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体:集体小作坊 - 城市心情 - 韩晓萍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238 次) 时间:2001-06-30 14:32:38 来源:韩晓萍 (韩晓萍) 原创-IT

中国媒体:集体小作坊
刘韧到我们杂志来做客的时候,谈到如何判定一个选题值不值得做时说:”有个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它大不大,越大越值得做。同样,判断一个公司大不大你就问问他有多少人,一个只有10来人的公司如论如何也不能算大吧?做这样的公司如论如何也算不上大选题吧?”对此话,我非常赞同。因此,我有了另一个感慨,我们可以对被采访公司这样做,但是,作为采访者的我们,很多时候就是小的—-小公司\小媒体\初出茅庐的小青年,又如何能将一个本来很大的选题或公司做得像他原本那么大呢?中国的媒体,现在是集体小作坊时代。
那些动辄号称要做大的报纸,不会超过7\80个人,其中,采编可能也就一半,还做日报,做经济,做金融,这样的媒体,记者们每天疲于交稿子,哪有时间做更多的提高和琢磨?编辑一天到晚见人就问:”有稿子吗”穷于应付版面,又谈何精品?杂志同样如此,一般的经济类的杂志也就20来人,连号称纯粹周刊的杂志也不过30来人采编,这样的规模,哪来的最优?
《工业标准》的国际部主任到我们杂志来做客,我们问他有多少人,他说:”不太多,也就不到400人,编辑和记者大概占到一半。”我的天,200多人的规模,那做出来的稿子将是怎样的精雕细磨啊?我们又问他:”你们的编辑记者年龄构成怎样?”他说:”他们都很年轻,平均年龄是35岁。”我们哄堂大笑,中国的杂志,好多总编辑也不到35岁啊,还不敢说自己年轻。我们的成熟和做媒体应有的阅历在哪里实在不敢说。
你到每一个编辑部,都会听到稿荒;你见到每一个记者,都忙于交第二天的稿子,看不到《纽约时报》那样为了一篇稿子,一个记者猫上半年甚至一年的情况,大家都在低成本粗制滥造。在每个编辑部,都会见到那么几个很棒的人,但是,也就是几个,而且每个编辑部都有,这些能人因为被分散而被淹没了。是他们的不幸,也是中国媒体的不幸。不知道媒体间的并购时代何时到来,我倒时盼着那一天快点儿来吧,中国的媒体也许就此可以开始一个新的运营时代,能够出一批高成本\精制作的媒体巨子,结束或者是离这种集体小作坊时代远一点儿。不知道在我的有生之年能不能盼来那么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