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25 次) 时间:2001-05-12 17:19:39 来源:王宏亮 (乐天) 原创-IT
高盛公司是一家有100多年历史的合伙制跨国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以经营投资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和经纪业务著称。1999年5月7日,高盛结束了它极富传奇色彩的130年私营合伙制度,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目前公司的市值高达436亿美元。2000年9 月,高盛收购做市商SLK后,更摇身一变成为纽约证交所最大的股票交易商。
高盛在全球的主业并不是风险投资,而是投资银行业务,在中国市场也是如此。例如,高盛去年在中国移动和沃达丰案以及同期收购中国的7家移动电话网络案(总金额为340亿美元)中曾担任顾问;它还与美林、中国国际金融公司共同参与了中国移动股票(68亿美元)的再次发行任务,并承销6.9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券。除此之外,在2000年度亚洲最大的交易之一——台湾“中华电信”私有化一案中,高盛亦以绝对的实力和上乘的表现给人以深刻印象。
高盛对中国互联网市场非常看好,介入得也比较及时,先后投资的网络公司包括新浪、证券之星、阿里巴巴、ChinaRen、网通、硅谷动力、资讯人等等。高盛不久前发布的研究报告预计,其所参股的新浪在2001年将实现收入4900万美元,到2002年9月将开始盈利。虽然在尚未进入商业化阶段的目前单靠广告很难盈利,但新浪凭借具有高度可扩展性的商业模式,已经顺利渡过了亏损高峰期,利润正在稳步增长。
高盛投资的其他网站也显示了良好的钱景。例如,以“IT增值内容+商务平台”为赢利模式的硅谷动力,由于创造出了一种走中国道路并且100%垂直于IT行业的电子商务模型,已经率先触摸到了盈利点,并为将来上市作了充足的准备。再比如证券之星,其定位是面向证券行业的公共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积四年多提供在线证券信息之经验,证券之星在ASP这样的信息增值服务上,寻找到了高起点整合证券资源和网络资源的捷径。还有阿里巴巴,作为一个网上贸易市场和商人社区,它目前已拥有来自世界200个国家和地区的25万注册会员,并即将推出针对当地市场的日文、韩文、欧洲语言和南美网站。这当是其占有网络版图上垂直细分行业市场的关键性一役。
唯一不算成功的例子也许是ChinaRen。由于偏重于年轻学生的市场定位模糊和削弱了其赢利前景和赢利模式,由于冲进门户站点参与厮杀时已然太晚,又赶上Nasdaq大跌和中国概念股遭受冷遇,上市的希望顿然渺茫,结果高盛只好亲自“做媒”,将 ChinaRen和搜狐撮合到了一起。搜狐自己的日子本来就不太好过,原想着通过收购ChinaRen来提高用户浏览量,进而带动广告的增长,但经营成本增加,尤其是股市上的困境使这一如意算盘最终落空了。搜狐不但没有因此而获益,为了生存,还不得不大量裁员。不过对于高盛而言,卖掉ChinaRen倒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它因此将很难变现的ChinaRen.股权换成了可以随时套现的搜狐股票,尽管后者的股价现在已经低得可怜。
高盛风险投资案
新浪
1999年初,在华登国际投资公司主导下,高盛、华晶网路基金、软银及新加坡政府联合向新浪网投资2500万美元,创下了中文网站境外融资的先例。同年11月,新浪再获6000万美元国外风险投资。
在四通利方成立时,四通集团绝对控股,王志东及其创业班子占股21%;第一次融资650万美元时,外国风险投资占40%,而四通集团的股份被推薄到17%左右;第二次融资后,外国风险投资持股比例占到了80%以上。拥有了绝对控制权的风险资本不免要指手划脚,对公司内部管理、业务运营乃至发展战略说着说那,以使之符合自己的战略意图。这种干涉多少还是有益的和适可而止的,以至于王志东把来自风险投资的钱都称为“好钱”。
高盛公司最近发布的对新浪网的研究报告预计说,新浪将在2001年实现收入4900万美元,到2002年增至8800万美元,并开始赢利,到2003年毛利率将达到65%。高盛认为,新浪网的利润正在增长,商业模式有高度的可扩展性,而亏损已过高峰。新浪目前的绝大部分收入来源于网上广告。鉴于中国地区电子商务市场的成熟度,新浪不可避免要面临一些财务、运营和相关市场的挑战。
ChinaRen
1999年6月成立的 ChinaRen曾以其300万的注册用户和每天1800万的页面下载一度跻身于CNNIC综合类网站排名第九。它的聊天室、校友录、游戏和主页大巴,都是不错的产品。但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能立马成为卖点的东西并不多。
Chinaren后来被搜狐购并应该是个不错的归宿,但也不无遗憾。如果陈一舟在其事业发展的高峰期就狠狠心找买主把网站卖了,应该是能卖个更好的价钱的。可惜势易时移,陈手中的筹码已不比往日,他不得不为自己迟到的进入和退出付出代价。
网通
2000年11月14日,中国网通完成3亿美元集资活动,两大投资者高盛亚洲及澳大利亚新闻集团分别入股6,000万美元,成为最大两名外资股东,分别占股权3%,其他股东还包括戴尔电脑创办人Michael Dell、嘉里集团主席郭鹤年、新鸿基地产创立者郭炳湘兄弟、李兆基及中国银行旗下的一家投资公司。
中国网通此前主要股东为上海联和旗下一个投资基金NewMargin 持有,占股约50%,其他股东包括铁道部、广电局及中国科学院。
硅谷动力
2000年2月,被誉为梦幻组合的世界主流风险投资公司高盛、Redpoint和Penisular联手向硅谷动力注资1000万美金。这创下了迄今为止中国互联网公司首轮融资之最高纪录。作为IT垂直站点的硅谷动力无疑是行业当之无愧的领跑者,在正式收购IT电子商务网站赤兔网和与新浪网结盟后,其“增值内容加商务平台”的行业电子商务模式有了一个更高的资源平台。
资讯人
2000年3月29日,美国资讯人网络集团得到高盛公司、花旗银行与上海联创等国内外著名金融投资公司入股。原有股东如英特尔公司及普讯创投等也增加了持股数额。目前资讯人收到的风险投资金额突破2000万美元。
资讯人成立于1995年1月,拥有 “酷必得”和中文个人服务社区网站,并致力于向企业提供整合性网络平台服务、技术平台支持服务和整合的金流/物流管理服务,已有相当一批网站和传统企业采用了资迅人的PSP服务从事网络社区、客户关系管理和电子商务活动。此外,资迅人的PSP服务与酷必得的品牌效应形成的良性互动,也产生了极佳的网络营销效果。
证券之星
2000年6月,高盛公司在“众里寻她千百度”之后,向证券之星注资上千万美元。对证券之星来说,这笔二期融资可以说来之不易,因为这是网络股缩水后国内网站获得的第一笔大额风险投资。在此次融资之前,其原有股东上海联创投资公司和上海电信分别占有公司超过20%的股份。据说证券之星的市场推广费还不到支出的10%,这个数字在以“烧钱”为能事的网络界简直不可想象。尽管如此,其在CNNIC证券类网站排名中却一直名列前茅。高盛对证券之星的估值是四五千万美元。
阿里巴巴
1999年10月,由高盛牵头的国际财团向阿里巴巴注入500万美元风险资金;其它机构性投资者包括汇亚资金管理、富达投资、新加坡技术发展基金及瑞典投资。2000年1月,软银又向阿里巴巴投资2000万美元并与阿里巴巴结盟。此次合作将软银的资金、管理资源及市场推广支持与阿里巴巴现有的技术实力及互联网行业专长整合在一起,进一步提升了后者在B2B电子贸易市场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