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49 次) 时间:2001-06-21 16:27:21 来源:孙小羽 (孙小羽) 原创-IT
绝对不是巧合,方正集团的两位核心人物王选和张玉峰都在不同场合表达过自己难冠“企业家”美誉的想法。王选在1999年说过“1997年起我脱离管理第一线……至于经营管理我是不擅长的,所以近5年内我一再声明我不是企业家”,而差不多同时期张玉峰亦认为自己从执行者向决策者的转型并不成功,他不喜欢别人称呼他为企业家,他说他顶多是个经理。
方正是知识分子办出来的企业,方正两位核心人物的言谈决仅仅不是知识分子的虚怀若谷。王选很欣赏东软的刘积仁,大概就是因为刘虽然是科研人员出身,但很精通市场。中关村关于企业应当企业家的企业还是科学家的企业的争论在方正其实很了然,方正早期以技术为主导,但“一招鲜,吃遍天”的成功模式只适合于市场发育期,当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就应当以市场主导。不管方正过去如何,现在的方正需要的有能力管理好企业并制定发展战略的核心领导人,方正需要的是企业家作为领袖。
但关键是,适合方正的具有企业家素质和能力的领袖从何而来?对于正在从“人治”向“法治”过渡的中国企业来说,既是企业家又是精神领袖的领导人的作用实在太大了,比如联想的柳传志,东大阿尔派的刘积仁,保证企业快速发展又不闹“内乱”的正是他们。精神领袖和精神领袖之间的“交接棒”,无疑也是中国企业神经高度紧张的“危险地带”。跨国企业同样需要精神领袖, IBM的郭士纳和HP的卡莉亦很风光,但跨国企业成熟的管理制度和体制却能使他们失去精神领袖之后不受任何影响,并且很快会塑造出新的精神领袖。中国企业中具有企业家能力的精神领袖,却不可能被简简单单被塑造起来,而是必须要经过历史和时间的沉淀,磨砾而出。李汉生是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或者可以称之为精通市场的企业家,但他解决不了方正的凝聚力的问题,成不了方正的精神领袖。王选是老方正人心中的精神领袖,不知道北京大学副校长闵维方出任方正集团董事长之后,能不能成为方正新的精神领袖,但他们却都不是企业家,这正是方正莫大的悲哀。
说到底,方正没有接班人,更没有塑造接班人的制度和体系,甚至是习惯。方正的这一问题,如同难解的魔方,等待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