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老年人也许更需要 - ※IT乱谈 - 布衣挽歌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58 次) 时间:2001-05-09 20:45:59 来源:布衣挽歌 (☆布衣挽歌) 原创-IT

作者:布衣挽歌

在我的印象里,最早的把老年人和网络联系在一起的好像还是本山的那段小品,呵呵,对了,就是关于“马甲”的那一段。里面老赵曾经重复着丹丹同志兑给他的一个新名字茫然道“上网?上什么网?我很久不打鱼了?”。也许这正表现了现在老年人对于网络的一种态度,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固执的认为网络是个很新潮的,属于小年轻的一个事物,他们不合适再去搀和,而且网络又是一个很高深东西(这显然是被了时下的电脑学习班和一些半调子媒体的害),他们也不敢再去触及。所以在现实中,老年人成为了距离网络最远的一群人,但是他们不需要网络吗?

事实上恰恰相反,老年人不但需要网络,而且在某些方面比其他年龄段的人群更需要网络。不管你承认与否,老年人始终是这个社会上孤独感最强的一群人。岁月如滔滔逝水,当一个人把自己子女抚养长大,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操劳过后,突然又一天发现自己不用在劳做了。以为有人来告诉他,您老操劳了一辈子也该歇歇了。这时他们才如梦初醒般的发现青春已经远逝,自己已经成为了两鬓微霜的老人了。当儿女们或是工作或是学习或是其他的原因出门之后,只留下他们自己独坐在午后的天井或是清冷的客厅里,周围一片静寂,只有咔嗒咔嗒的闹钟的声音陪伴着他们和那只京叭狗在陪伴他们,他们感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寂廖。他们更渴望再次溶入这个社会中去,更渴望跟人交流。

所以,我们无论走到那个城市,无论在清晨或是傍晚,都可以在大街小巷看到排成方阵的老年人在操练着这一种或是那一种你叫不上来的舞蹈或秧歌,每当这个时候他们总是容光焕发的,神采奕奕的,精神头胜过了很多旁观的年轻人,因为只有在那个时刻他们才又找到了重新溶入社会的感觉,才发觉的自己的存在对于一个集体是如此的不可或缺,他们原来还是重要的。

如上所述,每个老年人都是可望交流的,而网络又是一个很好的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它的出现淡化了物理学上的距离,使得人与人之间变得天涯咫尺,如果能够很好的运用网络这个交流工具的话,能够很好地帮助老年人克服退休以后的孤寂感,使一些孤寂的老人变得快乐一些。

当然,要说服老年人来触摸鼠标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他们根深蒂固的认为电脑和网络是艰涩的,是高不可攀的。(当然这是因为社会上很有一些不怀好意的人经常将网络神怪化的言论四处散播,否则便不足以显示他们这些会用网络者身份的特殊和高贵。)所以我们在说服老年人触及电脑和网络的时候应该是有耐性的,也应该用一定合适的方法。其实最好的一种方法是把一帮老哥们老姐们组织起来,让一些他们所熟识的而且已经掌握了一定网络知识的的老年朋友来现身说法,如同他们在一起学习秧歌一样,在不知不觉间,网络就如涓涓溪流一样自然而然地流入了他们的心田。我在这里就找了几个老年朋友上网的小例子,看一看我们所不熟识的老年人上网到底是什么样子。

李妈妈 70岁
……
除了彩电,电脑是我们关心的第二件家电。如今它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电脑”刚落户我们家时,可不象“彩电”那样省心,“开机“、“关机”忙的我昏头昏脑。“鼠标”真似活老鼠,光标不听使,总是捕捉不着。汉字输入对我甭说多难了。Chen(陈),cheng (程)分不清音,wang(王),huang(黄)也不分。我这夹有南方口音的普通话带来了许多的麻烦。还真有点怪我们的小老师,只教会了我”全拼音输入法”。待我有了电脑后,才找到了“智能ABC输入”的窍门。

快到圣诞节新年了,往年为了给国内外亲友寄贺卡忙个不停,今年可不一样了。我们老两口通过电脑E-mail互发贺卡。因为刚学完制贺卡和在网站上选贺卡,这一下可用上了。从网站上选中所喜欢的贺卡配上音乐,添上发往的E-mail地址,再写上几句贺词,一点“立即发出”,贺卡就发出了。几秒钟后,打开“邮箱”,就收到了。兴奋万分!其中,要遇上“写”贺词即要简要,又要节省上网的时间,又难了。汉字输入肯定快不了,干脆用还没忘记的几句英文。“love you”再简单不过了。他也同样回了文:“love you forever”。想不到“电脑”起了“情感桥梁”的大作用啦!其乐真是无穷。当然“台湾麻将”.“空挡接龙”迷的我偶尔也会忘记烧饭。为了“电脑”我们两人像三岁的孩子抢玩具一样发生争夺,竟忘记我们都是快70的人了。
……  

吴 妈妈

……  
我从1999年5月参加电脑俱乐部后,真是开心极了!现在,我从电脑俱乐部学会了中、英文打字、建文档、打表格、学绘画、制贺卡以及建立自己的e-mail信箱。过去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这把年纪还能初步学会先进的高科技!

电脑俱乐部的会员们就象兄弟姐妹一样,和谐融洽,亲密无间,人人争为全体做贡献,时时处处体现出我们“助人为乐”的宗旨。能者为师,有的教太极拳,助人强身健体;有的教舞蹈,步伐轻灵稳健;有的学摄影,有的打桥牌,定期学理论,实战成效高。我们还组织了120名会员在上电脑课前学唱中文、英文新老歌曲,活跃生活,振奋精神。我们还组织了两台节目,人人登台,献技献艺,吹拉弹唱,载歌载舞,节目长达3个小时,大家仍余兴未尽,情趣盎然。

因学电脑接触英文单词较多,我们还特意为只学过俄文的朋友开办了英文短期班。从最基础的ABC开始学,从最简单的国际音标学起。看到大家都很认真,一笔一划地写字,一丝不苟地做作业,我心中赞叹:这个年龄的人,还有这么强的求知欲!有的学员上午学电脑,中午连家也不回,在附近买点吃的,下午接着上英文课,就这样辛苦,可大家都说,“这是我们一星期中最高兴的一天!”
……

陈大爷
……
新世纪的第一个春节在元宵之夜的烟花中慢慢落幕、悄悄离去了。七八十岁的人,不免有些依依不舍,“时间”对我们何等重要啊。

1999年5月的一天,天津市和平区睦南道143号40多名同龄人一起跨入和平区社区服务求助中心办的老年电脑俱乐部,成了电脑前的一年级新生。他们中有老同学、老邻居,也有陌生的脸孔。此后大家又都成了网上冲浪的好友。别看他们不少人头发花白,动作迟缓,手指不灵,架着花镜,有的还戴上助听器,但听课时却都特别认真,眼睛瞪得老大。到今年2月,同窗两年的好友还剩下一半人坚守阵地,其余的要么在家守着第三代,要么出国了,有的身体不好也无法再来。但是,走了的人不少,陆续来的人也不少,到和平区老年电脑俱乐部接受培训,学习用电脑和上网的老年朋友已有200多人。

我认识的老年网民正在增多,以前大家见面的话题是“小道消息”,现在传递的是“网上新闻”关于上网费用的降低、用电脑时要注意健康方面的问题等都是大家爱聊的话题。现在网友们有的添置了品牌机,有的还有年轻时装“矿石收音机”的劲头儿,要自己组装,更多的和孙子抢用一台机器。电脑已成了网友生活上的必备品,寸步不离。独居的网友,每晚都用电脑和国外亲人联系,感到消除了孤独。有位网友每星期六用电脑和在国外的女儿通话,装上摄像机,就成了可视电话,更加亲切。有位摄影爱好者,常到佳能网站上下载数码相机的最新资料。有的网友还配置了打印机、扫描仪,开始了照片的再创作,一张拍摄完的照片,通过不断修饰,再发到网上同网友交流。今年电子贺卡又成了我们“银色时尚”的内容,e-card代替了传统的邮件贺卡,又快又省钱。惟独聊天室在我们老年网友中不受欢迎,因为我们不愿隐瞒年龄,和人逗乐。

我认识的网民,不仅上网也愿做网上的志愿者,大家想把自己的经历、情感、希望都抒发出来。有的人开始考虑制作个人主页,把我们这一代人的抱负传给网络人群。有我们这一代网民的参与和奉献,相信网络空间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

也许看到这里你才会暗自感叹,原来老年朋友上网还有如此多的乐趣,当然他们利用网络与年轻的朋友又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没有了那么多的功利心,更多了几分的恬淡,就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般,网络的快乐感动着他们自己,他们的家人以及他们的友人。

但是这些幸运的已经接触电脑和网络的老年朋友毕竟只占我国老年人中很小的一部分,还有更大一部分的老年人没有接触过网络,所以现在把网络推广介绍给老年人就成了一件很重要也很迫切的工作了,这也正是我作此文的本意,希望有条件的话大家都来做这件事,最起码是搀扶你的父母能够在网络上畅游。而且正好好友小丑以扶老上网为己任的老小孩网站(www.oldkids.com.cn)开张在即,这篇文章也聊作贺礼吧,希望他们把这件我们有心无力的事情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