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资本引发人才危机 - 第一视觉讯 - 高剑巍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83 次) 时间:2001-06-13 13:20:53 来源:高剑巍 (厦门丸子) 转载

  从去年底至今,北京报界劲刮起一场资本与媒体合作办报的狂潮,几十股资本力量都在京城会师,跑马圈地,积极开拓自己的媒体投资领域;媒体也层出不穷,报摊之上不时有新面孔出现。
  各大媒体的“腕”们似乎一夜之间身价倍增,几大京城报刊新贵几乎都给采编人员开出不低5000元/月的高薪,其骨干人员的工薪有的竟达8000元/月,在业内引起不小的轰动,有人惊呼这是互联网泡沫第二。其实这同时也在传递着媒体人才危机的到来的信息。

原有人才格局将被打破
  一位在媒体工作已20多年的资深传媒人说,眼下公司投资媒体已然成为一种时尚。其实,用时尚这样的字眼来形容理性的资本投入,似乎是有一点轻飘,但资本进入媒体确实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方面的一个重要内容。
  资本进入媒体行业的原因很简单。有专家分析,媒体产业将会中国最后一个暴利产业。早在1998年,摩根斯坦利全球投资报告对11种产业建立起世界级有竞争力的大企业所需年限作了统计分析,发现大众传媒业所需年限为8年,其收益远远快于医药业、日常消费品、银行、电力、能源和建筑行业。在传媒业迅速发展的中国,这种预期的效益似乎还可以提前2-5年。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中国的传媒产业正处于高速成长时期,已连续三年以25%的幅度增长,1998年利税总额首次超过烟草业,成为排名第四的国家支柱产业,一个巨大的传媒市场已经形成。
  暴利的诱惑实在太大了,它足以让各种资本力量动辄以千万计投资向媒介。但更让投资者动心的是先行者已经得到的实实在在的回报。IDG集团早在1980年就开始投资兴办《计算机世界》,1995年之后,IT业空前的火爆,为其带来了数以亿计的财富。麦戈伦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称,IDG在过去两年已向中国投入了1.5亿美元,今后5年还将投入8.5亿美元,因为在中国利润回报最高达65%。中国市场给IDG两年带来高达2.5亿美元的收入。
  资本的进入必然会对媒体在各各方面带来巨大的冲击,但最让各传媒老总们感到实实在在的是原有的人才格局已被打破,人才流动频繁,各媒体不论是采编人员、还是经营发行人员,跳槽许多媒体中已司空见惯。
  5月28日正式出版的《京华时报》社长兼总编吴海民,在接受《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曾经在北京某报上准备投放5天的广告,但该报中途变卦,因为该报包括部门主任在内的多位编采人员纷纷要求加盟《京华时报》,我们的录取比例达到10取1”。
  对于跳槽,许多人的理解不同,笔者的一位朋友从某中央新闻单位跳到了《经济观察报》。他认为,在原来的所谓的“大报”,自己的才能无法有效发挥,里面许多如论资排等情况严重。而取消福利分房后,工薪只有2000多元,没有了以前的吸引力。而去了《经济观察报》,各种条条框框没有,其环境很适合年轻人出来闯,月薪水平也提高了四倍。

  几家欢喜几家愁,媒体之间的人才争夺战已经展开,有企业资本注入的媒体优势渐渐显现。
  特别是《经济观察报》、《京华时报》等几家有几千万资金注入的媒体,按传统的媒体运作方式,这些钱根本花不完,但他们要的是最好的采编人员、最好的发行经营队伍,要给对手最强有力的打击,有了大量“富余”资金,下一个行动显而易见就是高薪聘人。
  其它媒体在真切地感受到来自资本媒体新贵的冲击后,开始后院起火,不断有采编人员被挖走,而其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报刊主力的“叛逃”,不但极大地影响其整个队伍的稳定,甚至影响其报社的生存。传统传媒要生存、要发展,必须要努力坚守自已的阵地,一场人才争夺战在无声中展开。
  但也有一些专家学者对此也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此次资本大量注入媒体,让人想起当年互联网时代。资本的盲目注入,其成就了一些人,同时也毁掉了一些人。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一位教授很有感慨地说,昔日火爆一时的互联网时代,投资者不计成本投资的情形犹在眼前,今天的后继者却要将传媒业推向另一个烧钱竞争的时代,这对传媒产业的发展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经营发行人才的短缺
  说起报纸的发行量,在中国的报界,很难找到没有虚报发行数字的媒体,即使两家媒体的朋友见面,涉及发行数字,那都是相当一级商业隐私,很敏感,最好不要问。以至于各地新闻主管机构都未必很清楚各家媒体的实际发行数,这是普遍现象。
  原因很简单,报社之间的竞争,最为直接的表现就在于经营与发行方面的竞争。因为经营发行直接决定着一个报纸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其竞争的激烈实际上已远大于各报刊在内容方面的竞争。特别是在南方报业中,经营发行方面的竞争早在10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90年代初,时任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的黎元江接手《广州日报》,他的第一个后来被称为”黎元江改革”的动作便是开始走自办发行的路。黎元江后来回顾说,为什么报社的改革要首先从自办发行开始?完全是市场信号的反馈,当你觉得很多人想买报纸,但是都买不到,想订报纸又订不到,想要早一点得到报纸,不可能,想要每年订报的资金,能够第一时间就落到我们手里,而又不行的情况下,你就会想,我怎么样才能解决上面的几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自己来。
  可能正是由于《广州日报》的发行体制改革是在90年代初,也就是《广州日报》发行量尚未大到令人可观的时候便走出了这一步,似乎所遇到的传统发行体制的阻力并不算太大。实事求是地说,此事虽然对在整个华南地区发行量最大、读者分布最广的《羊城晚报》产生了一定的触动,但还没有到那种危机就在眼前的地步。以后的几年间,《羊城晚报》只是在以一种应对的方式,在发行体制上选择了渐进的改革,也就是在依靠邮局的同时,也准备建立自己的发行网络改进服务。然而《羊城晚报》选择了部分自主发行这种渐进改革方式,也引来《广州日报》的激烈反应,它迅速在全市建立了100家连锁店,除了零售书报杂志,这些连锁店还负责征集寻人启事、失物招领等服务性的分类广告。密布全市的连锁店成为《广州日报》随处可见的形象广告。对抗式竞争的升级化大约正在此处发生了质变,《羊城晚报》马上在全市建立了几十家金羊书店,零售书报、收订报纸、服务读者。后来中央电视台在做此一新闻调查节目时曾经形容:“一时间,广州市的文化商店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成为该城街头一个很有特色的景观””此后南方的几家报团还有围绕争夺读者而展开的“洗楼行动”、“登门订报箱服务”等等。
  应该说当时南方报业的竞争,主要还是处于报社自身赢利发展的需要,而到了报业改革的今天,随着许多资本的注入,以及报刊随着市场的发展开始出现生死时,不论是为了生存,还是为了投资者的回报,都要求现在的媒体更加注重经营发行,这才是传媒生存发展的根本。
  资本的注入,对媒体来说意味着不计成本“内容为王的日子”过去了。投资必然要求回报,报社的发展方向会转向内容版面为经营发行的工作的服务。目前,大部分有资本进入的媒体都选择了重经营发行,相对轻内容的办报方针。因此,今年媒体之间的竞争,对经营人员来说,特别是有一定名气的媒体经营人员来说,也必然成为传媒争抢的重点。

外国军团的进入对人才的吸引
  而对于整个传媒行业来说,在人才的争夺中,国际传媒集团无疑具有强大的竞争实力。暂且不说其用人机制、用人方法等方面要比国内的传媒整体上要强得多,在工薪收入也提供了让业内瞪目的数字。由于国家有关部门对传媒行业的控制比较严格,许多国外传媒集团才没有完全进入中国市场,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国外传媒的进入已是不可避免。实际上,国外传媒早已对中国市场垂涎已久,一些国外传媒通过与国内大传媒的合作,或投资其非主流期刊已经杀入中国市场,并已在某些行业里占据了主要位置。
  早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外一些传媒就已经进入我国专业技术期刊市场。在全球拥有270家专业出版物的国际数据公司IDG在中国合作出版了12种刊物,其中最有名的是《计算机世界报》。2000年6月,IDG公司董事长麦戈文表示,未来七年里,还将在中国投资10亿美金。
  美国《商业周刊》、《时代》等世界知名杂志也通过版权贸易进入中国市场。1999年美国《财富》杂志以在上海举办全球论坛为条件,换取了在我国创办中文版的许可。同时跨国传媒集团和国际商业资本还进入了中国传媒业的市场终端。德国贝塔斯曼跨国出版集团1995年抢滩上海,建立了庞大高效面向全国的书友会,直接开展图书报刊的发行零售业务。跨国广告公司也通过合资方式控制国内大型广告公司,并进入中国广告市场的制作和播出。

  而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出现更多的是另外两个人的名字——新闻集团总裁默多克和维亚康姆总裁雷石东。
  默多克对中国传媒市场的野心早已路人皆知。据《环球财经》报道,默多克在香港斥巨资收购卫星电视,其意在中国大陆市场。雷石东对中国传媒市场的兴趣决不亚于默多克。他对中国区总裁李亦飞的要求是:维亚康姆在中国传媒市场的发展速度要以300%的速度进行。这是一个让业内人士瞪目的速度,其不能靠维亚康姆单纯自身的成长发展,只能走资本兼并,收购那些发展收益好的传媒企业,这是不是也意味着维亚康姆的资本将大举进军中国传媒?
  国际资本与国内资本在传媒业的碰撞已必不可免。喻国明对此表示忧虑,我国媒体现在基本上还是一盘散沙,单兵作战。而国外媒团已形成高度专业化的价值链,其整合的力量是我们难以比拟的。
  实际上,维亚康姆并没有把来自中国内地的传媒势力做为对手。“中国还没有形成一个让维亚康姆认为可以强强联手的对手”,找不到对手李亦飞显得有点高处不胜寒。而她的老板雷石东甚至没有把新闻集团放在眼里,他在一次记者见面会上说,“默多克在中国惟一战胜我们的地方,是他娶了一个中国老婆”。
  随着外国传媒军团的进军,它们对传媒人才的争夺更加猛烈,由于外国传媒集团在工薪、管理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对国内传媒从业者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必然会对传媒人才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甚至可能会给中国传媒业发展带来致命的影响。
  但国外传媒的到来,也会给国内传媒的发展带来有利的一面。一位在国内某都市报做经营发行的主管近日跳到国外一家传媒公司,他告诉笔者,他到国外传媒,薪水方面的提高只是次要因素,而最主要原因是能在哪里学到很多东西。他一直在关注国外媒体到国内的情况,从《时尚》杂志,利用国外资讯支持的方式,在国内发展了一大批类似读物,令国人大开眼界,并影响了国内一些投资者的投资方向,如杉杉集团投资《风采》杂志,虽然因缺少国外资讯的支持,市场影响力不大,但这条发展之路是对的。时尚类媒体的生命力是很强,未来人们生活改善,对其的需要也会逐步增加,市场空间会很大。

打造航母需要舵手
  业内人士分析,中外资本在传媒产业方面的较量只是迟早的事情。对于国内媒体来说,强强联合,组建媒体集团不失为抵抗“外族”进军的最好的办法。
  中国传媒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从经济、市场和技术发展的角度讲,现有的传媒企业和传媒业务必将要进行重新整合和扩张,但是这种整合与扩张很难靠单个媒体的内部积累来实现,只有借助资本市场的兼并、重组来推进。正如黄升民教授所说的,媒体拼装集团,不论是打造航空母舰,还是组建联合舰队,都需要钱。
  国外媒体市场也经过了重组并购、大规模的强强联合的过程。世界三大传媒业巨头之一的默多克,就是以收购、兼并其它传媒公司大力扩张而著称,被业界称为“传媒界大鳄”。正是在资本力量的推动下,像默多克一样的公司开始“大鱼吃小鱼”,美国的传媒公司也由几百最后形成了为数不多的几大传媒集团。
  喻国明教授认为,未来传媒业的竞争将越趋激烈。面对国外媒团的压力。国内媒体的单兵作战显然无法抵挡国外整个媒体集团的进攻,强强联合,走规模化扩张的道路就成为传媒业必然的选择,完成这一步骤,资本就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因素。
  市场对传媒从业者提出更高的要求。真正的“泰坦尼克号”需要更深层次资本与传媒的结合。走市场化的连接,真正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国际上许多大传媒机构都属于一种联合体的性质,如美联社、新加坡联合早报等传媒集团,他们是几十甚至几百个通迅社、报社的联合,但绝非简单的叠加,它是市场化竞争合作的结果。
  易恺网络公司CEO王冉在一次公开的场合表示,中国目前能真正能做财经报道的记者不会超过30个,而这些还都分散在各个报刊,没有形成合力,对外国媒体的抗拒力形成不起来了。王冉的表述可能有些偏激,但财经记者缺少是不争的事实。而相较财经记者来说,真正懂经营发行的报人可能就更少了。
  其实我国做经营发行的许多经营也是从国外传媒或港台传媒那里借鉴而来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报刊是公家来办,公家来看,就是在现在许多媒体的发行工作也是靠邮局对下面相关行业硬性规定定阅,因此我们对经营发行方面的实践研究工作不过几年的时间,而且还没有引起大部分媒体的重视,而驾驭整个传媒集团的管理人员,更是少而又少。
  一位新闻批评人士认为,国内特别是在北方建立的报业集团,从严格意义上讲,还不是市场的产物,其运作方式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不是单凭行政手段就能解决的,也不是有资金就能解决的。喻国明教授也说,我们不能认为,一万条小木舨连接在一起就是航母,他们要形成的整体的合力。在这种情况下,要与国外传媒竞争,而打造传媒航母,其全盘统筹人员的缺乏恐怕是传媒面临的最大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