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87 次) 时间:2001-05-24 14:20:57 来源:郭为中 (郭为中) 原创-IT
上海第一家中外合资财务公司——上海国际财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国财”)最近悄悄宣布清盘。对于它的4个知名的股东——日本第4大银行三和银行、香港最大华资银行东亚银行、中国2大国有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这当然不是什么值得庆幸的事,所以,清盘公告被放在一张发行量不大的金融报纸的第3版。
这是“广信”引发的又一事件。
广信引发的危机
1998年,广信事件爆发。几乎所有的债权人都指望并相信政府会救这家“窗口”公司。当然也包括上海国财。
但是政府没有救广信。国家和政府的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正发生重大变革。“广信”破产标志着游戏规则的根本性改变——政府要“出局”,“救世主”不存在了。
1999年1月10日,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中外债权人面前正式宣布“申请破产”。1月 16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吕伯涛称,经审查,广信及其全资子公司广信企业发展公司、广东国际租赁公司、广信深圳公司等4家企业,因不能清偿到期境内外债务,符合法定破产条件,裁定进入破产还债程序,由法院指定的清算组接管破产企业。
直到今年,广信破产案的债务清理工作仍没有结束,真是一笔剪不断理还乱的糊涂帐。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透露,力争今年底基本审结广东国投破产案。广信的债权人有约215家,负债金额高达261.38亿元人民币,上海国财也在其中。2000年11月,广信破产案清算组认为,估计可回收金额人民币72.6亿元来还债,而2001年2月13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吕伯涛却透露,现追回的对外债权金额,加上变现破产财产,总额只有12.31亿元,可见,讨债工作之难以进行。吕伯涛介绍,第一次分配给债权人的现金共人民币10.027亿元,平均债权人受偿率达3.836%。
以此假设,如果上海国财贷款给广信1000万美元,按受偿率4%计,收回只有区区近40万美元,给广信的贷款几近血本无归。
紧接着,是其他信托公司一连串的贷款偿付困难。贷给广东另一家“窗口”公司的钱,偿付被大大打了折扣。“这家公司给大家传递的信息似乎也会破产,所以被偿付时被大打折扣大家也只能接受,想不到折扣性的偿付刚一结束,这家公司就宣布重组,注入优质资产,一下子盘活了。”一位知情人士痛苦地说。
这2笔生意,就让上海国财受到了巨大的亏损。
成立背景
到目前为止,中国人民银行一共才批准了7家外资的财务公司,而其中,正大、通用电器和西门子3家是企业性质的财务公司。真正类似银行功能的外资财务公司只有4家,海南、深圳各1家,上海2家。
1990年11月,上海国际财务有限公司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注册资金1亿元人民币,日本三和银行、香港东亚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各占25%股份。1991年初,该消息正式对外发布,当时在上海乃至全国、全球都很轰动。这不仅是中国金融业的一次变革,也作为了上海浦东开发的一个标志和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
上海国际财务有限公司注册在浦东,但当时浦东办公条件不够,仍然选择了在浦西,租借了当时上海最顶级的写字楼——上海商城办公。
公司的总经理由4家银行轮派,主要工作人员从人才聚集的中国银行挖了一大批。
上海国财的主要业务和银行一部分业务很类似,就是向企业贷款。但相比较机构庞大的银行,上海国财显示了体制上的优势,机构简单、人员精简、人员素质好、办事效率高。
90年代初,正是各地方和企业急需通过外资引进设备,全面扩张的时候,上海国财也同样信心十足,他们把大量的贷款投向了他们认为最没有风险的国家大型企业,以及各种地方“窗口公司”。
先天的缺陷
但是,上海国财的成立却有先天的缺陷。
在贷款模式上,与银行没有区别;但在吸纳存款上,却存在先天制度上的不足。因为银行可以吸收各类存款,有一定的流动性资产,向社会提供各类支付清算等金融服务等等。而财务公司由于不能吸收一般的存款,没有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又由于所从事的资产运作及业务经营风险相对较大,非银行金融机构被打入“另册”,列于“同业”之外。
按规定,上海国财只能吸纳时间3个月以上、金额50万美元以上的存款,面对各大银行抢拉存款的激烈竞争,根本没优势可言。所以,从成立的那一天开始,就存在严重的“供血不足”状况。
由于存款先天不足,只能求助于同业拆借市场,所以一开始资金成本就很高。
由于获得的资金成本高,上海国财就只能把贷款投向那些风险高、利差高的项目,而许多就是大银行不敢接的项目。这是今后清盘的伏笔之一。
同时为了规避风险,上海国财基本上参加“银团”组织的贷款,不单独向企业贷款。想不到这种规避风险的方法又成了今后清盘的伏笔之二。
隐患由此产生。
连锁危机
随着“广信事件”的爆发,上海国财贷给其他公司的钱也遇到了偿付危机。
青岛信托到期不能支付。后经上海国财反复争取和青岛市政府出面重组,该笔贷款包括利息终于全额收回。但这只是非常少的例外。同样的信托公司还有湛江信托。
上面提到的上海国财参加“银团”组织的贷款,同样遇到了支付危机。
典型之一。1998.年5月,参加“银团”向上市公司“东北电”贷款4000万美元, 参加银行包括中芝兴业财务有限公司、住友银行、中国银行曼谷分行、东亚银行有限公司大连分行、西德意志州银行、中国银行汉城分行、中国银行沈阳分行及上海国财。今年4月,该笔贷款到期,但却没有按时偿付。
典型之二。向香港上市公司兆峰集团的宜兴公司贷款。但98年爆发的香港金融危机,令兆峰集团的李兆峰从财富的顶点一下子被推下了悬崖。支付同样遭遇困难。
上海国财当初为了规避风险,而参加的“银团”贷款,同样不保险。“跟银团中的银行相比,这种坏帐对他们不算什么。因为他们资金雄厚,几笔坏帐不会动摇他们的基础”,业内人士说,“但对上海国财却是致命的打击。几笔坏帐就令他们几年的利润化为泡影。”
相对目前从事国际投行业务的中金公司、从事风险投资的大量外资公司的红火日子,“ 上海国财目前在中国的模式有问题”,一位内部人士说。
因为本来也可以从事向财务顾问等风险低的项目,但由于上海国财的管理层背景都来自于传统的银行界,“仍然沿用了银行的一套做法”。
据悉,最后的清盘是首先由外方提出的。
附表:中国外资财务公司
名称 所在地 外方投资者名称 批准设立时间
中国国际财务有限公司 深圳 香港东亚银行,野村国际(香港),日本住友银行 1986.11.15
上海国际财务有限公司 上海 香港东亚银行,日本三和银行 1990.11.3
上海联合财务有限公司 上海 法国兴业银行 1990.12.24
正大财务有限公司 上海 泰国正大集团 1992.03.30
海南国际财务有限公司 海口 香港东亚银行,熊谷组(香港) 1994.10.05
通用电气金融财务(中国)有限公司 上海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 1997.05.07
西门子财务服务中国有限公司 北京 德国西门子公司 1997.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