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10 次) 时间:2001-05-18 10:46:35 来源:笨笨熊 (笨笨熊) 原创-IT
泡沫,大家都知道了,就是外表看似漂亮的东西实质上腹内空空如也,泡沫的本质在于它的虚幻性和浮夸性。相信小时候玩过肥皂泡的朋友们对此印象颇深,即被吹的越大,泡沫破裂的几率也就越大,然而我们在视觉上看到的却不是这些,因为肥皂泡只有在变大的过程中,才会日渐绚烂。
那么很容易想到的结局就是在最美丽的时候,突然一下子就感觉什么也没有了,不是感觉,是确确实实的什么也没有了,而四散的只有零落的水珠,甚至是潮潮的水气。
回过头来想想,我们可以把整个嘴巴都浸到水里,使出吃奶的劲儿去吹,还是没有所期希的泡沫,即便是偶而跳出个泡,也是丑陋之极。为什么?因为里面没有加上适当的肥皂,所以肥皂是泡沫产生的亮点,没有肥皂,也就没有了泡沫的艳丽照人。
互联网的滋生,有人用泡沫来形容它,俺不敢苟同。很大的一个区别是泡沫破了,狗屁都没留下。相反,互联网终究是扔下了个破落摊子,算是点值得骄傲的资源,之所以说它值得骄傲,是因为它的确有一些价值,不单单是失败的经验。总起来,虽然以泡沫来透彻互联网的吹捧潮,不尽恰当,但也给了不少启示!
互联网的应用,象当年满族青年的小辫子一样,剪了就革命。于是无论是沾了IT边的高科技企业,还是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传统企业都奋力挥舞着剪刀,你一下我一下的用以正面自己革命信念的彻底性。阿Q还没有弄明白怎么回事,就慌手慌脚的加入了革命队伍。这就是我们下面用来吹泡用的一大盆水,当然我们都知道,但靠这些水是吹不出什么名堂来的。所以现在需要找的是能够帮我们成就泡沫的“肥皂”资源。
现实中肥皂有很多个牌子的,在互联网上可以起到肥皂作用的东西,更确切的说是概念也着实不少。其中有虚幻的,也有实在一点的,虚虚实实,相互庇佑。不知道怎么回事,Internet这玩意打从老外那搬过来就是概念比业务多,说的比做的多,天生骨头贱,却生了一副好手脚,一时倒也模仿的有板有眼,象模象样,用来外的话说就是“OK,OK,OK!”
国内互联网吹泡的时间算起来也不短了,笔者曾试着从中找出点规律出来,岂料空“头”而归,连个想法也没挤对出来。倒也非是俺天生愚钝,实在是这足以支撑泡沫之物太多了。几乎每年,每月都在滋生着不同“品牌”,不同“质量”的泡沫载体。如果真要打今儿算笔总帐,好好计较一下,也只能是象历史书的流水帐一样,按年记事了。
[97年,最单纯的一年]
之所以说97年是国内互联网最单纯的一年,有着很多方面的原由。首先当时的网民,哦!应该说是网虫,太少了。听说也就是几万个吧!网费过高,加上人民生活水平还有待改观。上网无论怎么看都是很奢侈的消费方式,想想以前的几十块元一小时,俺也牙齿都在打颤,既然没有那么多人上网,也就少了旁观叫好起哄的主儿,即便是国外人家吹的“大个头”也不等飘到这穷乡僻壤的地方就自行了断了。当然一个很隐蔽的因素就是国内还很少擅长钻营此道的“精英”!
[98年,泡沫显山露水]
说98年泡沫就出山了,好象有点委屈了中国互联网,这个时候,三大门户已经开始安营扎寨了,SOHU的张朝阳仗着尼葛络庞帝的面子带来了国内第一笔风险投资,从而引入了VC的概念,并且还首创了后世为人称道的“注意力经济”,俗称“眼球经济”。由此带来的pageview,访问量之争算得上是个十足的大泡沫,追求点击数的时代从此悄然升起。年底新浪网的横空出世,更是借着奥运专题的空打出了pageview最耀眼的一张牌,从这时,不时的公告一下自己的注册用户,网站流量成了网站们攀比附庸的家常便饭。
[99年年,垂直的dot com]
如果说98年追求的注意力泡沫有点虚幻的话,那么99年的成分已经变的“务实”多了,不要误会了,这个务实多是体现在概念上,准确点就是垂直的泡沫,dot com是这时候的方针政策。当然很幸运的是产生了那个beg.com堪称经典的笑话,让我们把dot com在脑子里记得牢牢的,这时国内也出来了不计其数的纯网站形式,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梯队梯队的,包括作生活的“e”家军,作社区的“人”家军,还有专营女性服务的“花大姐”们,总之很多很多,其中最为耀眼的是叫做电子商务的东西了,不管是起初的B2C,C2C,还是后来居上的B2B,可谓光芒大射。据统计单是B2C一项在NASDAQ就上了200家,亚马逊也被贴着金字全球作展览,到后来B2B又翻了身,Commerce one,Ariba让资本宠的找不着北,连国内的阿里巴巴也留洋出了国,据说还得了个不错的排名,至于马云登上福布斯的封面则更具写真性。
[2000年,XSP,IDC火的很!]
进入2000年,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和分析师们突然抽出一张报表说电子商务在现在仍然不尽完美,网上购物受阻,B2B模式被看的满脸狐疑,连自己都不知道究竟是个什么货色了。Amazon成了江河日下的败类,遭受着四面楚歌的悲苦境地,于是一种新模式ASP浮出水面,应用服务提供商,名字也蛮体面的,夹击而来的XSP系列花样繁多。总之大凡在股市上顶着ASP帽子的都在全线飘红,疯长不停,这阵风还没过去,IDC又在年底登了录,只要是有能力,有资格的都在兴建自己的数据中心,虽然服务,技术没到位,先盖了房子圈了地再说。263,世纪互联,中关村数据,清华万博一个个大款似的铆足了劲,后来还跟前面的ASP搭上了火,吃一锅饭,此外上市热潮风起云涌。
[2001年,宽带和传媒一起上]
也许是吃尽了苦头的过,进入新世纪,宽带刚一露头,大家就急着给它戴上了一顶泡沫的大帽子,就象用来震慑妖鬼的灵符一样,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压住了再说。岂知越压越乱,各地大兴土木的宽带建设反而搞的轰轰烈烈,好不壮观,“一公里问题”还没具体摸个门道,宽带小区都预定式的扯起了宽带接入的幌子,视频点播(VOD),远程医疗说的有滋有味,好象亲眼见过,亲手用过的一样,有骨干网资源的电信运营商,以有线电视资源著称的广电,类似长城宽带,歌华在线,聚友网络等的民营大军都不忘分一勺羹。
有人说2001年还是媒体年,除了宽带的红红火火,媒体经营应该是个大卖点,其实想想,媒体在内容,而宽带重在建设,两者算是一家,也没什么好争的。
媒体的乍热,源于国外传媒大亨的进驻,特别是我们入关以后,AOL时代华纳,默多克新闻集团,维亚康姆,BMG等超级大户的来势汹汹,单单是一个香港的TOM,就把国内折腾的站不住脚,听说他们又在密谋将电脑报业集团,三联生活周刊收入囊中。至于三联倒也罢了,和投资方弄的象红脸的关公一样,有个主儿收拾烂摊子也不赖。这电脑报就悬了,前一阵子新浪出走的那个金公不也在天极大谈跨媒体平台吗?不过说回来,这超媒体不是说着玩的,人家AOL和时代华纳有的是资源和钱,象咱这只有概念,没有长线发展眼光的难免最后遭受血本无归的重创!
上面说了这么多,都可称的上是上好的“肥皂”产品,然而要产生泡沫终究少不了吹泡的工具和人,好比我们平常用的胶筒,虽然直接把嘴伸到水里也可使泡沫泛泛,但效果可差多了。
网络的产生源于国外,吹泡这门学问人家自然最在行,所以凡是从国外回来的稍微有些阅历的都被冠以“海龟”一派,至于最初的张朝阳,由于潜身修行数年,算算也该被逐出山门了。
“海龟们”用于吹泡的工具可谓形色各异,但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少不了资本的标签作怪,资本市场的左右决定了泡沫最终破裂的必然性。而投资商喜欢看的是一瞬间或一段时间美丽的样子,单是这一小段,对他们而言,已经足够了,因为在股市上已经赚的满盆满钵,至于破碎后何去何从,那不关他们的事,留给创业者自己去想吧!
前面说过,泡沫散尽,留下的只有一点点美丽的回忆。对比这些,网络泡沫还似有值得兴奋的地方,除了失败后的痛楚和教训外,它们也委实留下了不少东西-实体的框架,而这些东西对我们还是蛮重要的,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欢迎泡沫!
在泡沫中产生,不一定从此随风飘散,当崩裂的水泽笼罩在你周围时,我们需要的是泡沫后的清醒!
笨笨熊 2001/5/18 首发:天极评论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