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接触”给中国网络文化带来了什么? - 笔声剑影 - 黄庚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76 次) 时间:2001-05-26 16:47:27 来源:黄庚 (庚黄) 原创-IT

“亲密接触”给中国网络文化带来了什么?

—— 谨以此文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十九周年

  一九四二年五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召集在延安的一百多位文艺工作者举行座谈会,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作了长篇讲话,对文艺理论等多方面问题进行了系统详尽的阐述。六十年过去了,毛泽东的文艺理论思想正如他的其他伟大的思想一样,继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可是,在这六十年里,有多少人假《讲话》为名排斥异已整人害人;有多少人曲解《讲话》精神,只把它当作政治斗争的工具;又有多少人企图全盘否定《讲话》的伟大意义,否定伟人得来不易的思想成果。而近年来,耳闻目睹的关于《讲话》的学习与继承越来越少,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开展,以迎合受众心理谋取商业利益的垃圾文艺充斥视听,真正能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为人民服务的文艺作品屈指可数。当胡编乱造的“格格”“阿玛”卖出了天价;当观众骂声群起而主创人员依然“笑傲“;当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狼狈为奸一起为媚俗文化大作吹捧,这时,我们就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毛泽东思想的伟大!! 毛泽东早在六十年前就明白地告诉我们:“某种作品,只为少数人所偏爱,而为多数人所不需要,甚至对多数人有害,硬要拿来上市,拿来向群众宣传,以求其个人的或狭隘集团的功利” 目前中国文化圈子里的林林总总,不正是如此!!

  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可是中国十几年来的文化建设又是怎么样的呢?历史最终将得成出她的结论。为了使这结论中不会再有太多的遗憾与悔过,现在我们每一个尚有良知与责任感的中国公民都要付出自己的努力,既使无权无势位微言轻,也要同大行其道的不良文化进行斗争! 毛主席告诉我们:“文艺界主要的斗争方法之一,是文艺批评。文艺批评应该发展。”

  本人无权无势无才无德,恐难对高高在上的中国文化界说道品评,而“中国文化”这个题目也太大了些,留待真正的专家学者们去讨论吧。我自九七年上网,四年来,中国网络文化中的千奇百怪大事小情也经历了一些,虽从不甘自贬为“网络文学家”,但敷衍些文字,造一块引玉之砖,对目前中国网络文化中的某些现象直抒已见,尚可为之。故命笔于病榻之侧,抚键于初夏之时。各位文化界的前辈斗泰如觉我言辞不当,不妨赐某珠玑之论。各位网友如觉本文尚有可取之处,敬请传阅转贴,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营造良好网络文化氛围的努力中来。

杨 进

20001年5月23日 于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

1、“网恋文化”的恶果

  “小燕子”曾在一则电视广告中挤眉弄眼地告诉小朋友们“里面还有好多好东东”。 若是在三年前,根本没人知道“好东东”是个什么“东东”。 “好东东”“好康康”“伊妹儿”“美眉”“9494”“881”“ :)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与发展,这些网络上的黑话与俚语风靡一时。有篇网络小说中曾饶有兴致地描写男主角在网上教女主角学这些黑话,从“TMD”直到“TNND”。网络文化若止于此,那也不过是同“呆头呆脑小母鸡,正在低头看手机”的手机短讯所产生的文化影响类似罢了。 这些黑话与俚语的产生确也是一种有趣也很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但却没有成为网络文化中的主流。 从一九九八年,网络文化经过了短暂又令人怀念的“纯真年代”之后,“网恋”似乎就一直是网络文化主题中的主题。

  现在我们已经无从考证“网恋”这一说法的具体出处和始作俑者,只能对“网恋”从无到有发展壮大到今天的这一过程作一番无谓的分析与猜测吧。

  一九九八年,那时中国网民人数尚少,网费也偏高,上网人员多为电脑金融等相关行业。理工科历来就是“狼多肉少”,那时的网上,女性网民稀少如灭绝的“恐龙”,性别比例严重失衡,哪里有那么多“恋情”可“网”?但正象《红楼梦》中贾母掰谎时所说“他自己看了这些书看魔了,他也想一个佳人,所以编了出来取乐”。于是在那时隐约浮出视线的所谓的“网络文学”中,大都是“网恋”为题材进行胡编乱造的。“无聊小子网上狂,触怒红颜剑驽张,三言两语不相忘,原来小姐爱流氓”。 “第一次亲密接触”就是那时的产物,当时该文虽还未经大陆媒体群起力捧而大红大紫,但也开始具有一定的市场,一些成人网站也将其收在“情色文学”栏目中。

  如果“网恋文学”只是在一些网站上私相传阅,那么它无论如何不会产生今天这样的影响。中国具有世界上最庞大最有力的媒体机构,这源自毛泽东“人人办报”的主导思想。“人人办报”是为了适应革命战争时期的斗争需要,是否还适合几十年后今天的市场经济环境,尚待商榷。我要说的是,在中国这个庞大的媒体系统中,近年来值得人们学习的好文章好记者越来越少。我敬佩在美国强盗轰炸中牺牲的中国记者,我敬佩在中东乱世中采访的记者前辈,但同时我也痛恨那些混吃骗喝坑拿卡要的记者老爷们,我有时还不得不陪他们在一个桌上喝酒抽烟谈名车侃女人,毕恭毕敬地看着红包堂而皇之地塞进他们那才华横溢的皮包中。几年前,我采写了一篇关于下岗女工再就业的长篇报道,本地一家有绝对影响力的正规大报社准备采用,发稿时需另配照片若干,责编老师带着摄影老师连同我一起去那下岗女工家采访,我以为能从两位老师身上学到更为专业的采访技巧,不想动身之前,责编老师先对我说“需要一辆车”,我弄不来公车,也买不起私车,以前的采访都是自己开着自行车去的,不能让两位老师一起开自行车去,于是我叫了辆出租车,于是在出租车上,两位记者老师便开始“晕车”,又批评这车的减震不好封闭不好等等。到了那下岗女工家,未说半句话,那位摄影老师便嚷口渴,于是忙得那下岗女工去劈材点煤生炉子烧水。两位记者老师见如此便好似林妹妹初进贾府时一样,“不肯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了,黛眉深蹙,樱口紧闭,胡乱地拍了几张照片便走人了事。那篇稿子后来虽然发了,但却推到了两个月之后,其间那位责编老师几次暗示我说这稿子如果发了那个下岗女工就会成为区里的先进成为典型有如何如何的利益等等。我无言以对,只好装傻。话题倒扯远了,我也不知道各位是否与我有同感,在今天的中国庞大的媒体机构中,让我们敬佩的记者前辈越来越少,而让人们痛恨的记者老爷记者奶奶们越来越多。这些记者老爷奶奶们在重大政治题材等问题上,唯领导唯上级是从,倒也不会犯什么错误,而在领导上级不甚关注的文化题材上,他们于无所是从之际,便采取了不加辩别的随波逐流的方式。

  现在回过头说“网恋文化”。网络是一个新奇的题材,“网恋”又是“人咬狗”之类新闻中的新闻。于是那些记者老爷们在还没有弄懂网为何物的前提下,就在他们负责的媒体上大量地刊发有关”网恋“的各种文章与报道。说他们还不懂网络,是因为在他们当时的报道中经常会看到类似这样的语句“欢迎访问我们的网址:[email protected] ” 连网址是什么还没有搞清楚,就大谈特谈什么网络情缘什么网上文化,先不论他们这样作法会给读者造成什么不良影响,光是他们这种既无知又无耻的劲头就值得我们啐骂。而中国庞大的媒体机构或许是过于庞大了,近年来各报刊又不再培养作者引导创作,以至于许多报刊都有不同程度的“稿荒”。这帮记者老爷们如何应付稿荒呢?网络的发展正帮了他们的忙。当这帮记者老爷们弄懂了网址和邮址的区别之后,他们便开始大肆地“扒抄”各网站上的文字。天天上网的朋友完全可以不用再去买报纸看,因为报上的许多内容都是从网上抄来的,而常在网上发贴的网友可能都有自己的文字被某某报刊“剽载”的经历,真正的受害者也许并不是被“剽载”者,而是那些无辜的读者。网上的贴子众多,鱼龙混杂,水平参差,一些“写手”哗众取宠,泡制垃圾;记者老爷们信手剽来,只图方便,其审核标准又比传统投稿相对宽松,加之一些网站为扩大其影响,积极与传统媒体合作,以“网恋文化”为诱饵,吸引读者的眼球,于是,无知又无耻的记者老爷们,急功近利毫无责任心的各大网站,尚处在自发创作状态思想境界有限艺术水平偏低的“网络文学家”们,由这三方面的人员组成了“网恋文化”媚俗主义的大合唱,在“网络文化”的大幌子下,以“网恋”“情爱”等粮衣炮弹,大规模地毒害着广大的青少年!!

  骇人听闻吗?痴人呓语吗? 大家还是先看看以下报道吧!

  新华网南昌4月16日电,今年4月初,江西省赣州市某中学一高中女学生,与19岁的网上恋人“恋爱”三个月,由于“恋人”要与他分手,该女生不堪忍受“失恋”的痛苦而服毒身亡……

  新浪网消息:一个美丽的女孩由于男网友变心,竟服毒自尽,这段“网络情缘”仅历时17天……

  哈尔滨日报讯:近日,一十六岁少年瞒着家人欲与网上结识的“女友”同居,一房屋“黑中介”竟为其大开方便之门……

  中新网消息:大连市警方日前接到报案:某职业高中两名女学生倩倩(网名)、姗姗(网名),在网上聊天时结识某男网友。在相约见面后,男网友将二人骗至宾馆,一男青年对倩倩倩实施强奸,由于姗姗极力反抗强奸未遂……

  腾逊网站消息:少女A,16岁,家住××市,沉迷于网络聊天,与一名男性网友发展网恋,无法自拔。2000年8月,在其强烈要求下,与网恋对象直接见面。会面中对方明确表示不可能继续发展,该少女因无法接受这一事实,遂产生轻生的念头,并于当晚在家中割脉自杀……

  类似的案例真是越来越多不胜枚举,在各网站上报刊上,不用怎么查找,就会看到这样的报道。耐人寻味的是,以前大肆鼓吹“网恋”“网上聊天”的各种媒体,如今又象“央笑”中的余苍海一样,脑袋一晃就又变成白脸来报道“网恋”“网上聊天”引发的各种案例,也许它们不过把这一切都当作“人咬狗”的新闻以充其版面吧。可是,“网恋文化”所带来的这一系列恶果,要由谁来负责任?!

  那些被“网恋文化”所毒害的青少年们,谁对他们负责任??!!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