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结IT媒体 - 国江苑 - 宣国江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74 次) 时间:2001-06-11 02:00:44 来源:宣国江 (宣国江) 原创-IT

虽然,我没有进入媒体,但从青年时代起,就与媒体有着不了的缘分。记得1971年,21岁的我,时任建设兵团六师23团基层连队的副指导员,在佳木斯长途汽车站(那是兵团六师师部设在佳市的驿站),蹲在地上,用旅行袋比较平整硬实的部位作垫板,写了一篇散文给《兵团战士报》,居然见报了。虽然是小报,也可算是处女作,留下了永远铭记的开心一刻。记得1981年,31岁的我,时任一个集体小企业的销售科长,我的客户相当一部分是研究机构,有感于科研单位当时经费制度的弊端,写了一篇工作研究类的稿子给《解放日报》,被编发在第一版上,至今不能忘却。又后来,我以为媒体对人、对事、对企业的影响忒大了,常常喜欢的说的一句话就是:成也媒体,败也媒体。

虽然,我对新旧媒体的昨天和今天,始终有着这样、那样的批评,或在报社座谈会上提出些许微词,或阅报后对名记的经典文章提出经典批评,甚至依据其文开门见山地斥之为“文革遗风,捧杀、打杀”。自然,我并非狂妄之徒,信口开河,而是有理、有力、有节,报社也能虚怀若谷,笑而纳之。但我又没有撂下笔(键盘),很多年没有放下为媒体写稿子的笔,多年是沪上几家大报的通讯员,《上海科技报》的特约记者。云布化义常常自以为是,自信在沪上媒界有难得的几位君子之交,自信也算得上是辛勤笔耕的写手,一个颇有良心、文品文风不俗的写手。

对于网络新媒体,我是独有情钟的,天天在网上转悠,它更爽,更酷,更平等,只要一机在手,只要你愿意,读者可以随时随地成为作者,稿子也能立马横空出世。对于IT媒体来讲,我更是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一直喜欢看《计算机世界》和《电脑商情报》。当然,除了他们的文章大手笔与脍炙人口,除了他们的特色之外,这其中还少不了渊源故事。《计算机世界》华东部,我至少也有三年多的恋情,你想啊,“计世”华东部的所在,就是我所在的徐汇区科委啊,而且有三年之久呢。这不,最近才乔迁到漕宝路地铁站附近的光大宾馆商务楼二十五层楼。6月7日,我如法炮制日前拜访卢站长的程序,事先依然没有相约,依然想碰碰运气,看望“计世”华东部李帅,果然如愿,缘分基因真的是太可爱了。

我与《电脑商情报》上海站的情结渊源还要早一些,可以追溯到八年前。那是在1993年秋,川妹子刘小姐奉命到沪上来开辟新市场,上海站的筹备及其日后相当长的几年内,羽毛尚未丰满,我都给了他(她)们很多帮助。从苍梧路到桂林路,再到中山南二路,又到最近乔迁的新址徐家汇蒲汇塘路,都时断时续地保持着联系。虽然站长已经换防多任,现在的他(她)们,不甚知晓,但我相信,在知道了这段故事后,当会格外亲切。6月6日,我参加本区一个调研组的活动后,直接从区政府步行到上海站。虽然事先没有相约,主动拜访卢站长等,最好还能作一番畅谈交流,居然都如愿了,又果然是一见如故。我相信,这一定是缘分基因在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缘分基因真的是太伟大了。█(01/06/11云布化义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