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弱势断送实达?――“调查实达ST”之二 - IT直言 - 庞瑞锋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69 次) 时间:2001-05-17 10:15:21 来源:庞瑞锋 (庞瑞锋) 原创-IT

           管理弱势断送实达?
             ――“调查实达ST”之二
               记者 庞瑞锋
  熟悉内情的人知道,实达上市后进行的一些投资屡屡失败,虽然与国内IT业的激烈竞争环境有关,但根本原因却出在投资管理的随意与控制乏力上。更有人指出,实达到此地步,与实达经营决策层尤其是叶龙的弱势管理风格有关。
        (小标题)大股东缺位
  因为巨额亏损,2001年3月号的《实达》几乎成了一个反思专辑。在亏损已经在内部通报,还没有正式公开之前,这个实达内部刊物上充满了上至总裁叶龙、下至普通员工的反思文字,焦点则集中在实达的管理上。
  记者在福州采访期间,叶龙却身在香港。据其身边的人讲,技术背景出身的叶龙性格比较内向,平素不爱说话,工作极为敬业,但管理风格却殊非强势。这种管理风格后来对实达发展影响至深。
  作为实达的创业元老之一,叶龙在胡钢出走后开始执掌实达。1995年,实达兼并福建计算机外部设备厂,以达到上市规模要求;1996年,又将实达成功运作上市。凭此,叶龙个人在实达的声望和权势也达到顶峰。
  实达上市时,前三大股东分别为富闽公司、实达工会股和福建外设厂,三者股份相当接近。由于实达以往的成功,大股东们对企业经营层完全信任。虽然经营决策层不过是第二大股东的代表,但其在董事会中一度占有70%以上的席位,拥有绝对的主导权。
  这样形成的一个结果是,公司的经营管理层实际上又拥有最高决策的权力。本来代表大股东利益的董事会,却将企业的重要决策权基本上交给了经营管理层。叶龙身兼董事长和集团总裁两大要职,董事会对公司的经营决策,几乎完全放手。
  出现这种结果也并不难理解。第一大股东富闽公司当初只在实达了投入区区数十万元,但在这群创业者手中,却将实达滚动发展成为一个大公司,对实达经营层极为信任。现任董事长明德平就表示,当时富闽公司派出代表很尊重叶龙们的意见。
  另一大股东福建外设厂在并入实达后,仅有名份存在,成为一空壳企业。从资产关系上,后来它划归福建省电子厅管理。电子厅没有实行政企分开前,属下管理企业众多,对于实达的发展也基本没有过多看法。
  这个阶段算得上以叶龙为首的经营决策层与大股东们的蜜月时期。大股东在企业实际运作中的缺位,经营者作出各种重大投资决策,并推动企业向前发展,这也许是一种不错的模式。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上市以后,一个个投资决策在企业管理层的主导下随之做出。
            (小标题)管理困境
  但是实达做大了,下属公司多了,集团从单一产品和客户群,一下子发展到涵盖IT、电子、进出口、房地产等多元化经营领域,公司骤然规模扩张。象许多高速发展的企业一样,经营层的管理水平不足问题开始暴露。     上市以后,实达管理层曾提出过一个宏大的计划――打造“大实达”。即将实达分为三个中心:福州作为硬件制造中心,北京作为软件中心,香港则作为资本运作中心。三大中心互为支持,撑起新的实达。
  即使从今天来看,这种策略对于实达走出福建、确立全国性影响也堪称目光深远。但实际运作下来,除了实达还在福州生产硬件产品外,另外两“中心”只能算是空谈。在香港进行资本经营,还添了5000万元亏损。
  尤为可惜的是实达软件业务在北京的拓展。1997年实达注资1200万元,收购了做系统集成的朗新软件公司。1998年2月,并购做消费类软件的铭泰软件公司,同年又以3000万元并购了做软件增值代理、号称“UNIX”专家的东方龙马公司。在北京软件市场一度刮起“实达旋风”,“北京软件中心”说法已隐约可期。
  但到如今,实达除了还在实达铭泰里占有小部分股权外,东方龙马与朗新软件已经完全与实达脱离关系了。曾经想在软件市场大展身手的实达,已经不大将软件作为主要业务了。在实达内部排名中,实达软件产业公司也大大落后于其他三大子公司。
  虽然通过股权转让,实达也实现了部分收益,但一位实达内部人士却斥之为:“这只是蝇头小利”。他认为如果能够将这几家软件公司整合起来,实达软件的想象空间不可限量。但是实达一直走的是控股道路,虽然试图进行整合,但终于管理不太擅长,最终没能成功。
  即使实达在1996年进入VCD领域,也并非完全没有机会。但用人不当、管理失察却是VCD的败因之一。据说,当时实达启用VCD的负责人,却是一位做过三年监狱的人。入狱之前,虽然此人曾负责过几个福州当地的企业,但这些企业最终都以垮掉结束。
  分析这些项目的败因,不少实达高层都认为,当时对这些投资的子公司缺乏有效地管理和监控。最明显的例子便是西方公司,实达上市以后,还对其追加投资。但由于管理失控,西方公司涉嫌介入走私,被海关查获,罚金及其清盘后形成的呆坏账,又亏去1亿多元。同时,还对实达品牌形象造成莫大伤害。
  发展到最后,实达管理层只知道投资的企业总体是亏损了。但是具体亏了多少,却并不清楚。即使有些项目本身不错,经营管理没有跟上,最终只能败走麦城。
           (小标题)麦肯锡难题
  1999年7月,麦肯锡公司进入实达视野。在经过数月接触以后,同年10月,实达以300万元的代价,决定引入麦肯锡改组方案,对实达以往的管理架构进行变革。
  据当时直接参与此事的实达高层人士透露,当时投资项目过多,管理跟不上,各个子公司各自为政,管理几乎失控。引进这家国际著名咨询管理公司的方案,是希望能扭转这种管理上的弱势。
  麦肯锡方案的核心是:解散集团以前的子公司制,将市场营销、销售和生产统一收到集团层面。集团的三位高级副总裁贾红兵、黄奕豪、蔡智康各负责一块,贾负责市场营销,蔡主管销售,黄则司职产品研发和生产。
  改组方案强调资源共享,比如针对一个行业客户,实达只需一名销售代表就可以将PC、各种终端、服务器、网络产品统一销售给客户,而不需要象过去子公司那样每家都要上门推销。
  随后根据方案,实达进行了“千人大换岗”行动。各地分公司的负责人也放下手中业务,赶回福州进行培训和学习。但是这种更为国际化的先进管理方案,不但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反而遭受更大的失败。
方案推行到1999年5月,实达从业务层面一分为二,贾红兵负责PC业务,黄奕豪负责外设、网络,管理模式又重新退回到原来的子公司制,这也意味着麦肯锡方案在实达的终结。
  来回一折腾,实达更是元气大伤。叶龙在后来的反思中也承认:“新管理体系在推行的过程中给集团经营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直接导致了99年、尤其是上半年经营业务的滑坡,同时也加重了集团应收账款、物流及库存积压损失。2000年集团对库存及应收账进行了彻底清查,包括对海达等企业的坏账清理,形成了1.3亿元的亏损。”
  实达一位高层人士表示,麦肯锡方案虽然败走实达,并非意味着国外的管理“洋药”不适合中国的企业。据了解,当时麦肯锡曾为实达提出两套实施方案:一是渐近方案,先在子公司内部推行,成功后再向集团推广;二是一步到位方案,直接在集团内部进行全局性大调整。
  缺乏大调整经验的实达,没有事先进行试点,直接选择了后者。有关人士分析,在投资VCD等项目失败后,实达本来应该收缩防线,将养生息。即使进行调整,渐近方案可能更为合适。
  但是熟悉情况的实达高层却表示,当时即使采取一步到位方案,如果有管理决策层的强势推动,也未必没有成功的可能。因为这个方案在推行过程中,主要的问题来自于协调问题,其更深层则是因为人事等问题。这些问题可由强势人物出面解决。
  实达弱点就在于管理弱势,采用这种方案是想加强管理,这听起来似乎是循环悖论,却是当时实达的困境。
其实实达也没有完全抛弃麦肯锡方案,退回子公司制以后,在三大子公司强势负责人的推动下,麦肯锡方案却在子公司内部推行开来。包括麦肯锡力推的产品经理制都保留下来,反映出这一方案的合理性。
  引进了麦肯锡方案这味性猛的“洋药”。结果服用不得其法,巨亏局面最终无可挽回。方案失败以后,实达集团的经营决策层与大股东们的蜜月期也宣告结束,后者的眼光变得怀疑和挑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