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代的学生和老师 - 心情.生活 - 何培松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65 次) 时间:2001-05-31 18:46:41 来源:何培松 (elitepool) 原创-非IT

前几天,到一位念博士的师兄的实验室去参观,恰好师兄走开,我习惯性地坐到了电脑前面,看见屏幕上正在播放田长宁先生的报告,声音开得很低,根本听不清在讲什么。我正纳闷时,实验室里的一个同学叫了一声:“别动电脑!正在上课!”进一步询问我才明白,原来我那位师兄正在通过网络上政治课,如果每次播放不到多少个小时,就拿不到学分的,可是他自己好像从来没有听过——这比起我们的逃课方式,可真实进步了一大步!我不知道田先生如果看到有这么一批学生,会做何感想。
由此,我又想到了一篇批判当今“学术”泛滥的文章,说如今的老师动辄著书几百万字,论文一大堆,并且还有不少社交活动,当真是精力充沛,贡献卓著!看来IT时代的学生(因为目前的信息化水平还不允许中学生和小学生们效仿他们已经在大学里的学长的做法,所以后面“学生”专指大学生)和老师学习与工作的方式、节奏跟过去相比都是不可同日耳语的了,很有必要拿出来研究研究。
IT时代的学生大多都领会了“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句话的精髓,不想去的课是想逃就逃的,而且新一代的老师也似乎充分理解学生的苦楚:他们以后又不一定干这行,何必逼得太紧,考试能及格就可以了吗!只有一批白发苍苍的老教授们还“顽固”地保持着原来的作风:不听课就不能参加考试。所以现在的大学生
对于老教授都是比较敬畏的——敬的是如今还有这么一些先生保持着严谨的作风,让人还没有对学校里的风气彻底绝望;畏的是一不小心,考试就“大红灯笼高高挂了”。另外,老师们言传身教的“拷贝”和“粘贴”风格,也叫学生们有了更多的精力来从事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学期论文、课程设计、课后作业都可以用此种方法轻松搞定,课外取而代之的是参加社会活动、兼职、经商、考证,学跳舞、调酒、开车等等。学校里每天都挂着各种各样的条幅,庆祝某项活动的顺利进行,当然这少不了提及到赞助商。学生要交的作业逐渐变成了E-mail附件,反正传是传过去了,老师们怎么看、怎么改,看不看,改不改?对学生来说意义不大,只要最后学分能给就行了。有的学生辛辛苦苦泡图书馆一个多礼拜才写成的论文,不情愿地被同学拷走,得到的结果和别人花几个小时拼凑修改的差不多。久而久之,热情变成失望,失望变成绝望,绝望就导致了堕落,于是网上买卖论文也就有了市场,于是谁再醉心学术,谁就是疯子、白痴……这也许只在我们这个时代才有。IT界高收入的诱惑使学生的心里错位,整个社会出现了一种畸形:高水平人才实际缺乏,高学历人才假象泛滥;企业选择人才无所适从,学生选择企业过度盲目;一张MCSE的证书比一张本科学位证还有说服力,一个履历表上花花绿绿的人远比那些苦读书,拿了奖学金的人要好找工作。跟当初进大学时的心态相比,学生心里其实更多的是无奈,“举世皆醉我独醒”的滋味是不好受的,谁叫我们生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呢?
再来说说我们的老师。老师为人师表,自孔子以来,一直影响力就颇大,从学生的身上我们也可以窥出一二。学生们舍本逐末的想法和行为,老师是负有一定责任的。一方面,现在学校里教书好的老师太少,凭讲课水平和人格魅力将学生吸引在课堂的就少之又少——做学问与教书育人是两码事情,所以我们也不难理解有时出现讲师比教授更受欢迎的情况。另外一面,就是老师们的放纵:“存在即是合理”,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如此,强制学生学不喜欢的东西,只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最后目的没达到,反而不欢而散,何必呢?还不如当个好好先生,再说给学生一个好的成绩,于学生于老师都有好处。现有的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还相当的不完善,不少学校现老师们的评价权重也正在学习之外的东西偏移,不知不觉地鼓励着学生们的种种行为。譬如,有些老师找学生帮老师做课题,跟老师混个脸熟,考试自然就是高分了。抛开学生的角度,老师又是怎么样的呢?现在的老师们评职称、先进都跟业绩挂钩,而业绩点又体现在以下方面:在什么级别的刊物上发表了多少篇论文,出了几本学术专著,培养了多少学生,完成了多少个项目,担任过什么组织工作,等等。于是乎,老师一方面在外面接项目赚钱,一方面叫学生做科研写论文、编书,然后属上老师的名字,感谢里顺便提及一下学生;业绩点不够了,就拿外面公司的名义给学校帐户打一笔钱充当项目经费。无怪乎,中国现在的教授们如此之高产,几个月就出来了一本专著——至于这些专著是不是高水平,对老师来说也不是很重要了,反正业绩点上去就行,职称评上就行。所以,现在大学里的老师被看作是一种很好的职业,年轻时可以打着学校的招牌,到外面赚钱;年纪长了,就安心教书,混口饭吃。如此一来,可以想象一下将来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又是怎样?中国所谓的世界一流的学府又将是怎样?
并不否认这个时代有很好学的学生和很敬业、专于学术的老师,然而看到的却太少,就像中国的大熊猫。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学生的职责本应该很单纯的;而老师也应该思量教书育人的方法,应该凭讲课的水平和自身的人格魅力将学生召回课堂。在学校的净土上,我们真心呼唤像学生的学生和像老师的老师,毕竟我们还有这个时代浪潮所不能左右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