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传统 把根留住——新经济发展之关键 - 网络守望者 - 陈小平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7 次) 时间:2001-06-11 12:34:16 来源:陈小平 (陈小平) 原创-IT

回归传统 把根留住
虽然美国资本市场依然寒气逼人,但是,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大会照样在北京举办。不过少了些喧闹,多了几份理性。
4月5 日开幕的大会把主题定为“传统产业与中国电子商务”,可谓适逢其时。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在大会上的书面发言中指出,越来越多的新兴企业在经营理念上,从过去注重所谓眼球经济又转向了效益明显的实物经济,注重开发电子商务等“实业网络”。新华社记者在报道时甚至用“传统产业成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大会主角”这样的标题。可见,人们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已经回归到理性的轨道。
其实,在去年这个时候,人们也注意到网络和传统产业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提出了“鼠标加水泥”的电子商务模式。然而,不知由于什么原因,这个主题并没有进一步得到挖掘,传统产业触网却演变成了到纳市淘金,网络经济被某些人说成了“眼球经济”,一时间,网络变成了企业上市圈钱的资本游戏和误导投资者的概念游戏。互联网的工具性本质被漠视了。
归根结底,互联网和以前发明的电力、电话、传真一样,不过是渗透性非常强的工具性产业,其生存和发展完全依赖于传统产业对它的应用。互联网的真正威力在于它能够消解巨大的交易成本(也就是用户寻找合适产品、厂商寻找合适消费者,以及双方沟通并达成交易的成本)和开拓无限的市场空间。离开了传统产业,互联网只能沦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令人欣喜的是,在本届电子商务大会上,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粮集团、中国石化集团等一大批传统企业占据了位置最优越的展台并成为大会演讲的主角,那些只凭着概念炒作起家的网站退居后台,甚至消失。虽然少了几分喧闹,但理性的回归是这个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然,传统产业唱电子商务的主角,并不意味着工具可以被忽视。互联网作为一种工具,只有锋利无比才能博得传统企业的青睐,否则,产业的进步也是一场空话。香港国际投资总商会会长许智明博士近日指出,必须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充分利用新经济之所长,并尽可能避免其负面影响。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在交通、钢铁、汽车、飞机以及金融、保险、贸易行业都存在着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广泛空间。力争将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加快经济结构的转换,才能使传统工业获得第二次成长的机遇。
在这里,我依然要呼吁传统企业重视互联网的价值本质,不要因为美国资本市场的跌宕而忽视了互联网的真正价值所在。美国商务部副部长助理米歇尔·奥尼尔在开幕式上说,到2004年,全世界电子商务交易总额预计将达7万亿美元,到2005年,世界上将有10亿人使用国际互联网。她说,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及其带来的无限商机促使世界各国政府采取与国际接轨的电子商务政策。日本电子商务推进协议会国际部部长在会议上说,从1998年起,日本电子商务进入了实用开发阶段。我国政府也在最新通过的十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加快电子认证体系、现代支付系统和信用制度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去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为771.6亿元,其中企业对消费者间电子商务交易额为3.9亿元,企业间电子商务交易额为767.7亿元。
根据一份资料,美国传统企业已经开始全面冲刺电子商务,以下是美国各类产业将先后步入B2B电子商务的起飞阶段:金融和银行(1999年)、航空和国防(1999年)、公共事业(2000年)、汽车业(2000年)、造船业和仓储业(2001年)、石化行业(2001年)、医药行业(2002年)、造纸和办公产品行业(2004年)、消费品业(2004年)、重型工业(2003年)、食品农业(2003年)、建筑业(2004年)、工业设备(2004年)……预计到2004年,美国基于互联网的B2B交易占到整个行业的比例如下: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业(35%)、航空航天/国防工业(35%)、电子业(25%)、化学工业(20%)、汽车与零部件(18%)、医疗设备和运输业(17 %)……
虽然以上只是极不完备的预测,但是明确无误的信号已经发生:传统企业只有利用互联网这个最现代的工具才能立足高远,竞争制胜。
(原载《新经济导刊》2001年第4期,4月20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