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媒体眼中的中国电子商务 - 她山之石 - weird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80 次) 时间:2001-05-27 10:54:59 来源:weird (xixia) 转载

“如果你的网站没有出口到中国,你将失去一个世界性的机会。”今年2月7日的《华尔街日报》网站上,有一则广告这样写着。
  美国公司Accenture(原Anderson Consulting,www.accentrue.com)推出了一个以中国山水和人物为背景的整版跨页广告,声称:“到2007年中文将成为第一网络语言”。广告的最下角是Accentrure公司的经营范围:“咨询、科技、外部协作、联营、风险投资”。
  在美国,舆论左右着人们的视听,看一看过去一二年里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电子商务的报导,就可以了解美国人对中国电子商务的关注程度。
  据全美最大的新闻资料网Proquest(www.proquest.com)不完全统计,1998年至2000年的时间里,全美媒体关于中国网络发展和电子商务现状的报导和文章有将近90篇,而且集中在2000年。美国新兴的在线杂志“电子商务时代”(E-CommerceTimes,www.ecommercetimes.com),近年来关于中国电子商务的专题报导就有2600篇之多。
  除了文章的篇幅之外,越来越多的美国主流媒体开始关注中国IT产业、网络发展和电子商务的现状和未来,其中包括《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商业周刊》等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媒体。另外,在美国拥有大量读者、颇具权威性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以及总部设在香港的《远东经济评论》也加入到对中国电子商务报导的行列。这些媒体以不同的新闻体裁,如人物专访、研究分析、综述、报导评论、实地采访等手法,系统地把中国电子商务的状况介绍给美国的读者。总结这些报导和分析,可以看出美国舆论对中国电子商务的现状和发展的看法中主要的一点:西方行之有效的模式不一定适合中国。
  美国媒体普遍关注的中国电子商务的三大问题是产业结构、信用体系和配送体系。2000年5月号的《工业周刊》在评论中国电子商务现状时认为:虽然中国电子商务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受到以下两个方面的制约:第一,信用体系。中国人传统的购买行为和付款习惯多以现金交易为主,“信用卡”在中国目前还只能算是银行“现金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信用体系是电子商务最核心的部分之一,所以,中国迈向真正电子商务的道路任重道远。第二,电子商务的配套设施不健全。其中,配送体系的落后阻碍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该刊大胆地论证:“在西方行之有效的模式(dot-com模式)不一定适合中国”。美国的市场调查咨询机构Gartner Group对此也有同样的看法。这家机构对亚洲包括中国的dot-com公司发出了类似的警告。该公司亚洲研究总监Joe Sweeney表示:到2004年,由于增长缓慢的在线广告和日益恶化的财务状况,亚洲网络公司将有85%倒闭或被更大的公司吞并。他强调说:”像Amazon.com或eBay那样的美国模式的网站,并不是为亚洲市场而设计的”,照搬美国的模式并不一定行得通。
  除了信用体系和配送体系两大障碍之外,这篇文章还分析说,中国电子商务目前仅仅是区域性地集中在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和广州,它所形成的是一个区域性的市场,而地区的差异性是中国电子商务的另一大障碍,例如,中国大部分的人口分散在偏远的农村,基础设施亟待改善。地区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均衡会对整个系统产生影响。这些地方差异性因素在整个的投资过程中是不能忽略不计的问题。文章提醒华尔街的投资家们,既不能忽视中国这个未来贸易潜力高达7000亿美元的市场,又不能够简单地认为通向中国电子商务的道路是一条轻松的“坦途”。
  去年7月28日,《华尔街日报》以“Internet吸引众多人数,花钱人数寥寥”为题,分析了中国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网络用户的研究报告”的部分结论。文章对中国网络用户的数量、收入、消费能力、对网上广告的态度等问题都有如实的转述和报导。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事实是,美国的9000万网友(截至2000年7月)中,30%的网友平均每年消费在1000美元以上,而中国1700万网友(到2000年7月)中,2/3的网友月收入少于240美元。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中国大陆B2C的规模和消费能力目前还与美国相去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