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51 次) 时间:2001-05-20 21:10:45 来源:信海光 (信海光) 原创-IT
使用pre是忠于原文,可体现首行缩进,但用了这种方式就要注意换行,否则不要使用.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体力劳动让位于智力劳动,残疾人有了专业知识,一样能进行软件开发和信息服务。于是,在这个企业的招聘广告里,写下了“同等条件下,残疾人优先”·
孙辉民长得像著名演员李雪健,第一眼看见他的时候我就这么感觉,甚至孙辉民说起话来的神情都很象李雪健——朴实、自信、具有亲和力。只是,他没有李雪健健壮。孙是个残疾人,他坐着与记者说话的时候,拐杖就放在沙发旁边。
你绝对想不到他一手创建的软件公司在全国同类公司中名列前五位,就在最近,他的一款《轻松会计》软件还在连邦信息管理类软件销售中名列第二;你更想不到的是,在他那家叫做“润衡”的软件公司中,有接近四分之一的员工是残疾人,而且,润衡居然是一家地地道道的高科技公司,不是什么福利企业。
“我们公司是92年成立的,成立的初衷与我本人有关。”孙辉民说:“从我自己的经历,我比较早的意识到信息产业应该是残疾人的主要就业方向。”孙辉民幼年因小儿麻痹症而残了一条腿,凭着自己刻苦学习的毅力,他进入了西安的中国航空计算机研究所工作。“那是国家一类研究所,工作条件等等各方面都是不错的。”1983年,他还以中国航空计算机技术研究所软件研究室课题组组长的身份前往深圳,承担国内第一批出口软件设计;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时,接见了这位年仅22岁的“独脚”青年,当时孙是国内软件行业最年轻的专家之一。
一个残疾人能取得如此成就实在很了不起,然而在1992年,孙辉民却离开了原单位“下海”创办了以残疾人为主的西安市“新航电子技术公司”,也就是今天的“润衡”的前身。“那时下海的人很多,但是残疾人下海的事情倒真不多,尤其我原来的单位条件那么好。”孙辉民笑着说。之所以如此自信地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他已经敏感地意识到“信息产业的出现是一个机会,在电脑前,残疾人与常人的体力差别被缩减到最小了。”
“我们希望能提供给残疾人集中就业的场所——软件研发。”孙辉民的说法可能会让很多人不可理解,因为在人们的观念里,软件可是高科技产业,都得是特“聪明”的人才能干的。但是其实,国外早已有“软件工厂”的叫法了,而在印度和日本,有三分之一的编程人员是高中毕业生。“我们对软件的认识还应该做些调整”,孙辉民说:“既然是个产业,它就可以叫工厂。我们现在的软件公司可能就是一些高素质的人集中在一起,这种公司的运作没有实行产业化管理,运作成本很高,而效率却并不高。”孙辉民还举了个例子:“比如一张桌子需要6个人去做,但并不需要这6个人都懂得它的设计原理,只要一个人把它设计好,其他人去做就行了。而我们现在软件公司的状况是6个人都得懂做它的原理,否则不要,这样成本肯定就高,还未见得就能配合的好。”
我们国家现在的软件人员不足9万,信息产业的发展需要大力发展软件业,这一块的工作量非常大。据悉,即便是美国,其软件人才的缺口也有100多万,美国的福利组织正在组织残疾人进行培训,希望把他们中的一批人输送到信息产业中去。而孙辉民看过一个报道:目前国内通过高考上大学的残疾人每年是1200人左右,从85年开始,残疾人不会因为残障而上不了大学。这样累计下来的人数很可观,中国庞大的残疾人群体蕴涵着巨大的智力资源。“要解决残疾人根本的问题就是要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孙辉民说:“我们公司一个重要的想法就是把软件产业、高科技产业和残疾人事业结合起来,在这个交汇点上能做出点事情。”
残疾人最需要的是平等的机会
·润衡公司招会计,先定了一位注册会计师,后以发现一位只有中专文凭的残疾人应聘者,公司改招了残疾人,而对那位注册会计师说:“以你的才能,找份好工容易,但对残疾人说,机会可没有那么多。”·
孙辉民从自身的经历意识到,残疾人最需要的不是同情与特殊照顾,而是一个平等的机会。对于他的公司来说,有意识地雇佣残疾人的行为也不是进行慈善事业,他对残疾人能够象健康人一样完成某些工作充满信心。
“在润衡不是说我这里纯粹的都是残疾人,我们只是提供一个残疾人平等的就业环境,我们也同样要求他们承担工作责任。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在家里工作。在科技领域,残疾人的贡献也是很卓著的,比如霍金、华罗庚。有句话叫‘苦难使人深刻’,残疾人当中是有很多智者的。目前我们这里的比例是大约有四分之一的残疾人,其中有一些是很出色的,包括我们北京公司的负责人张先生,他在公司工作了8、9年了。”
孙辉民指的张先生叫张宏志,毕业于西安工商学院,因为腿疾找不到工作,苦闷徘徊之际,孙辉民接纳了他。如今他成为润衡北京公司负责人。采访时张在与记者的应对中显得干练而成熟,丝毫不受困于其身体的残疾。
在润衡,残疾人从事的工作是根据他们的自身条件、教育程度分配的,素质高一点的做软件开发,低一点的可以做测试工作。
在润衡有一个残疾人老会计,原来在医院上班,门诊收费,月收入600元,还要经常加班。在原来单位,她工作得很好,人们说只要是收费处患者不排队,就是她在上班。但就是这样,人家改革调整还把她调下去了。到了润衡,这个残疾老会计的月收入是1300块,工作依旧出色。润衡的网站还有一个原来的运动健将,后来肱骨头受伤残疾了,本科毕业以后3、4年找不着工作,从省残联了解到情况以后,孙辉民马上就把他接收了他说:“刚来时人家都说他水平太差,我就说这需要一个过程,结果两个月以后,他的水平已经超过了很多比他早到的同事。他有这个素质,又珍惜这个机会,就一定能干好。”
这一切做法的基础应该都是有孙辉民自身经历做基础的,孙是个企业家,又是个残疾人,但他首先是个企业家。在商言商,他可能为残疾人事业捐款,但绝对不会为了博得一个助残的名声而损害企业的发展。他在残疾人从事软件业方面有一些基本的前提:“我们企业的大目标有了,但是要分期分批地来做,不能把它当做政治任务来做,那就不是一个企业了。企业需要这个岗位,而你在这个岗位上与别人在这个岗位上没有什么差别,那我就可以考虑。比如软件测试,并不需要很高的水准,比较细心就行,这就可以安排给残疾人。在残疾程度方面,目前还没有安排盲人,有聋哑人,天津理工学院是中残联的一个定点,我们会接收那里毕业的聋哑大学生。他们做软件开发之类的工作。”
孙辉民一再强调,公司里没有照残疾人之说,残疾人付出多少劳动就拿多少报酬,公司给的是一个支点,一个机会。依孙的理解是:人都是有缺陷的,或心理或生理,只是一般人缺陷隐秘,而残疾人的缺陷暴露于人前而已,只要有机会,残疾人会干得与健全的人一样出色。对残疾人最大的同情和支持,就是让他们通过工作融入社会,使身心等到健全发展。
实践证明,在润衡,残疾员工们都非常胜任工作,热爱工作。不光是智力方面达到了要求,对企业来说,他们的好处还在于他们非常稳定。在IT业,人员的流动的比例达到了21%,这个成本是很高的。而在润衡,只要把残疾人的事情处理好,他们就会成为稳定企业的中坚力量。在这里,肢残者可以从事财务或管理,聋哑则负责保密性的东西。
在润衡,残疾员工的工资和正常人几乎没有差别,对于残疾员工的工作要求也没有差别,只要是当初认定能够胜任的,要求和正常员工一模一样的严格,残疾人员工不合格一样会被解聘甚至开除。在润衡,记者见到员工们来来往往,一派自然,彼此之间丝毫没有歧视或者同情。
一条新路
·从1992年到今天8年时间里,润衡几乎每两三年就“生”出一个新公司,1994年办深圳公司,1997年办北京公司,2000年月办广州公司,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孙辉民相信有一个更好的平台,这支特殊的队伍中会产生一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
在一般的观念里,助残是需要付出的,但在润衡,则是助残有了回报。目前,润衡的规模在国内软件企业当中已经算是很大的了,在全国各地也都有分公司,投资2亿的珠海润衡科技园也正在建设之中。而在一般用户眼里,润衡也一直都是个软件公司,跟用友、金蝶等没什么区别,没有人因为他雇佣了很多残疾人就说他们是福利工厂。
但润衡一直不敢对外界过多宣传,孙辉民说:“因为这会构成很大的压力,全国有6、7千万残疾人,一个企业哪里有能力来安排呢??我们只是小范围的招收,比如广州有,黑龙江有,附近地区的最好在附近就业。但依旧有很多残疾人找上门来联系。”
如果说过去在计划经济模式下,残疾人就业就是指把他们集中在一起搞一个国家免税的福利工厂,属于传统模式的话,无疑,润衡在走一条残疾人“高质量就业”的新路,他们试图在知识经济到来的时刻,在残疾人中解放出一批新的生产力。
但润衡一家的力量是不够的,仍旧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如果说润衡一家完全是公司行为的话,那么,现在要扩大规模,要在更大的范围内解决这个问题,就少不了政府和老百姓的支持。
孙辉民的理想是能够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残疾人软件开发中心。在美国,专门从事软件开发的微软公司,聘用的员工达30000多人。日本、台湾已将残疾人组织起来从事软件开发工作,软件开发最关键的是人的智力资源,我国6000万残疾人中,如果组织起3000人的开发队伍,就可成为中国最大的软件公司,其发展前景是非常诱人的,软件开发业不仅可大量吸纳残疾人,而且可以创造残疾人的经济奇迹。
在规划中的珠海润衡信息科技园中,除了软件开发外,孙辉民还想建一所特殊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将更多残疾人培养成大学生,主要教英语和计算机知识,一部分毕业后到润衡另一部分输送有关部门或地方。
孙辉民说:“我们相信中国庞大的残疾人群体蕴涵着巨大的智力资源。我完全有信心能组织一个在全国都很有实力的软件公司。通过我们9年的探索,应该说这个路是能走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