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下一步棋怎么走? - 原创评网 - 笨笨熊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20 次) 时间:2001-06-15 09:29:27 来源:笨笨熊 (笨笨熊) 原创-IT

【eNews专稿】在三大门户里,新浪素以塌实稳重见称,新浪的管理团队也自王志东执掌帅印以来达到了空前的稳定,象新浪员工说的那样“即便是最初的司机也少有离开的”。抛除夸张的成分,新浪少炒作,多务实,埋头苦干的作风是有目共睹的,而这些自然少不了王志东作为执行长的苦心经营及超脱融合的个人魅力。
  然而就在新浪印着脚印一步步走向成功时,王志东却成了新浪第一个“流局”的人,6月4日,新浪网首页公布了一项紧急通告,其CEO王志东因为“个人原因”辞去了在新浪高层中所有的职务,只象征性的保留了个首席顾问的位置,茅道林,汪延分别接任执行长及总裁,此言一出,业界哗然。
  新闻媒体的关注使王志东的猝然出走更具神秘感,过去一周里,几乎每天都有关于王的评论报道和最新消息,一个所谓的“个人原因”水份究竟有多大也成了众多猜忌的对象,有人甚至毫不客气的说王志东是被资本革了职,是下野,是童家威第二!
  经过近7天的沉淀,在这里讨论王志东的何去何从似乎已成了老生常谈,也失去了实质的意义,我们不妨转而看一下,新浪,下一步该如何走?

  度过没有王志东的缓冲

  在国内网民眼里,新浪和王志东之间可以划一个等号,新浪是王志东一手带大的孩子,而王志东俨然一个慈父的角色,也是新浪最有资格的代言人,频频奔走在各大媒体之间。相对而言,震荡后露面的姜(姜丰年,新浪董事长)、茅(茅道林,原新浪运营长)二人要陌生的多,即便是主管大陆市场的汪延也是很少出来走动。
  当然这些与王志东个人曲折的创业经历有关,中国人本来就是一个特别关爱英雄的民族,这些从高春辉的几起几落已可见端倪,那么很自然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了王志东,新浪会怎样!”。其实安静下来思考一下,我们只能说,对网民而言,没有了王的统帅短期内的新浪还是新浪,灌水的依然会去灌水,看新闻的照样会看新闻,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如果王志东肯扔下包袱,重新来过的话,相信无论是媒体还是网民都会给面子捧场,这才是感情的体现,单是把这份可增殖的感情作为减数抛到新浪身上,显然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合情理的。
  那么我们前面说的这个“缓冲”又在哪里呢?众所周知,团队的稳定性在企业经营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而变阵后的新浪最大的敌人不在网民,而在自己,说员工一点不受此影响,那是瞎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汪延声称有信心建立比王志东更优秀的团队,当然我们没理由怀疑汪、茅二人的能力。
  不过很直接的一点,王志东出局后,随之而来的是全球15%的裁员,就在一周前,这个数字曾经被锁定在5%的范围内,15%对于一个正式的IPO企业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员工会怎么想,一个被裁掉的新浪员工说“如果王志东有机会回来的话,我也回去!”,从这点不难看出王志东在新浪员工心目中的分量,网民有感情至多随口骂几句,在坛子里拍几砖发泄下罢了,真正伤脑袋的是稳定员工的情绪,接下来姜丰年、茅道林迅速低京的目的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张树新走了,瀛海威15位高层集体辞职,8848毛一丁以后也走了不少骨干,往近里说e龙Lohoo的后院起火,这些血淋淋的事实,都留给了我们太多的思考空间,尽管王志东是个好人!

  向漂亮的报表进军

  记得在答媒体问时,汪延反复强调类似的意思,管理层必须向董事会有个交代,给股东带来价值是必然的,当然这个价值对于当前还远没有赢利能力的网络公司来说,衡量的标准就很多了,在追求眼球效应时,Pageviews是资本方所推崇的;到了现在,作为一个成功上市的国际化公司,财务报表说话的分量要重的多,可以说是一个直接影响投资方利益的硬指标。因此无论是中华网,网易还是搜狐在长期战略的前提下,照顾报表是必须的!
  很显然,新浪网2001年第一季度报表的糟糕透顶酿造了王志东被迫“下课”的苦果,当然单是这些王志东还“罪不致死”,更要命的是如何迅速采取补救措施,王志东显然没有给资本交出一份完美的答案,甚至还再现了他的执拗及对“塌实”策略的执着,这与资本要求的方向是相左的。

  也正因为此点,新的管理层第一个任务就是把下一季度的报表数字变漂亮,让投资方重新获取信心,走出分析家们预言的“新浪收入下季还会至少下降10%”的阴影,在此之前,DELL已经抛售了其手中全部新浪股票。开源节流是度过寒冬的必由之路,在这点上,15%的裁员算得上大胆,虽然起色可能不会很大,但至少在全球裁员风暴的映衬下,新浪也在节缩开支方面表了态,“我们把RND-研发中心设在北京,也会很好的帮助我们在削减开支方面起到作用”,汪延如是说!
  据新浪高层透露,调整后还将引入两位新的销售干将,由此我们不难想起前一段全力负责新浪销售业务的金宝启辞职,对新浪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并且极有可能直接造成了一季度销售业务的下降。当然大环境的影响,广告市场的萎缩是无庸置疑的,新浪大兴土木的推出新型广告以及后来与移动合作推出70余种的手机短信息“套餐”正是意图逆风而上的征兆,并且汪延不讳言在SMS上“新浪手里握的是大头”。
  除此,网易在数个月前已经将原本完全免费的个人主页转成部分收费的服务,SOHU也在网上路演,域名注册等多方面有不少收入进帐,这样新浪在以后不会排除推出付费服务的可能。

  转化中的“新浪模式”

  除了报表上的尴尬外,新浪所面临的更严峻的危机是在模式上,大家都清楚新浪作为国内门户网站的老大与国外雅虎经营的思路是相通的,高居80%以上的广告收入虽然在早期曾把YAHOO!推进赢利的行列,但随着广告市场的不济,雅虎已经显得步履蹒跚了,同时雅虎也因为当时的一念之差痛失转型的机会,面对AOL-时代华纳的强势进攻,他们发现连最宝贵的广告市场也要拱手让人了。
   “大陆的互联网市场总要比美国滞后半年之久”,沙正治在暗示一轮新的淘汰大战即将打响,数月后,发生在雅虎身上的悲剧能否在中国找到一个翻版,就要看大家的动作了。日前SOHU已经在北大青鸟入股后得到了一个向宽带内容转型的跳板,虽然人们一向认为此内容非彼内容,但即便是重新建设,依托青鸟背后的宽带接入资源,SOHU也已占尽了先机;TOM的跨媒体战略隐约可见;甚至刚刚出世不久的FM365也找上了AOL这样的好搭档,相比之下,新浪成了“家徒四壁”的小瘪三。经营上的“塌实”在这里也成了资本方眼里“拘泥守旧”的代名词,他们终于忍不住了,新浪需要完成一个转入新模式的过渡,而这时王志东在媒体宽带上的保守无疑成了新浪发展的绊脚石,所以资本也就忍痛割爱了。
  或许更可怕的是面对传统新闻媒体进军网络的势头,新浪有点手足无措,特别是进入2001年以千龙新闻网,人民网,东方网等为代表的专业媒体网站日渐活跃,分瓜市场之余新浪的手脚却被政策的限制绑得结结实实,无计可施。
  基于上面种种,革过命的新浪在继续扩大增殖服务的基础上,必然会努力尝试与传统网下资源的整合,特别是媒体资源,作新闻新浪要的不仅仅是平台,更重要的是一种由此带来创收的模式,没有王志东的步子不一定稳,但一定大。网易据传已作价约1亿美元被香港有线宽频收归旗下,SOHU也面临着青鸟的重组,在此背景下,新浪自然也不会拒绝任何形式的合作或并购操作,“只要符合股东的利益,没有什么不可以谈的!”
  “在未来几个月内,中国互联网市场必然面临着一次资源上的大整合”,这个整合应该是混杂在传媒市场的逐渐开放,宽带环境日益成熟的过程之中的,之后,新浪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取决于这一步棋的下法。

首发:enews 专栏 笨笨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