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28 次) 时间:2001-07-03 19:42:30 来源:李然 (李然) 原创-非IT
荣京之,男,39岁,1987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北京市委宣传部文化处任职。1989
年3月赴日本自费留学,1995年回国。现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影视中心总编。
荣京之现在的办公室就在“首都剧院”的后面,屋里什么多余的东西都没有,看得出住的是一
位新主人。
和我谈话的时候他就坐在干净的办公桌旁边,头发微疏,认真地讲述他的戏剧理想……
命运和我开了一个玩笑
我在上大学之前就非常喜欢戏剧,念中文是因为和戏剧挨得比较近,后来出国还是为了戏
剧。
我想这也许算是一种宿命。
当初考上大学之后我对父母说我不想上了,我要自学戏剧,父母为此和我吵了好几次,最后当
然是我让步。记得我当时一下子买了十几本有关戏剧理论的书,一副破釜沉舟的架势。
上了大学之后,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创建了“北国剧社”,拉上人自导自演,连莎士比亚的名剧
都排过。也因为排戏的关系,认识了几位中戏的老教授,受到了他们的鼓励,到毕业的时候就已经
铁定了心要考中央戏剧学院的研究生了。
可是命运在这个时候和我开了一个玩笑:专业考试没有任何问题,但英语成绩的5分之差不由
分说地令我与理想擦肩而过。
到日本之后才发现……
毕业后,我把希望放到了出国上。
我一直都特别喜欢好莱坞的电影,自然觉得美国是实现我戏剧理想的地方。那个时候,好莱坞
的声名对我来说就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工匠,可以使我遭遇挫折的理想焕然一新。
由于当时自费留学美国对我来说非常困难,所以我决定先去日本,走一条“曲线救国”的路。
我义无反顾地放弃了那份别人看来很不错的公职,只身去了日本。
如今没到过日本的人也从那部脍炙人口的纪录片中理解了留学日本的艰苦,亲自去的人就不用
说了。当然也不是为了隐瞒什么。前两年一边学日语一边做临时工,什么苦都吃过。两年之后我进
了一家广告公司。
然而对我来说,最痛苦的感觉不是来自于生活的艰难,而是清楚地看到实现理想的机会越来越
少……
到了日本之后才发现,从日本去美国的路也不好走,而日本的戏剧环境则不是给我们中国人准
备的,在那里搞戏剧反而比国内更难。
后来妻子也到日本来留学,生活的压力就变得更大了,赚钱毫无疑问地成为了重心,而我心里
一直隐隐作痛的戏剧理想在生活的坚硬面前,渐渐变得哑口无言。
妻子和我是北师大的同学,也同样是“北国剧社”的成员,她了解了我在日本的境遇之后,对
我说:“回国吧。”
理想仿佛是一个黑洞
回到阔别了6年的中国,感到这里的时间仿佛在我离开的时候加快了脚步,整个城市变化很
大。这种变化多少带给我一些希望,但有时看到大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车辆,心里也有一些陌生和
忐忑。
我找到了一家有线电视台合作拍电视剧。我想,在他们看来,我除了有一点从日本挣的钱和令
人难以相信的偏执之外,实在没有什么引人注目的地方。
可我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况且机会总是对我非常吝啬。为了与电视台合作,我甚至拉上几个
从日本回来的朋友,一起掏钱注册了一家公司。
很多朋友都认真或假装不认真地劝我,让我不要掏私人的钱拍电视剧,说你的钱不是偷的也不
是抢的,在日本吃了那么多苦才挣回来,国内的情况你又不了解,万一打了水漂不就完了。
可是在日本吃苦就是为了实现这个梦,刚有了一点希望的时候,有些话根本听不下去。
拍电视剧的心太急切了。
到了资金入帐的那天,我和我的朋友带着现金到了银行,沉甸甸的。
我的心里说不出是兴奋还是忐忑,感觉长久以来坚持的理想仿佛是一个黑洞,不知道里面会有
些什么,只是把我紧紧包围着,一步都不曾离开。
那天,头脑中瞬间的一丝冷静救了我和我的朋友们。
我们在入帐之前检查了一下对方信誓旦旦的户头,惊讶地发现所谓的合作资金纯属子虚乌有,
一切只是一些人舌尖上的莲花。他们挖好了陷阱,只等我们傻瓜似的往里跳。
我和朋友都呆住了,除了心悸和失望之外,更多的是痛心。以前我们根本没想到,国内的影视
市场有这种玩法。
从那以后,我明白了一个事实:有些人在搞艺术,而有些人是在做生意,他们专门研究如何把
别人的钱骗到手。
这种事情经历得多了,人也就踏实起来,或者说,现实起来。毕竟要想了解中国的影视业,自
己还有很多路要走。
重返母校
北师大艺术系主任黄惠玲老师和我都是“北国剧社”的创建者,她把我介绍到了北京电视台影
视部。
我对台领导说,给我多少钱都行,我就是来学习的。
于是,我开始每天开着自己的车到北京台上班。虽然是三十好几的人了,但也得从最基本的事
情开始做,包括一些打杂的活儿。面子上有时挂不住是肯定的,但想想自己是为什么来的,想想那
些为了戏剧在日本奋斗的日子,心里也就不觉得有什么了。
慢慢地,学到的东西就多了起来,基本上知道了国内的影视是如何运作的。
后来,北师大艺术系影视专业专门给北京台和有线台的人员开了一个研究生班,我就又回到了
母校,一边读书一边工作。
走在学校里象是回到了从前,好象这么多年一直就没离开过,只是围着一个圆点在转,转了13
年。
回去念书根本不是为了学历。我的年纪也不小了,也不指望靠学历分房涨工资,只是当时对影
视运作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想在这一领域认真地总结研究一下。
中国不缺好导演,也有很好的演员,但拍出的东西总是不能让人满意。黄惠玲老师十年前就说
过:中国影视没文化。到现在还是这样,好的零件摆在一块儿,就是没人能把它们做成一辆奔驰
车。
到头来还是被“招安”
一年多之后,以前同在市委宣传部的一位领导找到我,说人艺的电视部要扩展成影视中心,让
我去牵头。
我的第一感觉是机会来了,第二感觉是难以置信。
人艺有演员,有导演,有编剧,可是这些资源根本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一年就那么几场话
剧,大家轮着上,演员们到处找戏演,没人出来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人艺知道了发展影视的意义——如果没有濮存昕,有多少人会跑来看《风月无边》?
凭着这几年学到的东西,得到的教训,我搬进了首都剧院里的办公室。
人艺最有价值的就是它的品牌,这为影视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比起当初单枪匹马的时候强太多
了。我现在正在把这个影视中心公司化,让它脱离传统机构独立运作,这样才能按影视制作规律办
事。
在我的那些大学同学里,象我这样喜欢冒险又这么执着的纯属异类,大部分都守着公职过日
子。知道我折腾了一圈,到了人艺之后,他们有的人开玩笑地说我到头来还是被“招安”了,也抱
了个铁饭碗。
其实,凭着我早几年在日本“坚持抗战”和回国后为外企公司工作赚的钱,实在没有必要找个
铁饭碗。没准儿将来把这个影视中心搞起来之后,我就不干这个了,自己去拍电视剧、拍电影。只
要是为了我一直坚持的理想,我不怕冒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但我的兴趣只在这儿。一个人的时候我也会问自己是不是走错了,走
了许多弯路,但我想这些年至少过得有目标。这种追求理想的日子的确让我感到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