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61 次) 时间:2001-05-15 11:22:36 来源:王宏亮 (乐天) 原创-IT
为了突破“大集体”的局限,划定一块清清楚楚的产权,四通没少动产权的脑筋。如1985年成立“同仁基金会”;1986年发行内部股票;1987年搞股份制改造。可惜上述方案或违背初衷,或未触及产权,或被否决,都在修成正果之前就匆匆流产了。1992年,段永基执掌四通,又旧话重提,想将资产量化到员工头上,再向社会发行公众股,终因存量问题太过敏感,被主管部门推出了门外。次年,四通股票在香港上市,四通其时的2000名职工分到了1500万股内部职工股,可惜后来大多数职工在市况好时都将这些内部股卖了,原因是产权不清楚。
可以说,四通迄今为止的“产权归位”努力一直没有取得突破。从1984年创立时的乡镇企业和“知青企业”,到1986年改名为“北京四通集团”后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四通的产权一直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
1998年,四通首次引入了MBO理念,决定由经理层和职工成立一个新四通,买下老四通的资产。买,为的是绕开动不得的存量,在增量上动脑筋,以真正解决委托人无效的问题——不再为他人做嫁衣裳,为自己做。
按当时设计方案的初衷,老四通会逐渐退出,但后来事情又起了变化。老四通不光不打算退出历史舞台,还雄心勃勃地宣布要做“网络实业”,将系统集成、网络运营增值、网络软件等业务揽在旗下。四通集团的陈大为解释说:“这不是说四通要变,而是按北京市规定,四通集团作为集体资产还要保值增值。作为一个企业和商业组织,说马上消亡是不可能的——老四通还是我们的两个股东之一,股权还在,怎么能说消失就消失呢?况且老四通虽然分割出一部分业务,但它本身也还在朝前走,也在转型。随着政策、经营状况、产业格局的变化,产权重组也会出现新的可能性,老四通未必就不会老树发新芽。”
但实际情况是,整个四通集团的经营效果并不理想,这与四通介入或者重返IT行业及互联网服务业的时机把握有关,也与其一贯实施的多元化战略有关。但MBO的有始无终不能不说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现在,新四通的上市计划仍搁浅在途中,基本上没什么进展。新四通成立之初,原是有上市打算的,但想法归想法,证监会原则上是不允许这种有职工持股会的公司上市的。最近杨宏儒出走四通,股份或许可以继续留着,但由于不是上市公司,期权(如果有的话)是卖不掉的,要想转让也难。
不管怎么说,四通产权改革毕竟是走了第一步。尽管四通集团MBO留下了一堆问题,“产权归位”也还没有归到位,但四通以始作俑者的代价换来的经验却是民营企业一笔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