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42 次) 时间:2001-06-20 23:24:06 来源:孙德山 (孙德山) 原创-IT
最近看过一篇文章,节选自《关于高考的话题》清华管理评论第72期
这里把高考与中华传统中的最丑陋的一页缠足绑在一起,以其引起人们的关注。但不是说高考也是那么丑陋,只是说他在某些方面有类似缠足一样的弊端。
1895年,由德国人为主的上海传教士们组成了一个组织,叫“天足会”,旨在向中国人历数女子缠足的的坏处并劝戒中国人不要给自己的女孩子缠足,但效果不佳。后来他们上书朝廷要求予与支持。清政府在中日甲午之战惨败之余,也下谕予以支持,并指示各政府予以配合。
无论民间劝戒还是朝廷号召,均未有明显效果。原因何在?因为社会内部存在需要。这缠足不像梳妆打扮,什么时候出门,什么时候紧把手就办了,它需要家人从女孩子四五岁起就得开始他们缠裹脚布,至少需十年时间才使足骨变形基本完成。中国老百姓担心,女儿到了出闺年龄因脚大嫁不出去的时候,那岂不后悔晚矣!因此,人们并不认真响应。直到民国成立二十几年,缠足恶俗才渐渐势微。
当前“高考文化”存在的问题与当年的缠足很有类似之处。人人都知道参加高考的学子们所受的心理压力和身体残害,但是不管怎么宣传,学生们就是不能从高考的压力氛围中解脱出来,原因也和当初宣传缠足的坏处一样。只要教育体制(还有就业体制)不从根本上予以改革,我们再从皮毛上作出怎样的努力也是无济于事。你规定学校不准“补习”,我们就在别处租教室补习,有的学校甚至还串联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参考消息》2000.7.9),“对抗”政府禁令。可见除了在明处的“正义呼声”之外,还有隐身的“绝对需求”在起作用。看来要想真解决问题,还需循着“绝对需求”的方向予以深究。
笔者:
看了这篇文章觉得对比得很深刻,是一篇好文章,所以推荐给大家。但有以下不同观点:
1。我国的就业体制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所以就业体制不再是高考改革的阻力,而是素质教育的推动因素。
2。高考的历史作用是为了处理人们不断增长的对高等教育的需要与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的矛盾。但是高考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我国不能像美国那样大规模建设高等教育学院,解决供需矛盾,因为我们很穷。
全国几次扩招,为了增加供给,但是离需求还是差得十分遥远。近几年,其实供需矛盾没有缓和而是更加激化。高考所附加的职能更使他成了众矢之地。不同省份的分数线相差一二百分的不公平现象,高考是农村学生摆脱农村户口的途径等等。
3。国家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是通过高考所不能实现的,不论高考怎么改,都解决不了供需的尖锐矛盾。只有结合互联网络的远距离教育,才是解决高等教育资源稀缺属性的唯一出路,也是我国全面超越他国的捷径。
我走访过云南、河北、辽宁、山东的几所当地名校,看到那里的师生无一不在高考的重压下,不停的做题、测验、摸底,河北某重点中学每月只有1天休息,每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9点40,都被安排得满满的。因为升学率高,不仅吸引本地区的生源,甚至有北京的学生到哪里学习,在那里学习中等的学生,回北京就能考个重点,当然在河北同样的成绩上不了重点。
和该校的高三年级主任聊天,他十分自豪学校的升学率。但我问他“您从教这么多年,一定桃李满天下了!”,他除了举出有一位留学美国的学生,再没有记起其他的得意门生。这样的教学体制怎能桃李满天下呢?本来有天赋的学生也会被摧残失去灵性。这里的老师们很少有桃李满天下的自豪,因为它们的高材生,到了大学就大多销声匿迹了,大学毕业后就很少还保持“高材”的地位,虽然会有零星学生冲脱出来,但有许多聪明的学生被毁了。
晚上看到学校整个教学楼灯火通明,开始感叹他的壮观,但心里却强烈涌出不尽的悲凉。又有多少有才华、有创造力的聪明学生在高考那无情的指挥棒下失去聪明本色。看到这样的重点学校,使得我更加感谢我的母校。
我有幸在北京的一所重点高中从90-93读了三年,在那时我的母校就实行素质教育“高一的军训、高二农训、高三集中思想教育”,除此还有每天的规定的集体晨练,限定的体育课时间,地理考察,生动的生物试验,动人的音乐欣赏课,历史教师推荐必读的中外名著,假期的劳动选修课等等,所有这些使得我至今记忆犹新,而且毕竟受益终身。
十年前,我的母校就推广胶片投影机,减少板书,提高上课效率。那时就有苹果机学BASIC。而现在一些重点学校却拿这些做摆设,花了钱是为了攀比。
那些学校本意也不是如此,只是“高考惹的祸”。高考怎能不是中国教育发展/改革的瓶颈? 龙头不动,其他环节怎么动,又怎样过高考这道门槛。
没有到过那些当地名校,是很难想象那里师生的苦楚,我们的确是从压力中成长起来,但是又有多少比我们有才华的人被摧残了?我要不是如此幸运赶上好的高中,恐怕没有机会与大家畅谈教育改革了。
我们总不能让学弟、学妹们还走我们的老路,让我们的儿女还受如此高压,不有所作为吗?
sundesh
2001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