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在“四大战役”中煎熬 - 品头论足 - 阿镝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53 次) 时间:2001-06-13 22:21:42 来源:阿镝 (flyhero) 原创-IT

美国Cahners In-Stat于当地时间6月4日发表了题为“关于今后5年的世界手机市场”的调查报告。该公司在调查报告中预测,今后5年内全球手机用户会显著增 加,未来3年全球手机用户将 达到10亿户, 2005年全球手机普及率有可能达到24%,其中中国的增长速度尤为突出,预计到2001年年底,中国移动通信用户将达到1.3亿,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使用手机人数最多国家。
这1.3亿手机用户中,每年手机新增用户为3000万用户,市场销量4000万台(含第二次购机), 2000年国内手机市场 销售额约在400亿-450亿元之间(不含“入网费”)。而 2001年手机市场 的销售额将达700亿-750亿元,在 这么大的“蛋糕” 中,切去90%的是 国外品牌,其中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三大品牌“瓜分”了近70%的市场份额。 国内 手机厂商仅能分得接近10%的市场(而有调查还声称只有3%点多)。姑且不论是3%还是10%,用一位手机厂的老总的话说,我们得到的真是一杯残羹……
自1998年第一部国产手机诞生至今,国产手机制造业一直处境艰难 。 欲从世界级电信巨头手中抢 夺 市场占有率,中国手机企业的情况总让人有点担忧。实际上现在的国产手机企业仍是在各大国外品牌的夹缝中生存。 手机制造的核心技术仍被国外厂商掌握;国产手机企业的生产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国产手机性能价格比相对较低,未能为消费者广泛接受。 不论“三大巨头”(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还是“四大家族”(飞利浦、松下、西门子、NEC)。甚至“散兵游俑”(如索尼、阿尔卡特、三菱等),全都是世界级的企业。仅摩托罗拉的研发费用一年就达28亿美元(合232亿人民币),超过国内最大彩电厂家的年营业额。 跟这样一些“巨无霸级”的企业斗,没点真才实学是活不下去的。
国产手机最关键的:技术战
  对于国产手机来说,最大的技术障碍在于制造手机的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别人手里。 国产手机要不要提高国产化率、要不要尽快实现关键部件的自有知识产权是 普遍关注的问题。 从长远看,国产手机必须取得技术上的突破,研制开发出自己的关键部件,以形成核心竞争力。但 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不是件容易事,且不说手机的关键芯片以及相关集成电路的研制技术 暂时难以掌握,即使一些微型化、高稳定化、低功耗的通用元器件的制造技术,国内企业也仍处在攻关、提高的阶段中。
此外,手机及其运营系统技术含量极高,变化速度极快,这一特征使手机市场经常发生突发性的转变。 国内手机技术 与国外相比 真正的差距是在基础研发的前瞻技术。据悉,目前能够自主研发的只有东方通信、南方高科两家,TCL、厦华都是南方高科的股东。康佳和朗讯联姻,东信和摩托罗拉结盟,波导手机应用的是萨基姆的技术。 真正靠自主开发研究,恐怕近几年很难赶上国外品牌的水平。因此,一些企业提出,不妨先搞“贴牌”生产,在不断提高生产技术的基础上,经过借鉴和消化国外的成熟技术,再力争提高关键技术的国产化水平。
  因而加强研发,打好“技术战”,形成真正的中国产“中国芯”,关系到未来国产手机的前途。
国产手机最头疼的:价格战
从“五一” 开始 手机市场又烧起一把“价格战”之火。在新一轮“ 价格战”中国产手机瞄准的依然是中、低端市场,除了消费者的因素外,这也与国产手机大多只是中低端产品有关。 国产手机中降价的主要是一些去年的老机型,降价是为新产品上市铺路。 手机经销商们表示“国产手机降价是正常的,只是没想到会来得这么早, 降价幅度之大也令人咋舌。”
国产手机刚刚进入市场时, 或是以贴牌的形式,或是以仿制的形式生产手机,在市场切入点上 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低价位手机产品,并在短时期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国外品牌厂商由于拥有技术和国际化采购渠道的成本优势,很快就将产品覆盖到了高中低价格区;同时调整其销售和价格策略:在与国产手机竞争激烈的低价位区降低甚至放弃盈利空间,封堵住国产手机进入市场的路径;在高价位区趁无国产手机参与竞争的状况,拼命提升盈利空间,以图弥补损失及获取高额利润 。
反观国产手机业,由于市场份额小,为了抢占市场,往往一上市其价格就接近成本,因此降价空间较小,目前国产手机的利润率刚超过10%。相反,国外品牌的手机毛利率高达50% ,降价空间更大。 一般地说国产手机的利率底线是20%,最高毛利为40%。而国外品牌高端产品毛利可达50%,平均毛利是40%。 国外品牌生产规模大,具有成本优势,仅在采购成本上,洋品牌与国产手机的差价约20%—30%。以国外品牌厂商的实力,可以和任何人打价格战。例如诺基亚5110现在降到千元以下,是因为它除了元件成本外,已经没有其他成本可言,这款机 型在中国市场已卖1000万台,卖了三年多,早已经赚的钵满盆满,它降到再低都不过分。 毫无疑问,国产手机面对的是资金、技术、品牌均远远超过自己的竞争对手,试图单纯以低价冲出洋品牌的 包围,不仅仅困难重重是甚至会导致不战自败。
但是无可置疑的是:国产手机在零售价方面必低于外国品牌手机才会有销路。这是目前大部分消费者不谋而合的共识。在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市场营销策略上,消费者的意见不能不引起国产手机商的重视。 “低价销售 ” 没有利润可图,但是至少是“赔本赚吆喝”。如果不这么做,丢失的市场想抢回来可是难上加难了。
不想打却又不能不打,“价格战”真让国产手机头疼。
国产手机最无奈的:品牌战  
洋品牌手机占进了“先发优势”,加之大手笔的广告投入,已经使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因此国产手机一时难以冲破重围。 在同等价位上,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国外品牌手机。据调查表示:假如现在要买手机,26%受访者肯定不会购买国产手机,肯定购买国产手机的为3.5%,购买的可能程度相当低。如果国产手机和外国品牌手机只是品牌不一样,其他都差不多,那么购买国产手机的肯定程度为6.07%,而肯定不购买的则为8.7%。由此可以看出,部分消费者仍倾向于外国品牌。
很多人在购买时还是对国产手机不加考虑,主要原因就是品牌效应。但是品牌的营造不但非一朝一夕之事,还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国产手机厂商目前需要的是快速出击,容不得靠慢条斯理的品牌建设打动消费者,但是这项工作又不能不做,所以,如何营造自己的品牌需要谨慎的战略部署。
当初TCL卖普通电话时凭借的是邮电系统的网络优势,现在他们又重拾原有资源, 与中国邮电器材签署了手机代理销售协议,今年将代理更加深化。据TCL有关人员介绍,这种合作已使TCL手机销售获益匪浅。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本土原有资源怎样利用同样不可忽视。 所有的虽然国产手机 都在原有领域拥有自己的品牌优势,但是在手机产品上这种优势几乎 化为零 , 国产手机在建设新的品牌形象的同时,还要打破消费者对已有国外品牌的迷信心理,降低销售难度。这项工作可能比任何工作都难,是一项心理的对抗游戏 。
看来,国产手机欲向国产家电那样 打赢“品牌战”,在国内外市场上扬眉吐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国产手机最关注的:兼并战
2001年伊始,国产手机厂商不约而同推出了中高档手机,随后就是一连串的价格战和广告战。这一系列动作并不仅仅针对国外品牌手机的。“今年要刺刀见红,即使不在国产手机和国外手机之间,也要在国产手机各厂商之间。得有人倒下了,市场需要先烈,做手机的太多了。”波导公司的潘晓君出言甚狠。实际上,很多时候,国产手机厂商现在瞄准的目标还是国内的竞争对手,“攘外必先安内”,先奠定了自己国内老大的地位,再去与国际品牌放手一搏。不止一家国内厂商流露出这样的想法。
说来也对,市场就有十几个厂家要上手机,资金分散、人才分散,那么一点人才和几个亿的资金就要和国外大企业竞争真是把鸡蛋往石头上碰, 国产手机生产如果还是这样分散的各自为政,最后的结果除了自相残杀,投入的钱都扔进水里,没有太多的出路。要在和国外产品竞争中获胜,国产手机要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集中力量是唯一的办法,我们不需要20个手机生产厂,我们也不要10个生产厂,其实2-3个已经足够。20亿的资金只有给了2-3个企业才能形成合力,才有能力和国外企业竞争。 现在这样一盘散沙,各自为战, 只能是在互相残杀中几败俱伤,为国外厂商扫清道路。
在此情况下,国产手机企业如果能联合起来,一致对外被认为不失为一种策略选择。但如何联合,谁来兼并谁,企业之间各打各的算盘。给人的感觉是,科健、中兴、东方通讯等老牌手机企业都想做行业老大,相互之间“联合”的可能性不大。相反,他们都将目光投向康佳、TCL、海尔等手机新秀企业,而后者也愿意“结盟”。 信息产业部 曾要求 手机企业组成4个战略联盟,从初步建立的联盟构成来看,较为成功的基本上是“老牌+新秀”的格局。业内人士指出,“老牌”厂的技术与“新秀”企业雄厚的资金实力、现成的营销网络怎样相互融合、优势互补,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影响不同企业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
6月1日,国产手机企业完成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联合:由17家国产手机及相关企业发起的国产手机企业首脑论坛在北京宣告成立。这17家企业是:波导、大唐、东信、海尔、康佳、科健、联想、南方高科、首信、厦华、厦新、熊猫、中电器材、中电通信、中电通信研发中心、中国普天以及中兴通讯。 各家 首脑纷纷表示,目前国产手机企业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国产手机企业应联合起来,利用整体优势,在宣传、元器件采购、核心技术研发等方面形成合力,在营销、售后服务等方面做出特色,一起把市场做大,实现国产手机的整体突破。
但愿国产手机之间的联合阵线早日结成,这个“兼并战”不打也罢,
“支持国货”,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愿意做的事情,我们不愿意看到国内手机市场被“八国联军”所瓜分,我们希望国产手机能有一席之地。但这需要国内手机生产厂家拿出你们的诚意和你们的好产品来。
国产手机,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