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67 次) 时间:2001-06-11 22:14:50 来源:郭为中 (郭为中) 原创-IT
上海龙狮腾体育商务有限公司,在中国首创并经营着一种叫“定向运动”的奇怪生意,而且做得还不错。客户名单有一长串:IBM、微软、西门子、菲利浦、联合利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施贵宝、罗氏制药等等,几乎全是世界“财富500强”。
什么是“定向运动”呢?
先说一个故事。
99年5月21日,在上海佘山国家森林公园浓密的树林中,菲利浦电子(中国)集团总裁罗伯·韦斯特霍夫和他的200多名菲利浦员工,一起穿着运动装,背着运动背包,汗流浃背,每个人都不时看着手里的指南针和地图,东张西望地向前走着,他们一看到一个橘黄色和白色相间的标旗,就会很兴奋,马上会用手中的电子卡在上面刷一下(就象上班刷卡那样)。
这就是定向运动。
简单地说,定向运动就是利用地图和指南针,寻找地图上所指示的各个点标,以最短时间到达所有点标者为胜。地点通常设在森林,郊外和城市公园,起源于瑞典。定向运动既是一种体育比赛,也是一种公司的团队训练。
想出这个点子并创业的,是一个叫李文友的人,一个同样不断在做人生“定向运动”的人。
定向一:年轻的国企总经理
1990年7月,李文友从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系毕业后留校。从留校到现在创业,中间11年的人生历程非常复杂,“那时的经历和今天很难有必然性。在那个时候,我无法想到我会做现在的工作”,李文友说。
1990年时,李文友毕业后留在材料系教研室工作。读书的时候,他就是交大校学生会副主席,留校后就一边做教研,一边做团委工作。没有上课,也不坐班,只做教研科研项目,由教授带着,做一些打下手的工作。
“其实当时留校也有无奈”,90年毕业的大学生工作难找,当时交大5个毕业生只有一个单位要。“现在倒过来,交大一个毕业生5个单位抢着要”。
李文友因为做过学生干部,当时留校比较顺利。
“读书的时候很用功,但工作以后却和专业疏远了”,留校后,李文友却对于是否要材料专业深入下去很迷茫。“当时我认为在这样的体制做是没有前途的,后来离开学校的岗位,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我不认同我在这个地方”。
当时李文友有两个选择,如果继续做学问,就要出国,他因为是学材料科学的,国内科研机构投入的比较少,有很多局限性,所以当时要么出国,要么就离开科研岗位,不做这些事情。
李文友最终选择了离开科研工作,去做跟专业完全无关的生意。这是李文友的第一次“定向运动”。
1992年,李文友离开专业后,做的第一个工作是南洋实业股份公司。其实并没有完全离开学校,因为南洋股份公司是交大发起的一个公司。“到南洋去也可以说是保守的下海,因为也是在学校,比较容易接受”。李文友在学校真正做教研只做了一年半。
从做“南洋实业”一直到98年上半年李文友自己开公司之前,他就开始了长达6年的准国企管理人的生涯,先后做过市场、广告、招商、外经外贸,都是做公司的总经理或副总经理。
95年离开“南洋实业”前,李文友是南洋广告公司的创始人兼总经理。他还是“南洋实业”股票上市的筹备人之一。当时他做的一个工作就是将一个校产的公司变成上市公司,“因此我对上市的工作还蛮熟的”。上市的工作做了半年后,李文友先开始在市场部工作,然后就成立了南洋广告公司,任总经理。
95年,当时上海市出了一个政策,市政府觉得大学里的人才太多了,有些浪费,希望把年轻人才从学校调出来,把年轻有能力的、在学校的经济人才放到更适合的岗位,往各区里调。一个偶然的机会,李文友认识了普陀区区长和区长助理,他们在交大进修,对李文友很赏识。
1994年,普陀区在曹安路搞了个电子电器市场,在上海名气很响。吴邦国视察的时候觉得很有前途,还题了个字“创建中华电子第一街”,区里很重视,投了一个亿下去造房子,当时在普陀区是一个大项目。
但是管理一直很混乱。普陀区区长和区长助理觉得区政府原有的干部做不好,95年还是弄得这么乱,他们想从外面找一个总经理,就把李文友找过去了。
1995年,李文友就借调了过去,但关系还放在交大,没有调。当时给他2个头衔,一个是上海电子电器市场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一个是上海电子电器市场管委会主任,管200多个员工。
但李文友上任后很快发现,这个投资1亿的企业,管理跟不上,人员工资很低,工资拖欠,银行又来要利息,“很多问题。第一感觉就觉得被隐瞒了情况,就想走”。
但李文友还是从95年的下半年,一直呆到了97年的上半年,一年多。他97年离开时,觉得完成了两点,“第一,公司初期造的房子较偏,很多都租不出去,公司就没有收入,然后我经过了一些调整,推广,房子都租出了。第二,银行贷款还清了,还能够自己生存。基本把公司给理顺了”。
李文友说及离开的原因,“其实我主要是想离开这个体制”。
当时区里对于李文友要离开很震动,想挽留他,就让李文友先过渡一下,安排他去了普陀区外经贸委的一个公司,做副总经理,过渡了半年。
最后,李文友感觉国企没有更好的发展,终于辞职了,这样从90年毕业到97年的年底,李文友在国企呆了整整7年。
定向二:外企还是创业
李文友的道路和别人的不太一样,七八年都呆在国营的体制下。主要是因为一直是在做领导工作,他现在经常开玩笑和别人说:“我是做领导工作的。”他说,如果是打工的话,早就离开了。
既然觉得国企体制上的弊端,为什么不更早离开呢?
李文友说,“有时候是有一些责任感,在普陀区的时候,我就感觉我好象离不开,不是不让你走,而是有压力,觉得没有把公司弄好,走就觉得不太负责任,也说不清是谁对不起谁,对不起党和人民,还是对不起自己,还是对不起下面的职工,就感觉大家对你还是有期望,因此本来是来了就想走的,结果又做了两三年。”
从25岁开始,年轻的李文友就担任了国企的总经理,属于年少得志。单位规模都比较大,“因此97年离开的时候还是下了很大的决心”。
因为,他是彻底在这个体制下做事感到失望。
97年,李文友29岁,很痛苦,“这种痛苦是无法想象的”,他说,“就象学校的徐老师,他是国家有名的炼钢专家,他碰到的局面就是到他70岁时,在世界范围内炼钢已经没有人研究了,钢铁材料所能达到的性能已经全部解决掉了,就是说一个人发现自己穷其一生的研究,已经没有可努力的方向了,这是很悲哀的”。
李文友在这种体制呆了七年,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没有修成正果。因此,他离开的时候是非常难受的。
当时李文友面临两种选择,进外企,或自己创业。
李文友凭他这点个人的积累可以到外企去应聘,而且凭他的经验和资历,可以很快达到一定的水准做到比较高的职位。
但是,李文友最终没有选择这条路。因为,“你会发现两条路是不太相交的,我在这边走了七年了走不下去了,又从另一条路从新开始,我不甘心,我一定要自己另外再走一条道路”,“这是有点怄气吧”。主要是价值观上有很难接受的东西。他离开国有企业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再做下去我将来的样子就不会是我希望的样子”,李文友自认是一个理想化的人,不能容忍做一些不纯粹的事情,作为一个经理做企业是很有成就感的,但“为了达到这种成就感就做一些打折扣的事情,心里是很难过的。所以现在的国企改革我是很有一些感同身受的想法”。
定向三:怎样创业
学院派的思考
97年年底,李文友从国企里出来,没有钱,“因为在国企,你不伸手,你就没有钱”,也没有很多切实的资源,只是有些人际关系,但这些东西不能马上变为经营资源。
“我犹豫过,不是犹豫做什么好,而是犹豫我应该怎么走,行业方面也想了很多”,“当时心里有一些怪怪的想法,其实现在看来也蛮正确的”。
李文友自认为是属于学院派的,当时到底做什么好,“我当时有一些理论,就是原来在我们改革开放之前,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现在我们可以把它当成生意去做”,他认为,比如医疗卫生,因为以前是事业单位,现在可以投资,可以自己办。还比如媒体也是,当然现在还没有完全放开。还比方说体育,体育是国家财政拨款,还有教育,都可以当作产业来做,“这些东西我认为是我可以做的,这是一个很朴素的思维”。
“但相对来讲,做医疗卫生也好,做媒体也好,需要的投资更大一点,把握更难一点”,李文友最后认为,有两样东西他可以做,一个就是做广义的培训,或称为广义的教育,“我不认为教育的产业就是教你学电脑还是学外语”。
所以他当时想,要么就做一个教育公司,要么就做一个体育公司。“这是一个理性思考,并没有太多的理论”,
所以,最后李文友最后办的这家上海龙狮腾体育商务有限公司,有一点教育的概念,又有一些体育的,象是一个杂交的公司,“这和我的思维是有必然性的”。
这是李文友现在的总结,但一开始完全没有这样明确。
实际调研
从97年年底国企出来,到整个98年上半年,李文友都一直在搞调研。
李文友喜欢体育,喜欢运动,所以一开始,他在体育方面寻找机会,他有很多体育方面的想法,第一就是象朱建华这种做经纪人,第二做一个体育娱乐公司,“比如象游乐园,因为我有一点投资的渠道,这里面可以骑马呀,高尔夫什么的”。
“还有一个就是象我现在做的东西”。但是一开始时候,李文友吃不准,他发现体育经纪公司不行,“因为这个圈子太黑,说白了,我跑到海埂去看了一下,找了几个荷兰的球员,呆了一个礼拜,过去一看,我根本搞不定,没办法做,只有圈内人才做得了,和那些教练都是哥们兄弟呀那样的”。李文友发现这个他做不了,“现在足球这个圈子是泡沫,没有规范,要是有严格的有买有卖的行为的规范,还怎么黑呢?现在足球的职业化,但产业本身没有到这样的地步,它的规模给夸大了,比如说,一个产业都应该有正常的盈亏这样正常的经营点,目前俱乐部作为公司的话他都在亏钱,而且亏了又要不断的加大投入,又没有经营的规划”。李文友认为,只有那些有特殊背景和角色的人才能做体育经纪。
但是发现有另外一个市场,“是真正存在的”,就是政府提倡的全民健身运动。“就是群众体育,就是花5元钱买大排面的这样一种概念,这是一种真实的需求”。
以前中国的群众体育都是计划经济下的,学校里有教委组织,单位有总工会组织,现在就不一样,“你说IBM归谁管,没人管的”,外企就变成了一个群众体育没人管的地方。“但是现在国家又很重视全民健身,他是很有政治意义的,但是全民健身计划,即缺少政府管理行为,又缺少民间自发行为,也缺少商业运做行为。变成了没人去管的了”。
李文友又考察了国外的情况,他发现国外不一样,一个成年的德国男子,平均一人57张卡,不仅仅是信用卡,还有各种各样的业余体育俱乐部的会员卡,自行车的、登山的、游泳的、滑雪的,很多,各个俱乐部不是国家和政府组织的,而是由社区和各俱乐部组织的,业余俱乐部和职业的俱乐部很多是链接在一起的,“比如我们说曼联,曼联的基础是建立在一个曼彻斯特城的一个俱乐部上的,它有好多的会员,球迷很稳定,我去球场看过,很多座位都刻着名字,他爷爷也在这看球,他也在这,所以有这么多球迷“。
社区和商业俱乐部这两个是否能拿到国内来做呢?李文友发现,社区不能做,“功能太差,没有设施”。只有靠商人来做。找了这样一些理论的依据,觉得会很红火。“这样我选择了做业余体育,前面说了没法做职业体育”。
李文友又仔细细分析一下国内的群众体育的市场,目前群众体育有两种,“一种就是我妈妈爸爸这种,他们也要健身,但他们不肯花钱,小区里跑跑圈、打打太极拳”。这种没有办法当作生意来做,他们不消费。
但还有一种就是“象我很多朋友”,他要去打网球,去登山,去花钱去做一些运动,这个就是生意,这些人简单的可以概括是在外企的白领。
李文友兴奋地做完这个比较之后,发现了市场——从组织白领参加体育比赛切入。
搭档
公司成立的时候,李文友觉得需要一个帮手。李文友有一个大学同学叫李家海,当时在一家著名的跨国咨询公司——邓白氏公司做高级销售经理,做风险咨询服务,李文友就联系他,问是不是能一起做,李家海当时正好想出国,但没签下来。李文友没有办法给他高工资,“我给的是股份“。
李家海后来做了一年多,99年底离开。“主要是他个人的想法”,离开最主要的原因,是到了99年底,公司“已经比较稳定了,我要做的就是范围的展开。觉得我一个人够了”。李家海现在在软银工作,也同样这么认为。
还有一个原因,“也就是后来他到软银去的直接原因”,他们2个人做了一个网站,李家海的股份多些,但这个网站只存在了4月份,关掉的原因就是投资不来了,本来想做一个广义的提供各种解决方案的电子商务网站,包括服务、财务。李家海对这方面比较感兴趣,由他负责网站。网站关掉后,他就到软银去了。 李家海比李文友小两岁,“大学的时候我们就是战略伙伴,也是学生干部”。
李文友认为,他们以后还会合作,但李文友认为,李家海“会做另一件事情上,还是由我们共同投资,他来做”。
钱
他们2个真正开始运营公司的时候,只投了1万多块钱。“现在说说象假的一样”。 2个人办公司时。李文友30岁,李家海28岁,都没有什么钱,“啊呀,就出点钱吧,然后搞多少钱呢,因为我情况稍好一点,我已经是属于娶妻生子的状态嘛,比较稳定,他还是一个人,可能我的经济状况比他还稍好一些,毕竟我工作时间长,而且比较稳定,他一直在外企跳来跳去的,所以我们俩真正开始运营的时候,只有1万多块钱,象这1万多块钱用光的时候,我们准备再拿点钱出来时,我们就做成了第一笔生意,就是华东电脑”。
“这真的是很滑稽的事情,运气蛮好的”。
三笔初期的生意
第一笔生意来得意外。
李文友和李家海刚开始组织体育比赛,去动员上市公司——“华东电脑”参赛,结果华东电脑正好有这方面的生意要求,“当时也就是聊着聊着就聊出了这样一个idea”。
华东电脑的大部分电脑都要卖到大学里,他们想和大学建立密切的关系,“他说你们不是搞体育的吗,有什么办法可以和大学的校长都联系上?”,他们想有一个公关活动,李文友说这很简单,只有搞体育活动。因为如果搞学术活动,校长都不是一个专业的,搞学术搞不了,他们不会一起来的;吃吃喝喝又会觉得档次太低,搞体育活动最好,也上得了台面。
于是2个人就联系了上海市教卫党委,“教卫党委也很高兴,觉得有必要关心一下学校,因此就一拍即合”,于是就在98年底办了“1998首届华东电脑杯上海市高校校长乒乓球赛”,全部是校长,上海所有大学一个都没有漏,连专科的都来了,有一个学校5个领导都来了,国家教委的司长从北京过来参加,上海市的教育方面的领导都来了。在交大比赛。
华东电脑一共出了12万,“这是我们第一次赚钱,赚了几万块,具体多少记不清了”。
第二笔生意紧接着来了。2人又搞了一个类似的比赛,是中国银行,叫做“长城卡杯上海市医院院长保龄球赛”,银行想和医院合作,“大概是看病用卡之类的”,“医院又是教卫党委管的”,又和他们合作了一把。也是十几万的生意。
这一开始的两笔生意,还带来了意外的收获——第三笔生意。搞了校长的乒乓球赛后,他们和华东理工大学的一个党委书记就很熟了,大学有一个乒乓球队,参加全国乒乓球俱乐部联赛的,这个球队要找冠名,交给李文友来代理,两个月后,他找到一个代理商,一年要付20多万,“这倒是一笔经纪生意”,李文友作为代理人代理三年。赞助商是一家浦东的投资公司,叫东方时代,外经贸部的一个公司,当时他们正好想介入上市公司“中国高科”,而“中国高科”是和大学有关系的,想和大学有一些更好的关系。
“这笔生意也赚钱”。李文友现在回忆起来,仍兴奋得搓着手。
外企体育比赛
98年8月,公司正式成立。2个人在98年到99年底,“基本都是做这个”,一气办了无数个的外企员工的体育比赛,一共组织了上海4届跨国公司的足球联赛,4届外企的篮球赛,好几届外企的乒乓球、羽毛球赛。这引起很多部门的关注,连体委的群体处都来找他。上海的外企足球赛李文友是做得最早的,“现在的都是我的徒子徒孙”,
定向四:定向运动
做企业比赛,一开始一年多是做得很好,但后来李文友觉得,做这样服务太浅,服务很简单,一次比赛,联系一下场馆,联系一下参赛单位就可以了。赚钱不多。
当时他想,一是觉得可以把业余体育做得更大更广,做更多的项目。一个就是做更进一步把体育和培训放在一起,市场更大。
这样对项目就要进行筛选。但具体怎么做呢?
1999年底,李文友和李家海用一年多赚到的钱,去了瑞典。之所以会到瑞典,是因为它那里有一个叫PWT的组织,全称“Park Would Tour”,叫“公园世界旅行”。它其实是一个6个人组成的小组织,由定向运动爱好者组成,但名字起得很大。他们从互联网上看到资料,看到一些这方面的宣传,就想亲自去了解。“因为当时也赚到了一点钱,也有了去的资本,有30万左右”。
到了瑞典,就学了这个定向运动,李文友和李家海马上觉得室外体育最好,比较新颖、独特。这样,就copy了PWT的模式,“就从各种项目里抽了户外体育这个概念出来”。然后从人群里又给缩小化,只做公司的团队,“就在这种思维下,形成了现在的东西”。
回上海马上向客户推荐,反映很好,全上海都喜欢。“在两个月里,可以说是反响剧烈“。
第一家定向运动的客户是菲利浦(中国)公司,连菲利浦最大的老板也来参加这个活动,把李文友一下子弄得非常紧张,因为“这个老板是什么时候出面的?菲利浦赞助足协杯,只有足协杯开幕的时候这个老板才出面”。
因为是第一次搞定向运动,没有经验,上海东方电视台又来拍摄,怕搞砸,怕器材用的时候出问题,李文友打电话到瑞典PWT去,让他的瑞典“师傅”飞到上海来做这个活动,这个代价很大,一下来了4个瑞典人,“从瑞典跑到上海来,就为了做这一家公司”。
菲利浦公司很惊讶,他们想不到会有老外在给他们做活动,“而且他们老板也欧洲人,欧洲人和欧洲人,荷兰离北欧也不远,很容易沟通,出乎他们所有人意料”。
然后就做,做的时候也是很有意思,“菲利浦公司觉得匪夷所思”, 菲利浦公司也知道李文友公司小,人不多,也知道这个在中国是比较新的项目。“菲利浦公司也真是敢冒险”,他们大老板从北京跑过来,这么多老板从各地跑过来参加这么样一个活动,他们也没有想到有这么多老外来帮他们组织这样一个活动,“哇,都是欧洲人”。
活动很成功。结果在1年里面,菲利浦在中国所有的子公司,都参加了李文友的定向运动,“什么菲利浦照明、菲利浦LCD,就是做显示器的、菲利浦小家电,我记不清了,全来了,反正菲利浦有好多好多公司”。
李文友发觉,这个概念要比原来组织企业参加比赛利润高许多,“一对一的服务总是要比一对多的服务要贵,这是肯定的,任何生意都是这样,比方说开个医院也是这样,坐堂来看病的话,收费肯定低嘛,如果你专门聘我一个人看病的话,肯定收费贵”。李文友说,“比方说,IBM当时来参加羽毛球赛,来了5个队员,但它来的其他拉拉队员是不用付钱的,而1个队可能就收1000多块钱,而他们可能来了100个人”。而且,搞体育比赛不能连续不断地搞,总是有间歇。
定向运动市场反映好,自然引来竞争。到今天,上海目前起码有20家公司在做类似定向运动的,“目前上海做这类的公司,要么是拷贝我的东西,要么是从我这里出去的员工,反正曲里拐弯都和我有关系”。
李文友又开始把原来做的体育比赛生意,开始转型,“比如有30多家公司来参加,收一些报名费。而现在是每一个活动针对一家公司”。
2000年,李文友给IBM公司做了一次员工运动会,在上海八万人体育场,搞得场面很大,还有开幕式放鸽子,就和真的体育运动会一样。
“就是说原来这些东西我还在做,只不过做法变了”,只和一个企业做,这样就变精致了,因为每个企业的要求不一样。以前许多企业参加的体育比赛,看着好象很热闹,有很多公司,实际只是固定的东西他们往里面套。而现在不同了,“我给IBM做,就按照IBM的要求做,做综合性的趣味运动会。给飞利浦做可以根据他另外的要求做”。
现在李文友都是和企业做团体的业务,不再做个人的报名。
在外企,有两个部门和李文友接触,一个是人力资源部的经理,一个是工会的主席,他们参加这样的活动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为了娱乐、健身,是一种企业文化,还是一个员工福利,后来增加了一个目的,就是团队训练,就是挑战自我,熔炼团队。
李文友的定向运动,正好可以满足外企团队训练的目的,“这样老板就更愿意出钱”。
李文友认为,龙狮腾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体育公司,也不是简单的培训公司,是一个以户外团体体育活动为形式的团队训练。而且,能“寓教于乐”。
这就是一段李文友的人生“定向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