电信行业政企彻底脱钩,才能实现真正的公正。”文字写得义正辞严,最为核心的是“致使许多消费者在最后一刻还花了一笔冤枉钱”不由让人疑问,怎么让消费者花了一笔冤枉钱?
然而认真查完了文中所列“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成都、合肥、西安”各地,怎么也找不出让消费者多花了冤枉钱的证据。只是列出的唯一证据是差点多花了一千块的黄先生。然而认真看来,黄先生家的电话是6月30日下午5点装好的,这是电信部门正常的时间安装电话,黄先生要求不接通电话,电信部门也就没有接通,或是接通了也还把初装费退给了黄先生。这一点说明电信部门是做得很好的,没让消费者多花冤枉钱。
更为奇怪的是在“消息对称才公平”一段中,是这样说的“中国电信部门此次取消‘两费’令人颇感蹊跷。财政部和信息产业部会签的文件被定为机密级,时间是6月22日,第二天即下发各省市电信主管部门。没召开新闻发布会,不做广告宣传,电信部门此次真是‘打枪的不要,悄悄地进庄’,甚至有的地方发生了在7月1 日前连夜为客户突击装电话的反常现象。这一切说明了什么呢?”
有必要指出的是,中国电信部门没有权力取消“两费”,此次发文单位是财政部和信息产业部,并以财政部为主已经清楚说明了这一点。资费标准属于国家政策,一项政策的执行必须有一定的时限,否则就很难体现政策的严肃性,试想,7月1日取消“两费”在这之前就宣传,6月底装机的用户可以不花钱,但6 月中旬的用户怎么办?5月份的怎么办?所以必须要有一个起始点,必须有一部分人处在线上,是“倒霉者”,这是没办法的,这也是常识。《北京青年报》的记者编辑连这样的常识都不懂?也真是令人颇感蹊跷,是想故意混淆视听,制造事端?还是为什么?
据我所知,中国电信在得知取消“两费”的消息后,是决定各地电信公司停止办理装机,以减少和客户的矛盾。可能有地方没有严格执行中国电信公司的决定,这种情况当然应该批评,也应该受到应的处理,对于被突击装机的消费者也可以维权申诉。新闻单位当然可以批评,但是《北京青年报》一直没有告知到底是什么地方发生了突击装机的事?就得出了让消费者花冤枉钱的结论。
尊重事实是媒体应该遵守的起码的道德,歪曲事实、臆造事实,或面对事实却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只能说明新闻从业人员的心态的失衡,说明了媒体的堕落。现在是《北京青年报》也应该自省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