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52 次) 时间:2001-06-25 21:18:22 来源:罗荣 (罗荣) 转载
北京报业之死水微澜
北京居,大不易,温饱之余,总有些无奈萦绕于怀。原因便是皇城根下群彦毕集,于十三皮袍下的小常被榨将出来。偏偏北京报业早就成了圈,大家都上豪猪般的绅士,竞争尚且不足,垄断就更在一眼望不到头的天边了。天下未乱,英雄失路,于十三趟混水摸点小鱼虾的大志更是无法落实。
好在总算走进新世纪了,大家似乎都想起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高唱凯歌开创未来,于是杀出了几个小兄弟想立新堂口。当然,他们先抱了抱拳,说点“打造航母”“共同发展”“特来讨教”等场面话才开打的。这批新生代最早亮相的是《北京娱乐信报》,2000年10月出笼,后面又有了《劳动午报》《北京新报》《经济观察报》。最显得牛X轰轰的还得算是《京华时报》。钞票铺道,人民当爹,名角掌舵,自卖自夸,后面还有一帮星宿派弟子聒噪,好像它真披上了狼皮一般。
有人说北京已经有了200来种报纸了,再添丁进口,大家都吃不饱了。可这一段小朋友们纷纷张开了口,却也没见有谁饿了肚子,报纸都有口虾皮白菜汤,百姓依旧安居乐业,街道仍然太平。于是乎又有某些人说北京市场潜力无穷,比较有代表性的便是喻国明老师,人称“传媒军师”的那一位。喻老师是常出来放两句话,宣传研究结果的。
据说《京华时报》办报前请喻老师主持搞了项调查,研究北京有没有一份都市报的发展空间。结论当然是YES,原因一是与国际大都市比较,北京的报业尚欠发达,总发行量、阅报率比老外差很远。二是北京还有30%的人平时不读报,这说明读者对我们的报纸还不满意。三是这几年北京的报纸广告总量也一直在增加,而广州三大报团一年广告额接近30亿,北京所有报纸(含中央级报纸)也就是十七八亿。这些理论看起来是很客观公平的,似乎北京报业真是钱途无量,哥几个得屁颠屁颠地去喝二两了。
然而,喻老师的推理似乎有些简单了。老外的数字只能参考,不能拿到中国同理可证。中国现在是工业化、现代化、后现代化都有,电视的一代、网络的一代已经出现,PAPER的力量必将大不如前。至于广州的雄起更不能拿来说事。人家珠江三角一盘棋,北京周围有什么发展余地?广东电视力量之弱众所周知,广告主的首选媒体当然是报纸。而北京是电视业巨无霸云集,报业一盘散沙。你能达到广州的水平才怪呢!
当然,要说北京报业有增容空间,于十三还是赞成的。我们的报纸确实办得还不太好。经典的施拉姆公式能证明,如果我们的报纸内容再好看点、定位再准确点、发行再广泛点等等,那么把市场再做大点是完全可以的。从内部看,报纸的企业化经营还刚刚开始,存在着许多不科学的现象和做法。如果主动积极地服从市场规律,按资本的意志进行运作,那么利润率也是能提高的。别的不说,光是减人提效这一点,就能让北京报业再挖出七八亿来。从外部环境来看,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印刷技术的大幅提高,报业人才市场的缓慢形成,专业服务公司的出现,融资渠道的多样化,都将大大提高报纸的竞争力。
更关键的是,现在北京报纸之间根本就没有多少竞争。中央大报覆盖全国,行业报面向行业,真正打北京地域牌的只有几家报纸而已。有学者说,这是什么什么过剩。在中国,报纸是特许经营行业,是政治挂帅的。把经济学那套东东拿来穷显,只能哄哄学生和没脑子老总们,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记得某次中央开会讨论一重大经济决策,经济学家们各执己见,争得面红耳赤。朱总理手一摆,说了句:“你们这些人,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于是各位教授的高见统统靠边站。说得更浅显点就是,“三讲”讲经济吗?
北京报业的钱景确实是很好的。但理论上的钱景好不等于现实中一定能发财,更不等于每一张报纸都能发财。发财是要有前提和条件的。
在北京办报赚钱,第一要注意的便是自己的言行。某些南方的同志一说起北京报业就不屑一顾,说那些人老了,言下之意便是看我们如何如何牛X。殊不知,北京是首都,凡事都有特殊性。古人说京官难做,如今京报也难做。政治性是要讲的,人民币是要赚的,批评稿是要发的,烂泥巴是要和的,其中的分寸千万要把握好了。求新求异、大鸣大放,在地方上可以——天高皇帝远,自然好运作,在北京那是想也不敢想的。你在山沟里牛惯了,进了北京城还敢不夹紧尾巴,那就离死不远了。领导文明点就是拿下换人,心情差了就是关停并转。体制不变,大家就只能如此,“快半步”是至理名言。
第二要注意的便是用人。说这个可能是有些废话之嫌。从本本上看,所有的报纸都是国有的,什么民营、投资、合作统统是违法。作为事业单位,报纸浑身都是条条框框,最掣肘的便是人事制度。最可怕的便是,优秀的上不来,平庸的下不去,千秋万代,天下太平。越是大报,这种状况越明显。社会学里有个精英理论,以为社会进步的前提是不断选用精英。建立一套责权明确、优胜劣汰、荦素得当的用人机制是北京报业的当务之急。当然,首先掌舵的人就得是块好料,不懂新闻不要紧,就怕不会用人。于十三以前写过《报纸语录》,里面提及:“不允许有特权、例外和太子。”光是这一条,不少领导就是永远也做不到。建议大家换工作前先看看意向单位的领导如何。
第三要注意的便是观念。北京报纸的老总们有三分之一是官僚,有三分之一是知识分子,还有三分之一什么都不是,准确点说就是没有脑子。跟那些一心过太平日子的人讲道理没什么意思。对那些想进步的老总们而言,最大障碍就是观念的更新。譬如正确对待广告收入的问题。北京某报2000年广告创新高,某位老总到处吹嘘。当然有时吹嘘也是一种斗争技巧,但遗憾的是这位老总是真心实意地骄傲无比。于十三只能建议他多去看看《大国的兴衰》。林彪说,读《共产党宣言》记住“机器化大生产”就行了。按此逻辑,《大国的兴衰》也只有四个字——力量对比。报纸老总要关心广告收入多少多少,但更要注意敌我力量对比。像北京晚报广告收入1997年是两亿多,2000年是4.9亿,从绝对数量上看是增加的。但北京青年报同期广告收入却是由1.1亿增加到了6.4亿。“今天的英国肯定比维多利亚时的英国强大,但英国却实实在在地衰落了。”其他观念落后的地方,于十三说到半夜也说不完,想想没人肯出润嗓子的啤酒钱,这里就不再说了。
前面说了几点注意事项,就是没有提到资金的问题。这倒不是于十三故作清高说阿堵,而是钱的问题真不算太重要。以前接触过《中国青年报》的一堆子报,其中最熟的便是《青报时讯》。那里有人才,初创时也有钱,大家热情高涨,折腾来折腾去,报纸还是卖不动。问题挺简单——精英气太重,报纸定位摇摆,经营人才缺乏。这些问题跟资金多少并没有直接关系。当然,人民币多可以有好的办公条件,报纸能版厚印刷好,能挖到各方面的人才,等等等等。我的老师姐胡舒立说过,干了这么多年,骗启动资金不是问题。问题是谁都没那么傻,不会总出钱,所以你得迅速出效益。所以,新报纸的生死存亡在于办报之前的调研、定位,在于人才的引进、制度的确立,钱嘛别太少也就行了。
说到这里就得分析一下逐鹿北京报业的各位角儿了。顺便再先解释一下,北京虽有200多家报纸,但有些是不大可能参加什么报业大战的。原来新闻出版署出了个规定,把全国报纸分成了九大类,其中最庞大的一支便是行业报。北京报纸中近一半便是不用考虑的这一类。另外,传统的中央大报暂时也不会来趟混水搞竞争。算来算去,北京能打起来仗的也就是这几家:《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北京娱乐信报》《京华时报》。
《北京晚报》是北京最牛的报纸。当然,它这个牛可不是《人民日报》那种牛。美誉度、阅读习惯、首选品牌,这些每一个毛孔都滴着人民币的字眼全部能安到晚报身上。京报集团有钱有权有政策,应该说是北京最牛的报业集团,而集团里的奶牛就是晚报。应该承认,晚报自1999年开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版面设置、印刷水平、人员结构都有了大幅提高。但其前景并非阳光灿烂,阴影还是有不少:一是在集团内部地位不佳。身为奶牛,老被挤奶,草料却不够,发展后劲自然不足。京报集团大兴土木,搞了个印务中心,花那么多钱,恐怕没有必要。集团麾下人马渐多,有的是拉郎配,有的是撑场面,有些报纸根本没有自我生存壮大的本事,如《北京经济报》《京郊日报》等等。反正晚报有不少钱是打了水漂了。二是内部机制掣肘。改革时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一报两制。对于晚报这样的老事业单位而言,如此改革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你毕竟不能炒老同志们呀!可这种一报两制毕竟导致不平等。新来的人拼命干,混到屁股坐稳了,就一门心思拿着晚报金字招牌捞起自己的钱来了。三是政治的影响。天子脚下,市宣眼前,政治挂帅,晚报不会自己惹事,但有些命令必须得听,弄得后患无穷。领导关心新闻,是好事,也是坏事。这一方面,于十三不便多说,谁在官报干过就一定能明白。即便有这么多问题,晚报仍然是北京报业的巨无霸,而且两三年内地位不可动摇。
《北京青年报》是美国精神的代表——穷小子白手起家自我奋斗功成名就。也就是十来年的时间,从地下室走进了价值两个亿的大厦,真是不容易呀!先安居,后乐业,一点错都没有。但北青去年一年广告收入才6亿多,纯利润能有多少?这两亿多怎么就花在楼上了呢?睁大眼睛看看,人家都逼上门来了,你有钱也得留着开新铺子、买补药呀!更要命的是,今天的北青再也不是当年的北青了。想当年,北青拼市场时说,中青是大报,我们是小报,小报就只能拼了。南巡讲话前后,北青抓热点、难点、焦点,发了不少批评稿,最后被宣传部毫不留情地骟了。领导一任不如一任,不是想升官,就是想发财,频频下毛毛雨。于是,北青报成了北京福利最好的报纸,买车买房能担保,各种消费给报销,红包旅游年年搞,当然前提是你的屁股坐稳了。这样搞弊大于利,编辑记者骄奢淫逸,大报习气日重。领导过分看重广告,也就导致报纸的可读性明显下降,让不少读者说:“北青不如以前好看了!”更严重的是,在宣传部那里,北青永远是小老婆养的,子报刊号难批下,要上报团总被卡。被捏着小辫子的老总们对上面只能唯唯诺诺。还有某些调来的指挥员水平不高,偏喜欢搞武大郎开店那一套。哎,政治理想破灭,经营头脑发热,投资模式单一,领导水平低下,这就是过气明星《北京青年报》。5月份,北青终于搞出了张英文报,据说7月份要成报团。反正它有的是钱,慢慢烧吧!
《北京晨报》惟一特色好像就是没有特色,你要是拿刀子逼着于十三好好想想,似乎也就是个“晨”字而已。当年它一炮走红,创刊一个多月就到了15万份。这个速度可能再不会被突破了。当年晨报走红靠的是三板斧,一是早,二是彩,三是活。于十三的一位女同学的老公是晨报的红小鬼,据说已经成长为栋梁了。晨报初战告捷后,那位女同学劝于十三早早投奔。于十三说,看你晨报还能上扬多久!事实证明,于十三是英明神武的。这都两三年了,晨报的发行量还在震荡,就是没有上扬。瓶颈在哪里?晨报原来那些克敌法宝统统过时了。你晨报早,我北青也不晚,连晚报都提前到3点就能上报摊了。你晨报彩印,看看现在北京报摊上有几张报纸不彩印的?你晨报有早茶、宠物,北青、晚报照样推陈出新。晨报现在能支撑下来,主要靠的是某些读者已经形成了阅读习惯。当然,晨报的短平快便于上班族翻阅,也是销售的法宝之一。然而问题是这些优势还能撑多久呢?和晚报、北青相比,晨报的力量要弱很多,人、财、物各方面都是如此。所以,晨报也就成了新下场的小兄弟们觊觎的头号目标。晨报上下对危机心知肚明,有些忠臣跳出来说要改革,要定好位,要有区别。这些道理谁都明白,这些观点谁都支持,但怎么改也没形成共识。看来,晨报内部的讨论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在此期间,晨报只能被动挨打,到处乱转。
《北京娱乐信报》最吸引人的是姜昆。这个再也说不出好相声的相声演员,花了几个钱,成了信报的名誉社长。有人冲着姜昆挂职这一点,开口闭口说信报不行。这都是胡说八道,牛群都能当县长,姜昆当个社长算啥?业内人士都知道,信报的前身是《戏剧电影报》,现在真正管事的头儿是崔恩卿,前北青的老总。老崔这个人挺有意思,不抽烟,不喝酒,不吃肉,号称“三无居士”。他从北青下来后,坐了好几年冷板凳,跑到《戏剧电影报》当成了名誉头头。旧日的光荣总是无法忘记的,老崔瞅准机会出来玩玩。没事打打小架,闯闯小祸,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哎,他就是这么个老总。信报现在走的是一条群众路线,你翻翻版面就知道其特长就是标题邪乎、内容花哨,但挺好玩、挺好看。北京还没有这样一张报纸。刚改版没几天,于十三就听某国外大广告公司驻京办领导说,信报好,广告势头不错。这才几天,哪就能看出真龙天子样呢?恐怕是给哥们当吹鼓手吧?不论手法如何,总之现在北京广告界对信报是一片叫好声。当然信报的实力还差得远哩!按老崔公开的说法,今年的指标是发行10万,广告2000万,今年还处于投入阶段,明年的指标则是广告4000万,达到收支平衡。有了光荣和梦想,相信老崔也总结出了不少经验(如对员工不许诺,不搞福利主义等),在实践里慢慢奋斗吧!
《京华时报》是目前北京最热衷于吹嘘与自我吹嘘的报纸。亮相前,锣鼓喧天,让大家好不紧张,以为来了某位角儿进京唱夜奔。等京华一亮嗓子,行家全听出来了——还欠火候呢!于十三耐心看着报纸,一面打听着京华内部的消息,现在终于能表个态了。京华的领导班子有7人,其中最关键的便是正头吴海民。此人自称当过18年兵、20年记者,历任《新闻出版报》新闻部主任、《中国引进时报》总编,据说还当过新闻出版署副司长。京华创办之初还搞了军训,让大家走正步,另外请来一位副总——李洪洋中校。看来,吴总的军人情节还是很浓。我一向不太佩服中国军人,主要是觉得其一个个“自负得像连长一样”。(罪过,罪过,这本是恩格斯骂尼古拉的,怎么能用来形容革命军人呢?)吴总认为,中层管理者不是新闻官,而是业务带头人。他们的工作量不能少于手下的编辑记者,部主任都有发稿任务。京华的记者一个月要发16篇稿,编辑3人负责两块版,一个月编20块版。于十三以为,管理者的本职工作就是管理,你让其又写稿又带队伍,按吴清源的说法,这就是一人搏二兔!按于十三的说法,这纯粹是扯蛋的事!在大陆,精英独裁办报成功典型实在不少,于是有些人便以敢拍板为荣,甚至把无知、固执当成了意志(抱歉,又扯出尼古拉了),却没想想自己是不是精英。另外要强调的是,京华重视新闻接近性并没有错,但过分重视就太可笑了。北青报提倡的“5秒钟效应”还是很正确的,不管北京有水没水了,总要把头条整得吸引人呀!这一点和以前本版讨论过的重稿问题,都反映出京华采编方面存在着问题。至于某些网友批评京华抄《南方都市报》的版面,于十三以为倒不是什么大问题。朱德付、谭军波在京华,当然会推动学《南方都市报》的风气。倒是那位28岁、被吴总称为“广告天才”的崔斌副总很引人注意。奥威格也没这么年轻呀!希望他真能像吴总说的那样,“在广告方面潜力很大”。嘿嘿,上帝保佑京华!
另外,北京报业现在还有不少小兄弟,像《经济观察报》《劳动午报》《北京新报》《华夏时报》等等。于十三学过麻衣神相,定睛一看,这些报纸都没什么富贵相,连虬髯客的水平都到不了,改天细说,这里就不再评论了。
从目前的形势看,北京报业市场没什么大事,晚报一骑当先,北青步履蹒跚,晨报到处乱转,信报埋头苦干,京华蹦得挺欢。看起来热热闹闹,其实大家都在唱武戏,拿着银样蜡枪头,空对空地拼来杀去。当然,后面还有一套票友摇旗呐喊跳龙套,来了兴致还上场走两圈。
于十三常看报的,知道那些花花绿绿的纸上常写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安居乐业”。有了这样的大气候,今天的北京报业也就成了一潭死水,偶尔来两愣小子,丢块大石头,溅起些许波浪。喧嚣,激动,最后还是一片沉寂。留给这人间的只是,永远的希望、忧郁的少年和无边的白发。
注:平素总在网上见人大谈某地报业诸侯混战,很是羡慕,常常半夜里发狂,持杯高呼:“恨不遇高皇帝!”想来吾等狂生不在少数,那么在网上说说报业情况,实在是很相宜的。至少能拉动内需,支持我国白酒、啤酒、葡萄酒、黄酒业大发展嘛!所以即使于十三这篇东东写得不行,但用心却是公忠体国的,不加个酷说不过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