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96 次) 时间:2001-05-15 11:26:25 来源:王宏亮 (乐天) 原创-IT
在尝试过风险投资、创业板以及国内二板之后,用友最终投向了本土A股市场主板的怀抱。借着上市,用友产业化战略的”布子”阶段已大体完成,随之将快速进入”着陆”之后的战略实施阶段——向包括财务软件在内的管理软件扩张和升级,直至进军世界软件企业50强。作为国内财务软件的龙头企业和核准制下首家上市的IT公司,加之小盘、绩优、高成长,登陆主板之后的用友似乎没有理由不灿烂。
抢滩主板
A股发行
4月19日下午,用友软件A股发行路演推介会在北京国际俱乐部饭店如期举行。人们注意到,用友董事长王文京在宣布公司成功上市的消息时,不经意间流露出某种喜形于色的神情。对于平日里锋芒内敛、宠辱不惊的王文京来说,这绝对是不多见的。
的确,无论是对用友,还是对王文京本人来说,这都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通过发行2500万A股,用友不仅一举从沪市拿走8.875亿元真金白银,而且创下了中国资本市场上几个标志性的案例——第一家按照核准制发行A股的公司;每股发行价(36.68元)和发行市盈率(64倍)迄今为止最高的公司;第一家公开发行上市的中关村品牌软件公司。借着上市,以前还只是小范围标榜的“中国最大的本土软件厂商”的美称再一次成了可信的和可见的现实。
推介会之后,用友软件的招股工作仍在有板有眼地进行着:先是在和讯网上路演,再是拿到核准文件,然后是发行和5月中旬的正式挂牌。此时,王文京感到可以向媒体披露一下这个难得的喜讯了。“不是说以前我们不愿意给大家披露,而是那时监管部门有相应的要求,怕误导舆论,所以前一阶段我们也只能问十答一。现在是披露真相的时候了。” 王文京在北京上地信息产业基地1万平米的全智能型用友软件大厦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不管是巧合,还是“天时地利人和”的自然结果,作为核准制下首家上市公司的用友都令人影响深刻。与过去带有“寻租”遗留的审批制不同,核准制是一种更加市场化的操作:它要求上市企业的融资量、发行价格由企业、券商以及投资者来决定,政府干预的因素少了,发行人、中介人的责任则大了。比如定价,“我们这次的定价主要依据几个方面,一是公司的成长性,二是行业的前景,三是公司以往三年的业绩,四是新一年度公司盈利的预测,还有一个是公司拟定的投资项目募集资金的需求。在最后定价之前,中介人还安排了一些投资机构的询价,询价的结果比我们最后定的价还要稍高一些。”王文京说。
那么高的定价,会不会在挂牌之后出现跌破发行价的尴尬局面?用友及其发行人海通证券的回答是不会。海通证券有限公司副总裁吉宇光说,这个定价不仅体现了用友软件内在的价值及其在业内的龙头地位,也是考虑到要给二级市场预留出足够的空间,所以不光不会跌破发行价,相反这个定价还是略显保守的——目前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大约为60倍,用友软件本次发行全面摊薄市盈率是为64.35倍,仅比平均值高出一点点。
不为人知的一个细节是,用友制定招股书的时间竟长达4年之久。前期是按照审批制的规则制定,后期是改按核准制的规则制定。新的要求对信息披露的深度比原来要高得多。比如说,披露不光要涉及股份公司的股东,还要涉及到股份公司股东的持股人以及最终实际的投资人。另外,对于风险因素的披露也要求很高,必须把企业可能存在的重要风险都披露出来,而且对一些比较关键的风险要作出特别风险提示。王文京透露说,招股书的每一句话都经过了慎重推敲,而不是随随便便编出来的,所以招股书可以说是用友未来发展的一个宣言性文件。
另一个细节是,用友软件的股本结构里根本没有设国家股,这在原本是为国有企业融资的A股市场应该说是个异数。没有了国家股的羁绊,加之小盘、绩优、高科技、享有增值税退税优惠等诸多利好概念,登陆主板之后的用友似乎没有理由不受追捧。
艰难上市路
像其他民营企业一样,用友也一直对在国内上市心存犹疑和显得底气不足。这与政策对民营企业的过分疏离以及对国有企业的过分倾斜有关。比如前些年的额度制。当时用友高层虽然也做过一些试探性的工作,但最终发现,民营企业要想拿到额度指标根本没戏,于是相关工作还没有真正铺开就匆匆搁浅了。但是,此后用友并没有就此放弃上市计划的推进,而是边发展边推进,等待时机,寻求突破,终于通过了后来由科学院审定的双高认证,成为科技部第一批推荐的5家高科技公司之一。
高科技企业不需要额度的突破口就是从那时开始的。通过双高认证后,用友的上市工作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其间用友不止一次动过到香港创业板上市的念头,为此还专门和多个风险基金接触过。“我记得大概1998年,就有美国的风险投资公司找过我们,还对我们公司价值作了一个估测,大概是2亿美金,我们嫌少,最后放弃了。”用友副总裁吴政平回忆说。放弃买壳上市可能还基于这样的考虑:就是当时用友已经具备了独立上市的条件。在这种条件下,再背一个壳就没什么必要和意义了。
后来用友开始将目光转向了犹未露头就炒得纷纷扬扬的二板,为此又忙乎了几个月的时间。吴政平解释说,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管理层声称二板要在2000年年底开设,又是全流通结构,还有期权的设计,所以用友高层经过讨论,觉得还是可以选择的。实际上,当时用友确实对主板和二板都表示看好。
为什么用友最后会放弃二板?一些业内人士的解释是:用友希望尽早上市,但二板却迟迟不来(有消息说要暂时取消);急于赶在WTO逼近之前拿到资本市场入场券的用友不能再等,也等不起了。不过对于用友的迟迟上市,王文京有不同的解释。他说:“用友这几年并没有特别因为资金的需求而左右业务发展和上市计划。无论是上市,还是我们原来采用的商业贷款,都是为了配合产业发展,并不是目的本身。实际上,我们的现金流量一直很好——成立第二年我们就开始盈利了,然后每年的营业额和利润都在增长。因此对于上不上市,我们并没有刻意去追求,没有为了上市而上市。我们只是不停地低头做事,做的过程中, 哎,这个东西出来了,所以就赶上了。这完全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话尽管这样讲,但作为一个已基本渡过原始积累阶段的公司,再依靠私募那样的方式已经远远不够了。比如用友提出在10 年内进入全球软件企业50强,但总不能靠自己的一点点原始积累进入50强吧?所以无论早晚,还得要选择上市这条路,否则将在讲求规模经济的IT领域被迅速淘汰出局。
主板上市:得耶失耶?
用友此次选择在A股市场上市,应该说与其长久以来坚持的创新与均衡兼顾的原则是一贯的。王文京说,用友之所以最终会选择在国内主板上市,主要还是看好国内资本市场日益增大的规模以及市场化程度——它现在已是亚洲第三大股市;再一个原因就是,自从搞了双高认证之后,民营科技企业进入到资本市场来发行股票的指标障碍被渐渐拆除了,而作为一个产品和市场大都在本土的公司,还有比在本土资本市场上市更好的选择吗?“这一点可能短时间内看不出来,甚至两年、三年都看不出来,但是五年、十年、三十年、五十年之后,再看这个问题就很明白了。”
在主板这样一个以前只是为国企敞开大门的市场上市,对用友而言当然值得庆幸。最显而易见的是,通过建立跟资本市场的通道,公司产业化发展的资本瓶颈一次性地解决了,何况除了首次募股,以后还会有更多次的增发新股、配股、可转股等筹资机会。这方面用友软件的优势也同样明显。由于总股本仅1个亿,流通盘只有2500万股,一旦法人股流通问题得以解决,用友软件的股本扩张潜力比与其基本面相似的其他主板上市公司要大得多,例如科利华、托普软件、东大阿尔派、青鸟天桥、新宇软件、天大天财等等。
但用友在国内财务和管理软件行业的龙头地位也并非无可置疑。来自国内已经完成上市的同类知名软件厂商的直接竞争,过去是,现在也依旧是用友面临的最大威胁。
以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金蝶为例。论市场占有率,它和用友其实相差无几(分别为35.6%和32.8%);论市场规范程度,它可以获得更多的法律保障;论知名度和发展机会,它可以吸引来自全球的各类投资基金;论募集资金,虽然它发行的8750万股仅融来区区8000余万港元,挂牌以来的走势也差强人意,但其即时融资能力,特别是以批股换股方式进行购并的能力却非用友可比;最后,论期权制度,由于国内A股市场相关法律一直没有出台,用友期权的实施还只停留在纸上,而金蝶就不然。当然,这种比较仅是就眼下而言,至于长远来看会如何,还得两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