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企业:小的是美好的 - IT评论 - 王宏亮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20 次) 时间:2001-05-28 08:11:16 来源:王宏亮 (乐天) 原创-IT

在工业经济时代,“规模经济性”是建立组织架构的第一原则,结果是出现了一批批经济恐龙:大银行、大钢厂、大石化公司、大商店。但大也有大的难处,比如很多企业部门林立,机构臃肿,信息传输、决策和工作流程的效率较低。这种流弊在一个封闭的经济结构中还无大碍——超大型企业可以凭借资源优势轻易获得垄断利润,并通过多元化经营来降低风险,但随着经济结构由封闭走向开放,贪大求多的缺点就开始暴露无遗和难以为继了。亚洲金融危机中韩国超大型企业的纷纷倒闭清楚地印证了这一点。此外,我们也发现大银行、大钢厂、大零售商的绩效常常不如较小的地区性银行、小型钢厂、小型零售商。因为大,所以响应速度慢,难以第一时间把握市场机遇,所谓“船大难掉头”。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在组织内的应用,天平的钟摆开始一点点发生倾斜:金字塔式的科层制度不再适应信息化的工作环境,小型、扁平、快速、跨功能的“网络式结构”因其能够更快适应市场变化、获得专业化的经济性而成为主流的组织模式。很自然地,衡量企业价值的标准也从资产规模转变为企业所提供的服务价值。
作为信息技术普及的结果,适逢其会的小企业获得了更多的生存机会。正如《数字资本》一书的作者之一唐·塔普斯科特所说,“未来的公司将更将微小和不固定。她们将是自治的商业单位,不必非得建在办公大楼里,而是遍布于网络之上的所有地方。公司的界限将不仅不确定或者模糊不清,而且在有些情况下很难界定。” 奈斯比特也认为,世界经济全球化之后,经济的主流发展方向将取决于亿万个经济个体,而不是少数大企业。
中外IT厂商长期以来沿用传统分类方法划分中小企业市场,即中小企业一般是指那些固定资产少于1000万元,企业员工不足500人的企业。按这种划分方式,我国中小企业约有1000万家。而按照IDC的定义,500人以下的企业就是中小企业。以这种划分方式,中小企业为数可达3980万个,占到了我国企业总量的99%以上。可以说,除了一万户左右的大型企业和特大型企业以外,所有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
不妨参照一下美国的情况。在过去30年间,《财富》杂志500家大公司在美国市场所占的份额已从20%降到现在的10%左右;有专家甚至预言,在下一个10年,这一比重会进一步下降到5%以下。在过去3年里,美国每年有100万家新公司诞生,其中九成以上都是雇员不超过50人的小企业。虽然过去一年来美国IT行业的购并风潮有增无减,但市值最高的新经济公司的雇员人数比起传统制造企业来还是要少得多,规模也不可同日而语。
一个有趣的参照是,在自然界,动物与植物的发展并不体现在越长越大,而是体现在根据环境变化随机变异和不断适应的能力。企业的发展也同样如此。企业的规模应当以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为度,大批量的生产确实可以使单位成本降低,但当边际利润出现下降趋势时,不优化生产流程、产品品种以及销售渠道,而单纯在“大”上作文章,是很难保持领先地位的。
面对小企业的大规模崛起,大公司要想生存,就必须向小公司学习,甚至拆分、重组为由若干家小企业组成的网络式组合体。
例如,著名的超大型企业——美国ABB集团就在不久前拆分为1200家小企业。该集团总裁说:“我们不是一家全球公司,而是由众多小公司组成的一个全球性网络组合。”近年来,选择分拆的国际级大企业还包括ITT、AT&T、通用汽车、朗讯、3Com、Cabletron等。在国内,分拆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比如中国民航、中国电信的分拆,263、用友的分拆等等。有消息说,作为最后一块垄断壁垒的中国邮政,目前也在考虑将现有业务分拆,以便拿到海外资本市场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