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突破一个亿意味着什么?(下)(首发天极) - 冷眼看IT - 静仁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10 次) 时间:2001-05-16 07:58:10 来源:静仁 (静仁) 原创-IT

国产手机从“不可能”走向可能

曾几何时,中国的手机市场先是摩托罗拉的天下,然后是三巨霸上演手机市场的“三国演义”,紧接着是“四大家族”鱼贯而入来“分羹”……1994后的中国手机市场,哪有中国自己手机的踪影?最为要命的是似乎没有多少人因手机费用的昂贵、外国手机信誉度、美誉度而相信中国人会买自己的手机。但是1999年11月,我国的第一条手机生产线开动,随后就是越来越多的国内厂商瞄准了这块“蛋糕”。从2000年,我国的手机市场占有率开始了零的突破,并迅速地占据了近10%的市场。

但就是到今天,我们翻阅一个报纸、杂志、收一下电视、广播相关的报道,登上网站看一下手机类的分析文章,充斥人们眼睛耳朵的是国产手机的诸多不可能。产生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参照系的选取不对。人们在看待国产手机时,参照系是国外企业的手机,而在运用这个参照系又忘却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时间,另一个是国情。以此来看,当然看到的更多的是悲观的方面。我们应该以一种更为客观的、综合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

国产手机有着强大的国外手机企业所不具有的三大优势。

――天时。对国产企业来说,最大的利好消息来自国家的支持。信息产业部曾表态,国家从手机的入网费中拨出14亿元,支持国产手机业务的发展。而国家连续5年从固定电话初装费中提取5%,也是支持国产手机的研究和产业化的专项经费。据有关人士介绍,有关部门已经制定部分扶植国产手机发展的政策,如从严控制直接从国外进口移动通信设备和手机终端设备,主要采用在国内合资生产和中国自主开发生产的移动通信系统设备;原则上不再审批新的GSM合资或独资企业,对已有的合资企业要加快技术转让的深度和速度,加快产品的本地化进程等措施。同时,加强政府监管,规范移动通信设备厂家的经营活动,加大打击手机走私和加强移动通信设备市场管理的力度等。扶持虽然这不是长久之计,但对于刚刚起步的国产手机企业来说,是必需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地利。国产手机企业根生在本地,无论是从产品的开发对本国民众的亲和力上,从产品的营销网建立的快捷上,还是从本地政府资源的利用上都能更多地适应中国的国情。这一点在其它行业与国外企业进行竞争时都得到了不同程序的表现。

――人和。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服务跟得上。同国外品牌相比,售后服务是国产品牌的一大优势,也是赢得经销商信心的根本所在。从去年开始,一批国产手机厂商推出售后“三包”,有的甚至推出在期限内无条件包退包换的贴心服务,让消费者感受到国产品牌的亲和力和实用性。另一方面,经销商越来越青睐国产手机。外国品牌进入中国采用的办法是通过代理商来经销,通过以量取胜来赚钱。这在竞争不剧烈,市场有序的情况下是可以的,但恶性的区域之间的价格竞争,使得销售渠道的共同成本提升,加上他们手机价格的一日一跳水现象,使得经销商常感叹,做国外品牌要么赔钱做影响、要么今天赚了明天赔。因中国的手机企业是通过控制生产来控制价格的,经销商的利润相对稳定,随着国产品牌在市场被认知,量的规模往前推进,这一块的利润空间将使经销商转过身子往国产手机厂商身上靠。

国产手机同时也存在着暂时无法同国外品牌相竞争的三大劣势。

――无“芯”。构成手机的关键部分有6个:芯片、天线接触部分、SIM卡、液晶显示屏、电池、按键等。天线应用的无线电技术已经很成熟;SIM卡技术也已经基本定型,电池从最早的镍电池、经过镍氢、镍锂一直到现在的锂电池,没有很大的升级空间,液晶屏的技术目前日本和以菲力浦为代表的欧洲水平较高,但那并不属于最关键的部件,只有芯片属于手机的核心技术。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尽管国内厂商能够生产出科技含量很高的手机,但恰恰是最关键的芯片等核心技术还掌握在国外公司的手中。对于国产手机来说,这几乎是一个致命的“死穴”。

――少钱。无论是从技术的研发上或是广告的投入上,大陆企业无法同国外的大企业相比。为扶持国产手机和培育移动通讯市场,国家已拿出60亿元人民币设立无线移动产业化专项基金。但同世界巨头们的投入来说,还是非常少。

――缺人。手机领域同其它高科技领域一样,招来人、留着人、用好人仍然是一个无法解决得好的问题。这就决定了依赖外国技术这一企业之疼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

优势与劣势的这种判断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说的,具体到手机行业内部,甚至是企业来说,刚会有很大的不同。如何扬长避短,就成为国产手机企业获取更大发展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笔者认为,作为国产手机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从较大的方面来看应该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要截击不要追击。后来者居上,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速度要快得多,没有高的速度,后来者无法居上。另一个就是要走近路进行截击。现在科技发展的速度本身就是加速度型的,要在速度上超过前行者,从基础上来说,应该与距离相差不大,技术上来说,应该属于同一层次,而这两点,国产手机企业都不具备,只有走截击这条路。实际上有些国产手机企业已经在向这个方向努力。

――善用价格战。手机行业该不该运用价格来作战,这是争论的一个焦点,其实抽象来谈并没有意义。无所谓该不该,一要要看打这个战的战略意义,二看有没有能力来打价格战。根据家电行业的经验来看,国产手机蚕食洋手机的市场利用价格仍然是一条很好的选择。但家电行业与手机行业毕竟不同,另外家电行业利用价格战后造成的整个行业亏损的现象也值得手机商反思。国产手机行业目前打价格战的能力非常弱,根本原因是生产手机的尖端技术都要花钱来买,生产成本太高,利润空间不大。这就需要考虑在什么时候、运用什么方式、创造什么条件来打价格战。洋品牌注重的是样式的酷和功能的多样,国产品牌在注重样式新潮的同量,更多应该走向功能的强大,而不是多样。手机根本用途是打电话,这对于中国现在传输系统的国情和用户的心理来说是符合的。

――力压中西部。手机从技术含量来说是多层次的,客户的经济条件和消费需要也是多层次,从现实的条件来推测,较长远时期,国产手机无法占据这个行业的技术的制高点,可以拓展的可能空间是中、低档空间。中国的现实情况从地理位置来看也是分东、中、西三个梯度,东和南目前的经济条件和人们的观念更多地偏向高端产品,这些地方一般为洋品牌占领,国产手机的生长的空间大多在中小城市和乡镇;中部大城市高、中、低端产品都有自己的空间,手机市场更多处在开发阶段,大有可为;西部是现在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手要市场更需要要开发。国产手机利用自己开发的中低端产品价格上的优势,占领和打开南方的乡镇、中部的中小城市和国部的大中城市,站稳脚步后,再不失时机地向高端产品进发。一项网上的“手机价位及服务调查报告”也显示,国人对国产手机的期待是千元以下。有数据表明,国内中低端手机已占整个手机市场份额的50%,低端手机占34%,并且还在以100%的速度迅速发展。规模更大的低端消费群在日趋廉价的移动通信面前表现了充分的消费欲望。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总经理万明坚坚持认为:“国产手机的定位在起步阶段是在中、低端的市场,这是由技术源头所决定的。

――主打服务牌。国产手机在用户这里存在的最大观念问题是质量问题。其实,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最近对移动电话质量抽查显示,目前国产手机的生产技术与国外品牌相比毫不逊色,我国生产的手机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由于在资金实力、品牌知名度等方面还无法与国外品牌正面抗衡,但是在性能价格比、货流控制和售后服务方面,国产手机却具有显著优势。国产手机企业要利用自己独特的地理优势、语言优势和中国大部分民众求廉心理,在提高质量的同时,大力度的搞好售后服务,能达到有效冲击人们认为中国手机质量不行的观念误区,弥补在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上的不足,从而提高竞争能力。

推动手机企业的竭动力是创新

手机的更新换代非常快,从表面来看,世界手机巨头们之间的竞争是推出新机型的速度赛跑,其背后是技术层次跃迁高度的较量。2G、3G、2.5G三代同堂,GSM尚未唱罢,新颖取巧的GPRS就闪亮登场,日本NTT集团的DoCoMo公司宣布,最早将在2006年推出数据传输速度超过20MB/秒的4G服务。谁跑在了前面,谁就可以在并不长的领先时间内获取高额的回报。

回顾手机行业的短暂历史,技术、资金和市场极大地刺激的手机速度的飞升。1998年欧洲首先推出了基于GSM网络的语音技术,最高速度为9.6Kbps;1999年中技术升级,发展出GSM的WAP技术,手机上网概念初步应用,速度上限提高到14.4Kbps;2000年WAP技术软件升级,到了GPRS阶段,速度在28~115Kbps;预计在今年秋天GPRS的升级版本EDGE技术将要出台,速度极限提高到384Kbps;如果3G的网络基础可靠,3G手机代表格式cdma2000和W-CDMA的速度可以达到384~2000Kbps不等。

高科技企业的强与弱根本上取决于其创新力度的大少的创新速度的快慢,创新的力度和速度决定着他们占据市场份额的变迁,盈利的多寡和生死的轮回。中国的手机企业从开始的贴牌、合营入场,现在也已经开始了技术创新的艰难旅程,虽然投入的幅度很大,但目前相对于世界级企业对于研发投入的来说,力度还是很小,但重要的是我们意识到了,我们在努力地做,假以时日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