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离网络经济还有多远?(旧文) - IT杂文 - 李德伟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44 次) 时间:2001-05-26 14:00:42 来源:李德伟 (木子) 原创-IT

中国现有人口近十三亿,其中四分之三为农民,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现代化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根本保障。因此,提高九亿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否则,农业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面对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以及经济愈来愈全球化的趋势,农业经济也将脱离传统的区域式、小农式发展模式,走上市场经济轨道。让九亿农民掌握先进的科学生产技术,特别是通过互联网及时了解和把握市场动态,对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促进农业经济市场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民何时网上冲浪 “数字鸿沟”亟待填平

“网上冲浪”对于现在的都市人来说,已经不再是什么新生事务了,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农民来说,在互联网上逛一逛地球,恐怕还是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目前我国有网民2250多万,农村网民大约占1%左右,同九亿农民的基数相比,差距十分巨大。况且,在为数不多的农村网民中,相当一部分是在农村从事非农业生产的。
我国的现有网民大多数集中在北京、上海,以及东部、南部和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网民所占比例相对偏低。地域偏僻、经济落后地区的网民要远远少于开放较早、经济发达的地区;城市网民多于农村网民,并且,城市网民所享有的上网时间也要远远高于农村网民。既便如此,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与经济落后地区农村之间,农民上网问题也存在很大差异。例如,浙江省玉环县珠港镇水龙村,是浙江省首个信息化示范村,全村298户村民,拥有电脑102台,95台电脑上网,该村上网普及率达到30%以上;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镇,全镇农业人口七万人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52元,农民个人拥有电脑数量却不足百台,还没有水龙村一个村的电脑多;而某些比较贫困的地区,尤其是中西部的一些山区,有的整个县的电脑加起来,还没有发达地区的一个镇的多,甚至有些偏远农村的农民连打个电话都还很困难,更不用谈上网了。横向相比,同属一个乡镇的不同村庄之间,电脑和电话的普及率也有很大不同。拿七里营镇来说,镇政府所在地七里营村,全村农业人口近一万多人,是该镇最大的行政村,经济较为发达。近年来,电话普及发展很快,而农民购买电脑上网的也越来越多,呈迅速上升趋势;同为七里营镇所辖的其它村,农民购买电脑的就非常少,甚至有的村全村没有一台电脑。
在农村普及互联网应用,电脑和电话的普及率是基础条件,这方面我国城市与农村之间,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落后地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数字鸿沟”,消除这种差距,通过利用互联网实现“信息致富”和“科技扶贫”,意义十分重大。首先,应尽快改善和提高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的通信线路质量,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解决农民上网带宽较窄、网速较慢的情况。其次,电信服务商和网络接入服务商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力度,特别是中国电信,应提高农村基层电信营业部门的工作人员素质,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农民上网,及时帮助农民解决上网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再次,各级地方政府应支持和引导农民上网,有条件的尽可能由政府部门与电脑生产或销售商联系,针对农民实际经济状况和上网需要,向农民提供性能价格比较高的电脑,尽可能解决农民在使用电脑和上网过程中所遇到的技术服务问题。
当前影响农民上网的障碍,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经济问题,二是意识问题,但关键恐怕还是思想意识的问题。的确,数千元一台电脑,每月不少的上网费和电话费,就连城市的普通工薪阶层有时候也要考虑再三,毕竟大多数农民还不是很富裕,特别是到目前,我国还有几千万农民没有摆脱贫困。然而,随着电脑性能的不断提高,价格的不断下降,配置一台能够上网的电脑,对于目前的很多农民来说,已经能够承担的起,但重要的是要让农民从上网中得到实惠和利益。买电脑上网,同样也是一项生产投入,这一点需要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如果让农民盲目上网,只是简单到网上聊天、四处瞎逛,只能挫伤农民上网、用网的积极性,事与愿违。
“数字鸿沟”问题,不仅表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我们国内,同样的问题也十分明显。在倡导“科技扶贫”、“科技下乡”的今天,为农民普及计算机网络知识已是形势所需。长期以来,区域封闭、信息闭塞一直是影响农民发展经济的严重障碍,“想致富,没门路”成为困扰农民和基层政府一大病症。互联网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为农民解决信息不灵带来了希望,普及互联网在农村的应用,对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促进和帮助农民改进农业生产结构,加快农业生产市场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非常有益。

信息致富网络铺路 农民需要什么服务

过去,由于交通不便,偏远地区的农民与外界的交流和沟通比较困难,经济发展严重受阻,于是,很多地方流行了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交通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很多农村地区交通不方便的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为农民实现致富提供了保障。然而,单是解决了交通问题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落后的局面,因为光靠人的两条腿、几只车轮还是不能解决封闭落后、信息不灵的实际情况,于是很多农村又流行这样一句话“农民要致富,电话来铺路”。
从历史发展来看,“信息闭塞”一直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消除这一障碍成为我国从上到下各级政府部门所关心的问题,例如,为解决偏远地区农民看电视、听广播的问题,而实施的“村村通”工程,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帮助农民实现“信息致富”。互联网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为根本消除农村的“信息闭塞”带来了希望,就像中国电信的宣传标语一样“信息不灵别发愁,互联网上逛全球”。因此,要加快实现“农民要致富,网络来铺路”的目标。
目前,互联网上的各类农业网站名目繁多,能够为农民提供的服务从市场动态、供求信息,到农产品贸易等等一应俱全。但是必须看到这样一种现实,农民拥有电脑的数量相当低,能够直接上网的寥寥无几,这些网站服务商大多在城市,远离乡村,与农民之间缺乏一种便利的沟通,导致了一些网站并不适应农民实际需要。同时,一些农民又苦于信息渠道不畅通,自己的农产品无法卖出去,由于相当一部分农民并不了解如何通过互联网销售农产品,而周围也没有这样的服务机构,造成互联网对于很多地区的农民缺乏实用价值。
从互联网上获取的信息,对于普通农民来说,并不都有利用价值,这也是困扰很多农民的实际问题。有时候,最有价值的信息并不是十分明显的,通常情况下要经过专业人员进行研究分析,互联网上有很多官方或权威机构的网站,经常发布一些统计报告、市场调查等,用数学分析方法建立一套市场信息动态模型,有助于帮助了解市场变化。例如,某种农作物在全国的种植面积有多少,每年变化有多大?某种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有什么波动变化?这些数据对于指导农民及时调整种植结构非常有帮助,但是,要准确得出这些数据,并不是一般农民通过上网就可以实现的。所以,不能单纯的认为只要农民上了网,就一定能致富,这是一种片面的甚至错误的观点,而许多地方在引导农民上网时却忽略了这个问题。
此外,从获取信息到获取效益,这之间还存在一个复杂的过程。农业经济是一项规模经济,而我国目前所实行的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农业化生产体系,农产品贸易往往要求一定规模,这对于农民来说,个体的力量很难得到。例如,某农民从网上获取一条种植黄姜的致富信息,但如果只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无法满足对方客户的需求,于是他发动周围群众一块种植黄姜,并获得了可观收益。这个实际事例充分说明,要让互联网发挥帮助农民致富的作用,地方基层政府不能袖手旁观,应该主动的积极的为农民开发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提供帮助,做好信息的可行性评估,同时,组织农民进行生产,并解决好贸易、运输、法律、外贸等等事务,这样,才能真正起到“信息致富,网络铺路”的作用。

建设农业网络体系 促进农民信息致富

鉴于以上我们所谈的,要缩短农民同网络经济的距离,除了要在农村普及互联网,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消除“数字鸿沟”之外,还应该根据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积极加快智能化、网络化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建设。要在农业科研机构、基层政府机构、农民、网上电子商务市场之间建立起一套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平台。
普及农民上网,不能要求每家每户一台电脑,短期之内,也无法达到这样的水平。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民,各级政府机构应在有能力和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解决农民上网的问题,同时,也要考虑到农民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最好以村或乡为单位建立类似信息中心的专门机构,至少配置一台电脑上网,配备一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加快培训和建立一支立足农村的网络和信息人才队伍,增强基层干部和农民的信息化意识,特别是开发和利用信息致富的意识。
让农民树立“以科学技术指导农业生产,以信息网络促进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建设智能化农业网络体系。同时,不能局限于“农民——互联网”的模式,要充分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建立一个基于互联网平台,由“农业科研机构、基层政府机构、农民、网上农业电子商务市场”相互联接的环形网络。1999年实施的“政府上网工程”,有些地区已经进行到了乡镇一级,但很多乡镇政府网站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应该继续深入的进行这一工程。借助乡镇政府网站扩大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关键在于乡镇政府要切实做好网站的管理、维护和利用工作,让乡镇政府的网站成为农民通向致富的窗口和渠道。同时,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同农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建立横向协作,通过互联网实现农业技术的在线咨询、指导。在解决农民实际需要方面,互联网能够担当很重要的角色,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我们不断谈论网络经济的时候,不能忽略九亿中国农民的存在,电子商务同样对农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探讨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很有必要设身处地的站在农民的角度来考虑他们的需要,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是网络界应该关注的课题,更是值得各级政府部门重视的富民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