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71 次) 时间:2001-06-17 09:52:10 来源:weird (xixia) 转载
王 纲
创新,这个时代的灵魂。寻找到创新的动力,也就是寻找到了进步的源泉。社会变革如此,新闻事业发展亦如此。新闻创新,不仅仅是当今报业竞争的需要,而且是记者自身成长、成熟的内在需求。
虽然成为记者仅4年多,是从事党报经济新闻报道的一员新兵,但对新闻创新的的微观感悟却时时处处生成着。由此试图寻找新闻创新的动力,希望找到它的机理,以指导自己的新闻实践。在种种零碎的感受与不成熟的思考之间,有一个关于新闻创新的”代数等式”渐渐清晰,在欢度第一个中国记者节之时,斗胆亮出来与同行把玩、共勉–
新闻创新的动力=正确的从业心态+不灭的创新激情+无限的创新知识+多维的创新思路+可塑的创新环境。
分解述之:
正确的从业心态–“关注并记录时代变革的人,是幸运的。”
从当上记者的那一天起,我没有忘记过前辈留下的一句话–“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记者风采的写照,也是记者的责任与义务。老实说,一开始,我有些失望,因为平时努力”妙手著文章”的时候多,而”铁肩担道义”的机会少。特别是在和平年代从事经济新闻的我,曾一度觉得自己的智慧与创造没有实现太大的价值。但通过采访矿洞里的劳模、军民抗台、中国西部行等实践,经过一些重要经济典型报道的采写,我渐渐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清醒的认识。中国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目前最大的、最深层次的变革就发生在经济领域,我有幸成为关注这些变革、记载这些变革的一员。用自己的眼睛、手中的笔记录并传播这些变革,任务艰巨,职责神圣,这就是新时期经济记者”铁肩担道义”的一种新形式。
虽然在经济大潮涌动之时,社会对个人价值与能力的评判标准渐渐有了变迁,比如创造个人财富成为一个重要指标。但我想,自己是幸运者,有份量、有见的的新闻作品也是一种财富。窃以为,这是一种正确的从业心态。惟有保持这种心态,才能在新闻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中、在新闻创新的土壤上,摒弃浮躁,潜心耕耘。
不灭的创新激情–“这不是一种冲动,而是一种理性的、持续的超越自我过程,是不断从社会和群众中汲取精神内涵的过程。”
从事任何一种职业,久了都有惰性,搞新闻也不例外。如果说刚开始的记者生活,是依靠一种冲动的新鲜感激发活力的话,那么此后的新闻创新,首先得依靠一种理性的持续的超越自我精神。如同婚姻无法靠一时的爱情火花维系,必须在平凡生活中不断创造乐趣一样,保持不灭的激情成了新闻创新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老子曰:”胜人者力,自胜者强。”先哲的警言对记者保持新闻创新的激情极为重要。没有一个记者会长时期处于战争、突发事件之中,因而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的功力决定了大部分记者的成败。一年年周而复始地从事专业报道,会使人觉得掌握了几招采写技巧已”游刃有余”,没有比较自己以前与现在的新闻作品之优劣,很可能丧失创新欲望。所以,将”昨天的我”作为一个参照系,才能逼迫自己创新。经历几年的实践,我尚存新闻创新激情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对不断超越以前作品的一种快感的渴求。
新闻创新的激情,更重要的来源是不断从社会与群众中汲取精神内涵。新闻界的老前辈穆青就是一个永远保留着事业激情的人。他在成功地采写《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等一批新闻佳作后,依然一头扎在基层,走访农村。他总是说:”要多到群众中去看看他们’无穷无尽的创造精神和积极参与的热情'”。90年代中后期,步入晚年的他用特有的深沉、雄健、多彩的笔触,以一篇《跨世纪的创业》,描绘了一幅广大农民和农村干部在农业产业化舞台上大显身手的壮美图景,还编写了追踪焦裕禄、王进喜等人的一本书–《十个共产党员》,字里行间传递出心底涌动的澎湃激情与对优秀中华儿女的浓厚情感。最近,他在《新闻战线》上又发表了一篇文章–《用毕生去发现》,给今天的新闻工作者以重要的启迪。面对他,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说:”缺少激情。”
无限的创新知识–“怕被时代淘汰,怕知识过期,才有希望获得生存权。”
随着知识经济的叩门,几乎每一个经济记者都有浓重的即将被淘汰的危机感。仿佛在一夜之间,靠原先在大学的积累已无法搭准时代跳动的脉搏。对经济原理了解不深,无法对社会上的经济现象作深入浅出的分析,无法亮出新颖的观点。扑面而来的”网络化生存”、”IT业”、”创业板”等新名词,让人目不暇接,疲于应对。知识素质是新闻创新的基础,是新闻创新的智力因素,创新者是永远的自学者。
于是,越来越多的年轻记者重新踏入大学校门,不为别的,就是防止”知识过期”、学习新经济时代的”生存术”。毕竟记者是站在时代前沿的人,武装自己的眼光与大脑刻不容缓。要做21世纪的记者,首先必须”学会学习”,才能”学会生存”。按照知识经济理论和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许多企业已经从一个产品生产的组织,发展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学习”成为维系组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新闻单位同样必须是学习型组织,新闻从业者更应该是超前的学习者。如果记者知识陈旧、观念落后,两眼一摸黑,连新闻也发现不了,更不用说新闻创新了。
多维的创新思路–“新闻实践,不是缺少创新的空间,而是缺少创新的方法。”
众所周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巴甫洛夫也曾说过:”科学技术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方法的进步而进步的。”所以,新闻实践,永远不会缺少创新的空间,只是操作者是否有多维的创新思路和多变的创新办法。创新方法的要诀在于用非习惯的方式思考问题。
以具体的新闻作品为例,本人参与采写并获得1999年省好新闻一等奖的《涅槃的凤凰》一稿,反映的是温州皮鞋产业的一个兴衰历程。创新之处不在于事实新鲜,而在于思考方式与写作方法的变化,因为写过温州皮鞋的文章已数不胜数,浙江人对温州皮鞋业发展史也耳熟能详,如何通过这篇文章,既反映产业兴盛的原因,又体现温州人艰苦创业、创造财富的特质,体现浙江精神,却是一件难事。在周荣新老师的启发下,合作者–冯卫民主任叫我借来了郭沫若诗集,引用了《凤凰涅槃》中的诗句,并以凤凰涅槃的壮美历程为载体,与温州皮鞋业的沿革史相结合,几经删改,浓缩事实,用诗句为每段的主题词,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可塑的创新环境–“抱怨新闻创新空间的狭小,不如务实地在有限的空间里精耕细作。猛抬头就发现,创新环境是可塑的,自己也变成了改善环境的一员。”
在新媒体不断涌现的今天,新闻竞争日趋激烈。任何报社都在积极营造创新的氛围,作为党报的浙江日报也不例外。今年,浙江日报成功改版,”驱逐”死板的会议消息,突出鲜活新闻,甚至传统的典型报道也改头换面。比如日前推出的《钱江浪花》专栏,对能反映浙江精神的块状经济、优势企业和优秀企业家的报道,写法各异,视角多元。这一切,都是新闻创新氛围逐步浓重的具体表现。环顾四周,各家媒体正越来越多地给予普通记者以创新的机会与空间,正是有了这些机会与空间,广大年轻记者才有了创新的欲望与活力。
但不可避免的是,对新闻体制改革慢、创新环境不宽松的抱怨依然存在,甚至有时会不知不觉成为年轻记者自身放弃创新的”主因”。这种心态,很容易成为记者丧失创新的动力。于是,如何理解创新环境,显得尤为重要。每一个记者自身是创新环境的最小的”单元”,看起来自己的能量很小,但是如果每一个普通记者都在有限的空间里实现创新的最大化,那么,一种大气候也自然而然地生成了。而且应该明白,新闻创新是每一个记者的责任与义务,也是自身业务提高的前提,哪怕是一点点的突破,都是可贵的自有财富。有一天,猛回头会发现,创新环境其实是可塑的,自己成了改善环境的一员。
窃以为,上述5个方面,正是从记者个体的微观角度出发,寻找到的推进新闻创新的动力所在。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