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现时不难,将来更易 - 演绎MBA - 宣国江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23 次) 时间:2001-05-26 18:09:54 来源:宣国江 (宣国江) 原创-IT

银行正在向商业化过渡,这是我国金融界的大趋势,银行向企业放贷与否的个案决策主要为银行自身对个案的评估。巨额风险基金,多有政府投入,准官方实施企业化运作。业内人士都知道,或是银行,或是风险基金,拟投向科技产业、特别是IT产业的资金很多很多,拟资产重组(扩张)的IT企业商业计划书也非鲜见。A头是“银”(这里包含非银行的风险基金机构)资金投放者,B头是“企”资金急需者,银企AB两头都有不少决策者找不着北的感觉。A头为了规避风险,在决定是否向企业投入或放贷时总是十分谨慎,这自然是无可非议的。但是,B头在科技成果产品化、产业化,特别是IT企业(其中软件企业更甚)的风险投入或担保借贷问题上,A头往往是锦上添花有余,雪中送炭不足。究其个中原因,主要是A头人士对科技成果、IT产业高回报、高风险并存之特点持有的三种心态。

一是认为IT产业、特别是软件领域,投入产出高回报的“度”与“值”难以准确量化,市场变数极大难以确定,它的高风险却是显而易见(论及这里,决策者往往不要“度”与“值”的数据),于是常看他们“好箭”在手,来回把玩而不见射出,这一种典型的、衰老的传统心态。

二是《银行法》规定,A头的银行即便看好了某项目个案,并愿意承担风险,却只能放贷,始终有着一种高投资(笔者以为,放贷也是一种投资方式)、高风险、低回报的苦涩心态。A头的风险基金,决策者拥有更多的决策权,与企业也有着一种天然的信任基础。但在运作过程中,失败的个案也时有发生,不少经典案例可以佐证三种负面的风险基金不可取,一是风险基金“官商”痕迹依稀可见,二是风险基金“奸商”烙印清晰可见,还有一种以睡觉方式规避风险、存在于世的风险基金。

三是A头按现行资信标准评估B头,大多的民营IT企业无法获得高分,难以入围,这对A头来讲往往会产生一种无奈的心态,其中银行更是只能摇头。所以,现在是准官方的风险基金机构越来越多,正在做银行可以做,却又难做、不愿做、不能做的工作。那么,是否有人来做银行或准官方风险基金可以做,却又都难做、都不愿做、都不能做的工作呢?我的回答是,大有人在。

现在,已经有一批注册登记的民营风险投资公司活跃在资本领域,我谓之“明资”;还有,不计其数的海外个人资金(回国留学人员,港、澳、台自然人),大量的投资者及其资本,都是以境内至亲或至友的名义投入的,我谓之“暗资”。

还有,自然人中不少具有前瞻意识的证券市场大赢家,已经或正在将一部分资金投向产业化,早期“中路”保龄球设备制造企业,而今“恒寿堂”生物医药保健品公司,可以说,都是其中的典型案例,还有许多鲜见知名度的同类案例,我谓之“明暗不详资”。自然,二板市场,已经令业内人士望眼欲穿。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外资也将被允许直接染指这一巨大的资本市场。

B头的民营科技企业(IT企业在其中当占主流)的领军人物们,资金源泉即将随处可见,你们准备好了么? 1996年06月,我曾与一位社会科学研究者探讨,并作如是预测:10年左右的时间跨度中国大陆的银行、准官方风险基金机构,作为法人,也将有倒闭现象;论及自然人,也将有失业者群体。A头的银行、准官方风险基金机构的决策者和员工们,你们疑以为假?不以为然?早有准备?如果要再表一次态,我重复宣言,我是相信这个预测的。只是在预测之后,那年因为有了亚洲金融风暴,这个预测的兑现或许将回延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