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将会带来什么——从Wintel到PWintel - P2P - denver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0 次) 时间:2001-05-31 11:50:10 来源:denver (分析家1978) 原创-IT

P2P——互联网精神的回归。当年Web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访问互联网上的资源。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已经渐渐地不满足于现有的Web浏览方式了。现有的互联网给人的感觉越来越象一个大垃圾堆,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不停地冲击着我们的视野,我真的很象问一句:“这就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吗?又有多少是我们真正想要的呢?”我们只能读,不能写,只能被动地接受,不能主动的给予,这不是我们想要的!
我们要P2P!
P2P将会带来一场革命,使Internet真正互联。
每一次信息传递方式的进步都带来了人类文明的一次飞跃。从古代的印刷术到现代的无线电都使人类文明产生了巨大的进步。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两点间最便捷的联系方式就是直接连接,在互联网上也是这样,既然可以P to P,又何必要P to S to P,或者P to S to S to P呢(P—Peer;S—Server)?相信连上帝都不喜欢复杂的东西。
大家对P2P的了解一般是从国外的Napster开始的,Napster由于版权问题被音乐出版商告上了法庭,被罚巨额赔偿,但是最后的结局却是出版商与Napster的合作。我不得不佩服老外那极具前瞻性的眼光:任何一个新生事物诞生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与旧的事物产生矛盾。这时不能完全反对他,而是要改造自己,使自己与之相融合,保持长盛不衰。道理很简单:比如在中国,一盘CD大约有十几首歌,售价大约是15元,差不多似乎一元钱一首歌,如果不算CD的制作成本,假设销售了使十万张,那么一首歌的收入是十万元;但是对于消费者,并不是想听这张CD里所有的歌,也许仅仅是为了听一首歌而买了整张CD,这时他听一首歌的成本是几元,甚至是十几元。假如出版商把所有的歌做成例如mp3的数字产品在网上销售,定价是0.1元,那么消费者为每一首歌付出的成本只有0.1元,而且音质也比CD的好,相信一首歌的销量不止一百万,那么一首歌的收入不止十万,这还没有算进CD的成本和店铺销售的成本。这样的话双方都有好处,版权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势必会带来一场数字产品消费的热潮。这也是维护版权的最好方法。
将视线收回到国内,国内的P2P起步相对来说比较晚,但是发展十分迅速。上海易联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Jelawat是一款类似于Napster的音乐共享软件,相对于国外的产品它具有中文搜索,并且针对中国网络带宽过窄的现状,特有的多线程工作机制、断点续传功能,加快文件下载速度。
而上海的另一家鹰腾网络软件有限公司,则将产品定位在网络教学上,前景也非常不错。
但是笔者看好的是深圳市众智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做的workslink。它突破了其它许多P2P软件只能共享音乐的限制,实现了所有格式数字文件的共享。但是真正精彩的并不是在这里,而是众智公司长远的目光——做中国基础P2P网。
我们常常把Intel和Microsoft合称为Wintel。因为Intel掌握了CPU的核心技术,而且占领了大部分的市场;而Microsoft占领了大部分操作系统的市场,所有的PC设备和软件应用都要和他们兼容,他们就是业内的标准,他们是巨人。
众智公司没有把眼光放在一般的P2P应用上,而是想建立P2P的标准,建立中国基础P2P网,一切P2P的应用都在其上运行,这一点在众智公司的P2P宣言中完全反映出来了——“我们的目标是构建中国基础的P2P网络,这个网络是现有只读网络的终结,让你以主人而非客人的方式重新参与互联网,让广大用户重新拥有互联网所赋予的自由、平等、共享、互助的机会。”
是的,自由,平等,就是这两个词带动了18世纪欧洲的资本主义革命,使整个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格局,这一切为什么不能在互联网上发生呢?希望众智象他们所描述的那样,成为IT业的巨人,希望中国成为世界IT业的巨人,希望IT业从Wintel时代进入到Pwintel时代!
自由。平等。这说明P2P代表的已经不仅仅是一项新的技术,而是一种思想,它必将在互联网上掀起一次风暴,一次革命。
我常常梦想互联网的未来,虽然预测互联网的未来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网络的速度超过pc机的运算速度;pc机再也没有必要安装大量的软件去消耗我们的资源,我们需要的仅仅是软件的应用,而并不是软件本身;计算机本身都不必要我们购买,而是由各个公司或是国家提供,我们仅仅是将计算机连在互联网上,利用我们计算机的闲置资源为某个公司或是国家进行商务的或是科学的计算;而互联网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使人类文明产生了一次新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