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驱王志东 - I see - 爱米龙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91 次) 时间:2001-06-06 16:30:22 来源:爱米龙 (爱米龙) 原创-IT

资驱王志东

《赢周刊》记者 龙雪晴

王志东成了这几天最令人挂心的新闻焦点。
这个中国第一大门户网站领军人物突然辞职让整个中国互联网业界为之震动。
消息是6月4日新浪网自己最先发布的,点开那条让人大跌眼镜的新闻,明白无误地看到“美国加州桑尼维尔三日讯,新浪网执行长王志东已经因个人原因辞职,同时辞去了新浪网总裁与董事会董事的职务,这项辞职已经生效。”
事前事后的种种迹象表明,王志东的“辞职”并非如新浪新闻中所声称的那样是由于“个人其他的兴趣”而主动请辞。在一片猜测和议论声中,王志东的夫人更直接地指出:”王志东是三天前在美国突然接到被新浪解职通知的,当时连王志东自己都感到‘莫名奇妙’。”
新浪网新任总裁汪延在从香港转乘飞机回北京的空挡里被记者“抓住”,透露王志东辞职的决定是在上周末(6月3号)董事会上做出的。当时新浪网各地管理层人员尽管不能出席董事会,但也被从各地召到美国,“在门外静候”。会上王志东辞职,只改任新浪网首席顾问。董事会决定,由原首席运营官茅道林接任CEO、原新浪网中国总经理汪延接任总裁。
新浪高层对外界已经有统一口径。
新浪员工已接到通知不能就此事接受外来采访。
而事件的中心人物王志东继续沉默。
尽管新浪此次高层人事地震带来的疑团远未解开,但已有一些脉络可以搜寻;更重要的是,人们不难从最近互联网界一系列高层人事变更中嗅到相似的气息。对中国企业而言,这种气息是陌生的,但却越来越浓郁……

资本说话
“有一点是他们不能否认的,资本肯定说话了。”MY8848的董事长王竣涛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时还没有从震惊中完全平静下来,“至于资本的话说得对不对我不好做评论。”
王竣涛很纳闷:“按理说,经理人与创业者在公司中的价值应该不仅是由资本来决定的,而是取决于他在公司中的地位,在公司中的核心价值是否被承认;如果其地位和核心价值不可或缺,他也应该能得到投资人的信任。”王竣涛的潜台词是,以王志东在新浪的地位和价值,不应落到被迫请辞的地步。新浪的资本方似乎没有按照牌理出牌。
更令人奇怪的是,在王志东宣布辞职以后,新浪在纳斯达克市场上的股价并没有大跌,反而可疑地飘红 5.45% 。也就是说,资本市场对新浪企业创始人的离局反映平静,甚至认为是好消息。
显然,国内业界对王志东的突然辞职带有更多的感情上的不能接受,而大洋彼岸的新浪投资人对此事的理解可能与国内完全不同。不仅如此,在对新浪营运状况、盈收模式、发展方向、甚至并购传言等方面,国内和国外、投资人与一般网友所持的观点可能是大相径庭的。
进入2001年3月,新浪网每月页面浏览量已增至22亿,相较于2000年12月的15亿,激增了47%,对于国内网民来说,新浪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几乎是不容置疑的;但在许多境外投资者的眼中,新浪却并不是大陆三大门户中最具竞争力的一个。业界人士分析,新浪网收入一直依赖广告业务。尽管由于广告营销收入大幅增加,新浪网刚刚公布的新季度亏损额降到了900万美元,同比减少了310万美元,但广告为主的赢利模式在美国被分析家们普遍不看好,投资者仍没有信心。加上新浪交出的2001年第一季度财务报表并不令人满意:在致命的收入项上大幅度下降了30%,据预测在下季度还会至少有10%的下滑,投资者的耐心因此越来越少。在此作用下,新浪的股价被中华网抛在了后面,甚至一段时间里还落后于网易。这种情况下,“CEO王志东能否带领新浪跑到赢利的终点”是被投资人打上大大的问号的。
此间,又有中华网将并购新浪的传言。据新浪方面一位高层人士透露,王志东辞职前双方已就合并事宜进行了两次接触。第一次是在元旦以前,最初只是双方有意决定将两个网站合并,第二次是在两星期前,王志东和叶克勇在香港又进行了一次接触,还是双方合并的具体问题。不过,之后新浪董事会突然决定将让出新浪的股份,双方由合作的关系变成了新浪被中华网收购。决定在新浪董事会议之前就已经作出,6月1日的新浪董事会主要内容已经变成了重新分配新浪网员工在被收购后的职务。作为创始人的王志东并不愿意投身中华网门下,但是以他在新浪中不足5%的持股比例,已经难以撼动大局。为了双方合并成功,已经下定决心的新浪董事会只能扫清障碍,王志东除了出局,别无选择。
投资者憧憬着新浪与中华网的合并,新浪股价并不受王志东辞职的影响,反而因为与中华网合并的可能性加大而有所上扬。

控制权疑问
王志东的不得已而请辞可能令所有的创业者们黯然。对于他们来说,值得思考的是如何把握好企业控制权的问题。
由企业控制权引起的重大人事变动近期内异常频繁:并入搜狐后,CHINAREN创始人陈一舟离去;并入天极网的CHINABYTE创始人宫玉国离职;不久前离开美商网的童家威在谈到自己的四次辞职时直言不讳说:“禅让的成分占3/4,逼宫的成分占1/4。”童家威在后期逐渐丧失了对美商网的控制权,几轮融资下来的股份稀释,投资方逐渐取得了美商网的控制权。在美商网的十个董事会成员中,花旗银行、软库、IDG、世界第一数据集团、摩托罗拉、斯坦利等占了大多数。他坦言“把控制权放出去的太早”,觉得这是一个“血的教训”。(本期《赢周刊》将同时推出与离开美商网后的童家威进行的“非常对话”,见A8-9版)
任何一个力图跻身国际化行列的企业应该预见到,面对财力雄厚的国际资本,企业本土创始人的声音将再也不能象从前那样宏亮;一轮轮融资迅速扩大规模的同时,几乎必定带来企业控制权的分化和流失。如果说美商网是童家威的“孩子”、新浪是王志东的“骨肉”,那么当它们成长到有力量跨出“家门”的那一天,已然成为“社会”的“孩子”、“全体投资者”的“孩子”。
当然,创始人仍然可以通过股权比例上的安排为自己争取话语权。国内三大门户比起来,丁磊个人的股权占网易股份的40%左右,虽然人不在CEO的位置上,但显然仍在全盘掌握网易的发展进程;北大青鸟号称要重组搜狐,但张朝阳个人的搜狐股份比例就高过北大青鸟的,北大青鸟目前也尚未介入搜狐董事会,未必马上能左右得了搜狐;而以王志东所占股份比例,难以改变董事会的重大决议是可想而知的。虽然,创业者个人所占股份比例的高低对企业的影响是好是坏不能一概而论,但纯粹从创业者的个人所得来看,王志东就此与新浪没了关系(顾问一职不提也罢),其付出与所得显然不能平衡。张朝阳、王竣涛、马云等同为企业创始人,得知这个消息后除了震惊,都表示同情。
互联网一度的高速成长及这个行业在资本运作上的闪电动作使得中国企业有机会跨越式地接触到国际资本的游艺场,但我们显然对游戏规则还没有适应。美国沃顿商学院教授迈克尔*尤西姆(Michael Useem)曾提醒,西方企业制度正由经理人执掌全权的“管理人资本主义”向由投资人控制、监督经理层的“投资人资本主义”转化。在跨国资本游戏中如何保证企业创始人的话语权?股权分散化要把握的“分寸”是什么?如何根据国情操作中国市场的同时与国外投资者充分沟通?跻身国际资本市场的最初欣喜过去后,境外上市的中国公司们将要付出代价来探索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