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是谁的企业"考辨 - 乱点IT - 白板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94 次) 时间:2001-07-04 22:05:39 来源:白板 (dql) 原创-IT

“新浪网是谁的企业”考辨

白板 2001-7-4

对于一个经济问题,一千个经济学家会给出一千个答案。

王志东下课,经济学家们的意见受到了格外的关注。著名经济学家吴敬链说,在网络经济时代,王志东下课很正常。北京大学张维迎教授说,”资本家永远就是资本家”,他们不会轻言”放弃自己的权力”,资本雇佣劳工天经地义,解聘劳工也是理所当然。在《三联生活周刊》的”新浪网是谁的公司–专访经济学家魏杰”一文中,对于”企业是谁的企业?”的记者提问,魏杰先生答道,”新浪网不是王志东的企业,也不是出资人的企业。什么是企业?企业是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契约关系”。

似乎魏杰先生的观点与众不同。但事实是,魏杰先生在用与经济学人对话的语言与大众交谈,难免让人云山雾罩。在经济学家科斯的企业理论中,企业定义为一种契约;既然是一种契约,就谈不上什么所有者。但企业的确有”所有权”的问题,而经济学人理解的”所有权”和大众理解的”所有权”有很大不同,深究下去没有意义。在这里,学者的语言和大众的语言出现了沟通的问题,魏杰先生并没有回答大众所理解并关心的问题,有点顾左右言他,这造成大众对经济学家观点的误读。

我们从魏杰先生的”企业是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契约关系”立论出发。我们关心的是,什么是好的契约?契约的参与者在契约中处于怎样的地位?换句话说,企业怎样的治理结构是合理的?货币资本的所有者(投资人)和人力资本的所有者(经营者)谁应该拥有对企业的控制权?

人力资本和货币资本比较,其特殊性在于它与其所有者是不可分离的,这意味着在契约(企业)中,经营者总是”在位”的,而投资人常常是”缺位”的;这也就意味着投资人是风险的承担者,与此匹配的必然是企业剩余的索取权和对企业的控制权,否则契约(企业)根本不可能存在,因为资本家不是慈善家。由于人力资本和货币资本特性上的不对称性,其所有者经营者和投资人在契约中的地位是很不对称的。企业是这样一种契约,它的目标是最大化企业的价值(或投资人的利益),契约的安排使经营者所选择的行为正是投资人希望的行为。

从古典资本主义到现代企业制度,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契约(企业)的参与者一直在寻求一种更好的契约。现代企业的治理结构是投资人和经营者长期博弈的结果,但企业的本质没变,企业的目标,企业中投资人和经营者的地位没变。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强调了对人力资本的尊重,但这种尊重的目的是最大化投资人的利益,说到底是投资人对其利益的尊重,这种尊重必然是”伪善”的。

在现代企业中,投资人也许并不进入董事会,因为他没有足够的能力来监督企业的运营状况,选择有能力的人来行使这种职能更符合自己的利益;在一个公众公司中,公众投资人在契约中处于一种天然的”缺位”状态,董事会大股东的决策可能利己而损害小股东的利益,独立董事以企业整体利益为出发点,保障了公众投资者的利益,弥补了契约中存在的缺陷。独立董事的引入以及董事的职业化趋势使投资人和经营者能够充分博弈,从而最大限度实现投资人的利益。

在美国式的企业治理结构中,CEO有很大的权力,同时也就有了相应的责任或对风险的承担。股票期权就是这样一种表现形式。苹果电脑公司CEO Steve Jobs尽管象征性地拿1美元工资,但通过执行期权去年拿到了3.81亿美元的收入;与此同时,一些.com公司的CEO的股票期权成了一堆废纸。CEO面临的风险只是不能从期权得到收益,而投资人的风险是投资血本无归。所以,这种权力是有底线的,企业不景气,资本最终会站出来说话。

新浪董事会在解职王志东的时候,只是说新浪的股价太低,没有更多的解释。这已经足够了。股票价格反映了市场对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预期,如果说新浪董事会玩弄权术,短视的话,整个市场都缺乏远见就说不过去了。在三大门户中,从遥遥领先到与搜狐网易为伍,市场已经否定了王志东。如果坚持是一种错误,重新选择也许并不一定正确,但至少有正确的希望。就像选总统一样,总统不好另选一个,我们无法保证选出来的是好总统,但至少存在好的希望。

最近ChinaByte上有篇文章”王志东:不是权力是游戏规则出卖了我”。显然,王志东在进入这个”游戏”之前并没有真正理解”游戏规则”,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哀。

“新浪网不是王志东的企业,也不是出资人的企业”,这的确是一种很学术,对大众来说很玄虚的表达。”只要每个人清楚自己的上司是谁就行了”, 魏杰先生说。既然我们承认”上司”,你干得不好,上司会炒你鱿鱼;你的上司干得不好,你上司的上司会炒他的鱿鱼;CEO干得不好,董事会炒他的鱿鱼;董事会不能尽责,投资人炒董事会的鱿鱼。

这里,尽管我们鼓吹人本主义,尽管资本家”隐藏”很深,但终于还是露出了其本来面目:”资本家就是资本家”,他们不会轻言”放弃自己的权力”。这也回答了公众关心的问题:资本雇佣劳工天经地义,解聘劳工也是理所当然。

(www.21dnn.com 20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