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18 次) 时间:2001-06-21 09:19:04 来源:毛向辉 (issac) 原创-IT
MSN网络服务
在.Net的整体策略出现之前,MSN实际上一直是微软的一个心病。自1995年随Windows 95推出以来,MSN虽然在信息内容建设方面卓有成效,但是其在微软公司内部的整体策略中的位置以及本身的发展策略一直摇摆不定。从在线服务的注册用户数量上,MSN根本无法和AOL相比,而作为一个纯粹网络服务门户又很难保证盈利。但是自从微软用.Net的思路把软件/服务融合为一个概念后,MSN就真正有了新的作用。它不但将结合微软所有的技术精华,成为微软.Net的试验台,还会真正把微软所有的商业模型整合在一起,最终成为用户订阅微软软件、信息和商业服务的中心。
MSN 已经拥有一批世界顶级的信息服务站点,其中如MSNBC, CarPoint, HomeAdvisor, Expedia, Hotmail, MoneyCentral,bCentral, MSN Community, GameZone, Slate等都已经在同类服务网站中名列前茅。即使是看每个站点的单独商业价值,也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些.COM公司。但是微软的目标并非如此简单,微软要通过.Net的思想把这些服务完全整合,让用户可以采用唯一认证的方式Passport交叉访问各种服务。
Hotmail是MSN 收购的全球免费Web电子邮件站点,现在已经能够支持大部分的国际语言,而且已经有7000万注册用户。
Microsoft Messenger服务是与AOL AIM, ICQ, 以及Yahoo Pager竞争的个人即时信息服务工具。尽管微软在此块服务上起步较晚,在美国市场已经落后,但是根据最近Media Matrix的调查,微软的Messenger服务已经成为全球最流行的即时信息服务工具。
bCentral是注册数量最大的中小企业ASP站点,它不但提供了小企业日常管理中的多种应用,还通过灵活的广告形式帮助企业提高市场营销能力。
Expedia 站点是目前最受欢迎的旅游站点,它能够提供从头至尾的旅游服务,从预定机票、房间、租车,一直到旅游消费,一应俱全。国内一些旅游站点也是模仿Expedia的。
Homeadvisor 是目前北美最大的房屋中介买卖和按揭贷款服务的站点。
Carpoint是最大的汽车销售站点
GameZone是最受欢迎的在线游戏站点
MSNBC和Slate分别是微软与NBC和著名政治评论家Kinsley合作的新闻站点和政治评论站点,微软是有控制媒体和舆论的打算的。
MoneyCentral是专门为投资/理财提供的服务中心,这个站点提供的理财和分析工具充分表现了微软作为技术公司的优势。这些工具不但屡屡获奖,而且真正帮助大批投资人士提高了获利的机会。
在MSN上还有一个核心的用户认证服务Passport,这也是微软.Net的核心服务。Passport将按照面向全球每个用户的尺度建立一个庞大的数字认证体系,这个认证体系不但包含了用户的身份、信用卡信息(称为Passport钱包),还将针对不同的服务建立用户的个性化档案。用户可以在Passport上登记一次就可以访问各种服务,或点击一次就可以付款购物,比今天访问不同网站还要记住不同的用户名和密码要便利得多。但是随着感受便利的同时,未来每个用户的身份和个人特征都将被Passport服务所管理和控制。
MSN网站即将扮演.Net的服务平台角色,因此目前发展深层次的服务也非常重要。“与其它纯粹的网络服务公司不同,MSN是由一个钱袋要多深有多深的公司支持的”,Gartner集团的分析师大卫·史密斯如是说。确实,单就MSN本身的网络服务来说,目前仍然是一个“烧钱大户”,但是在微软的整盘棋上,MSN的地位如此重要,以至于微软根本就不在乎这些服务是否能够像其它公司董事会要求的那样在短期内实现盈利。
今后的MSN,除了继续加强各种服务的自身深度,还要全面整合起来。未来两年,MSN还将尝试提供软件服务,让用户可以在网络上“租用”软件,借助浏览器或下载注册激活的方式扩大软件产品的使用范围。一个秘而不宣的项目正在微软内部紧锣密鼓地进行开发,这个代号为”NetDoc”的产品将在MSN上提供一个整合的办公效率工具包,让用户能够以登录的方式使用如Word,Excel,电子邮件等多种功能,并把文档存放在网络上。用户使用这些功能的服务收费方式可以按照使用次数或租用的空间等综合计算,但是不必像购买Office软件那样一次性支付大量的费用。
MSN还会与微软下一代的多种操作系统都结合起来,用户透过各种终端最容易访问的就是MSN的全球化服务。MSN的蝴蝶标识会出现在越来越多的用户界面上,让你欲罢不能。
企业应用服务器产品
微软公司最早推出的带有.Net标签的产品实际上是微软的BackOffice系列。这些用来构造企业级应用的产品并没有对.Net的核心技术有太多支持,但是在整个.Net商业模型中的作用并不简单。微软不断提升BackOffice的技术含量,使它们能够适应企业级的关键任务计算的要求。微软希望能够通过提供越来越高的可用性(Availability)来提升BackOffice在大型企业计算中的地位,并成为未来网络各种服务的核心部件。Exchange 2000, SQL Server 2000,以及即将推出的SharePoint 企业知识管理和协作平台都会成为微软在企业内部主力推动的产品。
Office则是微软的金母鸡,目前占微软总销售额46%,和50%的收益,在未来几年仍然会扮演微软盈利中心的角色。除了为这个产品线增加更多的特性,微软也会把这些产品的销售模式向.Net的“软件作为服务”的商业模型靠近。即将推出的Office XP 就会尝试软件“激活”功能,让用户必须通过微软公司的网站或电话支持获得激活代码后才能够使用,而且不能把同一个产品安装在多台电脑上。微软此举的目的是让用户逐步熟悉订阅产品的观念,随后的Office将在1-2年内提供“租用模式”,让用户可以按照年度付费租用产品。这样本来按照400美元销售的Office 软件可以让用户以100美元/年的方式支付使用。微软既可以有帮助用户省钱之名,又可以通过控制产品的随意拷贝扩大真正付费客户的数量,最终达到收益增加之实。根据统计,目前微软产品的盗版用户比合法用户高出5倍,如果版权控制技术奏效,就能够把其中至少一半再发展成为微软的合法用户。微软的销售业绩将有大幅度提高。
微软的开发工具系列产品也将在.Net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Net对微软软件技术的基础做了重大改变,微软的开发工具也将脱胎换骨,全面支持.Net的Web Service开发。微软在近期推出的Visual Studio.Net测试版软件已经引起了全球开发者的极大兴趣。尽管Visual Stuido.Net在开发模式、开发工具的编程环境,以及语言的变化上都较从前的版本有很大跨越,先进的开发人员还是对一个可以进行全球资源访问的计算模型表现得异常激动。微软公司的MSDN(微软开发者网络)也积极配合,不断推出支持传统开发人员向新的观念和工具转化。要知道,微软公司操作系统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API的推动,今天.Net提供的下一代网络API将对.Net整个商业成功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其它产品
此外,微软公司还在将近100多个项目中尝试研发新的产品。这些产品都将从不同侧面支持微软的新战略,或为微软寻找新的思路,进行必要的创新。
例如,微软的媒体服务Windows Media 已经超越Real公司成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产品。最新版的Windows Media 7的技术包含了微软过去所有的多媒体视频、音频的成果,微软多次得意地向公众展示比MP3压缩比高一倍以上的音频技术。此外,Windows Media 7还增加了对数字媒体服务至关重要的数字版权管理机制,让数字媒体内容提供商可以放心地在网络上出版自己的作品。此版本产品在推出之前就已经与多家数字媒体服务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成为了它们提供网络数字媒体点播和订阅的首选技术。微软还把这些产品延伸到小屏幕设备,让个人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得多媒体享受。
微软公司还在开发与电子书相关的技术和产品。2000年推出的Microsoft Reader 阅读器着实让在电子书市场上先行一步的Adobe公司大吃一惊。因为微软的阅读器不但可以包装图书文档,还支持微软长期研发的一种高分辨率字型技术ClearType。ClearType技术支持液晶显示器,把一个液晶显示像素分成三个子像素。这样支持ClearType的应用就能够以现有液晶屏幕几倍的分辨率显示页面,甚至接近纸张印刷的效果,给阅读的人带来赏心悦目的效果。微软雄心勃勃开发电子书的相关技术,如数字版权控制等,也必然期望在未来的数字出版中占有一席之地。
此外,微软在教育软件、企业管理应用软件等领域也会有更多产品推出。在竞争格局发生变化的时候,这些领域的产品都可能成为微软新的突破口。
即将淘汰的产品
在微软的历史上,曾经淘汰过大量的产品。它们都曾经为微软立下过汗马功劳,或是帮助微软大获其利,或是帮助微软进行市场创新的尝试。随着微软.Net的全面铺开,Window95, Windows98, Windows NT等也都将逐步成为历史。然而就像人们今天还在回顾微软用MS-DOS创造第一次成功一样,这些产品的作用和功绩也都不可磨灭。
还值得一提的是微软的Windows ME. 这个在千禧年借势推出的家庭操作系统在市场上并没有当年Windows 95那么热烈的反响。事实上微软也只是想在Windows XP之前测试一下市场的消费态度和需求。在美国,这种过渡产品的测试更为重要。尤其周围还有Apple等公司“缤纷多彩”的新产品的一些压力存在,微软一定要有所表示,才不会让消费者失望或转移视线。Windows Me纯粹是一个市场营销式的产品,在微软的操作系统中甚至没有一个合法的地位。目前还不知道微软在Windows ME上究竟赚了多少钱,但是可以肯定是达到了目的,至少让微软获得了消费者最近阶段在购买行为和对操作界面上的反馈。
管理精英
“如果把我们公司最优秀的20人带走,那么,我告诉你,微软就会变成一个无足轻重的公司” ——-1992年, 比尔·盖茨
在过去的一年中,已经有多名高级管理人员相继离开微软。他们用在微软的经验和积累的财富开始了自己的后半生创业,或退休颐养天年。但是比尔·盖茨似乎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他放心大胆地把公司交给亲密无间的老战友史蒂夫·鲍尔默,而用自己的大部分时间来构思一个新的数字帝国的梦想。事实上,比尔早在多年之前就曾经坦言,“在如今的时代,如果我到五十岁还没有退休,那么微软的前途也就岌岌可危了”。最忠诚可靠的史蒂夫·鲍尔默成为了当然的接班人,这一点毫不奇怪。
还有一个出乎意料的第二接班人就是贝鲁佐,里克·贝鲁佐原是SGI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但是在多次与微软争夺高端图形工作站市场失败后,作为比尔的朋友,贝鲁佐毅然于1999年加盟微软,共同追求微软新世纪的宏图伟略。果然,贝鲁佐并没有辜负比尔的信任,不但在短时间内把微软处于不温不火状态的MSN一举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服务提供商,独立用户超过2亿,还真正帮助微软下定了进军未来以服务为特征的商业模型的决心。微软的.Net战略,将处处有MSN的影子。“空降兵”贝鲁佐也因此成功地在微软奠定了自己的位置。从前外界对贝鲁佐的个人职业经历并不看好,也许在微软才能够真正发挥他的优势。
经过多年的创业,微软造就了世界上最大的软件王国,其最重要的资产就是源源不断的高级人才。这些人才不但在比尔·盖茨的周围创造了微软的辉煌,他们也奠定了个人在行业中的地位和身份。像仅仅在微软几年的保罗艾伦不但从微软大获其利,还在风险投资行业催生了诸多新的企业,成为了业界的风向标之一。曾经是微软首席技术官的内森·米尔沃德因为成功创建和领导微软的研究院和与比尔共同著作《未来之路》而获得了业界的普遍肯定。内森于1999年离开微软,开始了个人的投资事业。
尽管经历了.COM风云变化后微软的高层管理又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微软仍然是最吸引人的公司之一。最近刚刚被微软从IBM挖出的市场营销专家Cliff Reeves负责Windows 2000服务器市场的营销,他的工作将取代现有的负责人Jim Ewel。Jim可以被看作是微软Windows 2000销售疲软的替罪羊,但是哪一家公司的雇员又不是如此呢?微软的老将,前COO 鲍勃-赫罗德也于日前宣布退休,让位给当红的贝鲁佐,这也成为微软在新世纪、新战略、新团队的另一个象征。鲍勃声明自己是因为年龄缘故离开工作岗位,但是与微软关系密切的人认为鲍勃离职的一部分原因也可能是由于最近的微软网站屡次遭到攻击和内部管理不慎造成网站DNS服务失灵。
在众多的高级人才中,比尔·盖茨依然是微软的灵魂,他的执著和坚守成为微软勇往直前的动力,比尔关于.Net的构想将引领这个公司创造新的奇迹。当你去看看比尔自己的个人站点后就会明白,他对不断创新究竟是如何理解的。
关于新游戏规则的竞争
“如果你在玩捉人游戏,可20分钟后你还不知道替罪羊是谁,那么你就是替罪羊。” —–美国投资家 沃伦·巴菲特
微软的远景其实同样反映了所有信息企业的心声,也就是说它确实预示着未来信息产业发展的大趋势。这种大趋势带来了新的游戏和游戏规则,在以“服务”为特征的新数字经济中,谁能够占领更多的终端,谁能够控制服务访问权限和服务质量(QoS),谁能够占据服务运行平台的主要地位,谁就能够制定一些关键的游戏规则,也就能够最终获得真正的领导地位和获得最大的商业利润。正因为如此,微软才与多家厂商你追我赶,各展身手,争取成为这样的领导者。
在软件和技术方面,SUN公司和Oracle 公司自然是微软最大的竞争对手。自从微软推出.Net策略后,SUN公司和Oracle等公司都毫不示弱。SUN在微软推出.Net半年之后宣布了一个称作ONE (Open Net Environment)的概念,在公众面前迎击微软的策略。Oracle公司则以Dynamic Web Service的概念表示与微软抗衡。这些概念的技术取向都是大同小异的,但是从实现的可行性角度来看就不尽相同了。
SUN公司曾经在过去几年因为提出“网路就是计算机”的概念和Java语言成为了高端网络服务的主要供应商。Java 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开发语言,具备跨平台运行的特性。在与SUN公司关于Java 的合法使用方面进行了数次纠缠之后,微软公司悄声无息地开发了替代Java 的新编程语言,C#(音C Sharp)。C#将出现在微软的新一代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Net中,成为开发与平台无关的Web Service的关键语言。微软公司还不失时机地推出了吸引Java开发者向.Net平台和C#迁移的工具,让JAVA开发者可以把.Net平台作为更新的开发平台。那些还在犹豫不定的程序员将立刻被这些工具所吸引,为.Net 平台的应用增加更多功能,并主动拜倒在.Net的“石榴裙下”。
在对Oracle的态度上,微软一改过去激烈对抗的态度,主动与Orcale 进行新平台的推介,但是微软仍然不排除任何能够从Oracle瓜分一些企业数据应用的机会。除了积极开发企业级的高端应用平台,微软还在通过兼并或策略合作等手段入侵Oracle 等公司的应用市场。2000年12月收购Great Plains软件公司,进入中型小型企业的应用市场。Great Plains提供的软件,可用于资金控制、分销、企业报告、项目清算、电子商务、人力资源和工资支付、制造、销售和市场推广管理,以及客户服务和支持功能。对Great Plains的收购将使微软在针对中小公司的业务应用软件市场获得赢利点,从而对其.Net策略提供支持。2001年2月又开始与Plum Tree等公司达成策略合作,进军企业的门户应用市场。
在网络服务方面,微软公司的竞争对手是AOL和Yahoo.尽管AOL在网络服务上比微软先行一步,并且在美国市场占据了领导地位。但是微软具有多年的国际化经验,所有的产品和服务都可以同时推出几十种语言版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将优于AOL。这种优势又会反过来作用于美国本土市场,加之微软不断渗透客户端的能力,最终可能形成与AOL二分天下的格局。当然AOL与时代华纳的合并可能会在内容方面占据很长时间的优势,但这也迫使微软寻找与时代华纳竞争的传统媒体进行战略合作乃至合并或收购。舆论认为,AOL与时代华纳的合并可能是成功的起点,也可能是难以下咽的开始。无论如何,对微软来说都是一个可能超越的最佳时机。微软能够借助其.Net包含的软件技术获得最佳的整合方案,而AOL可能因为其技术方面的劣势而难以形成联动的整体策略。Yahoo公司可能最终只能从这两家公司的夹缝中获得一些生存机会。
有备无患
与所有的竞争对手相比较,微软除了新策略的领先一步,还有更重要的资金保证令对手不寒而栗。微软公司目前本身有200多亿美金的现金放在银行里,除了短期投资往来,基本没有债务。微软公司的市值在IT企业中仍然名列前茅,除了与其他竞争对手一样担心经济的整体走势之外,可以说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微软在60个左右的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或子公司,全球接近40,000名员工中有超过16,000名研究和开发人员,微软的员工平均年龄为34.2岁。这些资源都是其它公司难以比拟的,相比之下,其他公司或在经济实力、或在技术实力、或在国际经验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缺陷,与微软的竞争将不可避免比较惨烈。当然,随着微软.Net策略的不断挤压,这些竞争者还将不可避免地祭出新的反垄断指控以求自保。
但是正是因为未来的竞争格局一定还会发生变化,微软的竞争对手与合作伙伴也就会不断变化。也许有一天,今天的竞争对手可能会自然走到一起,成为志同道合的合作者,而谁又能保证他们最终不会成为一家人呢?从某种程度来看,以微软为代表的一些巨头将“控制”全世界的数字命脉,这才是必须审慎对待和观察.Net的真正原因。
故事刚刚开始
就在笔者撰写此文的一段时间,美国的股市正在经历着几年来最沉重的打击,对经济衰退的担忧也同样威胁着高科技产业。思科公司、英特尔公司、Oracle公司等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收入警报和裁员现象。曾经辉煌的雅虎公司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不仅收入大大低于预计,而且还出现了接二连三的管理层动荡。在这个经济低迷的时期,微软也同样调低了收入和利润的预测,但是微软的股价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动。在3月10日新闻周刊采访比尔·盖茨的时候,第一次全面谈及了.Net、慈善事业和竞争对手等问题。比尔用“世界都冷静了一点,但是却有些矫枉过正”来形容现在人们对待高科技产业的态度,并且强调微软在研发方面的投资不会有缩减,比尔还表现了面对AOL与时代华纳合作微软公司毫不示弱的自信心。此次谈话,让人们看到了微软真正的内在实力。
与此同时,微软正在步步为营,全面推进.Net的各个阶段性目标:
2001年3月12日,微软与eBay.com宣布合作,共享双方的技术接口和商业界面,合力推动.Net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根据合作框架,双方将会在许多领域加强合作,eBay将会支援微软的.Net核心平台以及其他服务,如视窗2000服务器和Microsoft Passport服务;至于微软则会把eBay的网路竞拍技术整合至Carpoint.com、WebTV、小型企业中心bCentral以及MSN其它服务当中。
2001年3月14日,微软公司悄悄地收购了一家网络日历服务提供商WebAppoint.com,使之成为.Net服务的一个关键应用。
2001年3月19日,比尔·盖茨将对外宣布其“Hailstorm”产品,这个新的集成服务体系包含了升级版本的微软“即时消息”Microsoft Messenger,Hotmail 和Passport 服务,真正实现了.Net整体架构的最底层服务体系。未来的用户注册、认证、支付和个性化服务将由此得到大大推动。
Hailstorm、与eBay合作、收购WebAppoint.com 仅仅显现了微软雄伟目标的小小边角,微软正在以野心勃勃加开放的姿态精心打造一个全新的“数字服务帝国”。在外界还为微软官司、Linux威胁、Windows 2000的“臭虫”等舆论所迷惑的的时候,微软已经开动了强尽的马达,踏上了风险与辉煌并存之旅。终有一天,当人们的生活方方面面离不开微软的时候,究竟是担心还是乐在其中呢?只有让亿万用户去体验和评说了。
最后,我们对“害怕微软”、“嫉妒微软”、“模仿微软”和“学习微软”的人们提出一些建议。商业社会的基本特征就是自由竞争和自由合作,微软不可能制定所有的游戏规则,它也永远都不可能消灭所有竞争对手,更不可能放弃合作。如果你的公司正在想与微软公司竞争,那么应当认真想一想与它的某一个产品竞争还是与它的.Net战略竞争,也要想一想是否有足够的后续支持,或者换一个思路看看能否与微软合作。
微软的宏大战略确实令人生畏,但是更重要的是,这些新策略和其中的思想将刺激整个产业不断创新,而且一定会保持动态平衡。就算是比尔·盖茨的财富越来越多,最终的受益者还将是人类本身。
相关资源:
微软公司网站: http://www.microsoft.com
MSN http://www.msn.com
微软.Net信息网站 http://www.microsoft.com/net
微软中国公司网站: http://www.microsoft.com/china
MSDN .Net开发网站 http://msdn.microsoft.com/net
中国XML联盟 http://www.xml.org.cn
比尔·盖茨个人站点 http://www.microsoft.com/billgates/
关于作者
毛向辉: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美国ACM会员,中国XML联盟专家组组长。目前担任易方软件公司(Tangram Software)首席执行官。致力于XML与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并推动易方公司在.Net平台上开发分布式电子教育软件技术。在加入易方公司之前,曾在英特尔架构实验室担任软件架构设计工作。编著出版多部计算机技术书籍,也经常发表对IT行业的专栏评论文章。
陈志红: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曾于PriceWaterHouse,Sony等公司担任审计员、系统工程师等工作,现就职于HP公司。近年致力于研究IT企业的商业模型和财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