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愚人节 - 比利牛斯山城堡 - 张亮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08 次) 时间:2002-01-02 13:43:44 来源:张亮 (张亮) 原创-非IT

某天和一个朋友对坐在北京著名的咖啡馆雕刻时光闲聊,我不断的发着牢骚:只有《雕刻时光》的作者,苏联导演安德列·塔科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自己当的上“雕刻时光”这个说法——在他一生拍过的七个长片中,随便一个镜头都有着油画的质感和高贵的气息。说着说着,我突然冒出一句:“如果让我开一家咖啡馆,我会起一个更准确的名字,比如……叫‘道德故事’吧。”身旁来来往往的红男绿女们或蜻蜓点水、或大放厥词、或深情款款、或别有用心,一切复杂的情感都只以轻声细语的形式踏雪无痕的表达出来,不是道德故事是什么?“或者干脆在门口贴个规则:所有光顾本咖啡馆的客人都只能以善意的谎言进行交流。这样真真假假无所顾忌,才算是真正的休息。”
大凡看过些艺术电影的人都知道,我起这个名字是拜法国导演艾里克·侯麦(Eric Rohmer)所赐了,他拍过的《六个道德故事》代表着电影在某个维度的最高水平:他的电影骨架小而肌理细密,单是对话中隐藏的小世界就足以让一部分人痴迷——自然,也有人觉得他故事单调,对话繁冗。因为萝卜、白菜的偏好而争执,还不如真刀实枪地讨价还价来得痛快,喜欢看好莱坞何尝是件坏事,甚至,死心塌地迷恋好莱坞的人往往比多看艺术电影的人纯洁干脆的多。
虽然我个人一直自称是侯麦的拥趸,但也难免自问一句:侯麦的电影真的如说的那么好看吗?侯麦的电影好看在哪儿呢?一个电影中总缺乏显性的激烈冲突和真挚情感等元素的导演,拍的电影是什么呢?我喜欢他什么呢?
工程师让·路易在教堂中看见一个金发碧眼的女子,在神圣气氛的蛊惑(?)下,他爱上了对方,“想和她结婚”。不久后遇到一个多年不见的同学维达尔,两人相见甚欢,一坐下就开始讨论马克思主义和帕斯卡的博弈理论(关于信仰,你是否相信上帝存在?如果你相信,上帝不存在对你也不会有什么损失,但他存在的话你的回报将会很高。生活中大量类似事件同理,比如爱情?)口干舌燥而不善罢甘休,维达尔带让·路易去见一个刚离婚的朋友,莫德,一个美丽的黑发女子。又一番剧烈的讨论(这一次莫德代表的无神论派也参与了进来)之后,维达尔找个借口把让·路易留在了莫德家,莫德也很直率地告诉让·路易个中原因:维达尔喜欢她,但她不喜欢他,俩人没戏,所以维达尔试图找个方式来恨莫德,比如让莫德跟别人上床。接着,莫德给让·路易讲了自己的故事:自己的老公很好,但两人相处不融洽,老公喜欢一个金发碧眼的天主教徒,而莫德自己的外遇遇车祸死了。聊的话题越发私人,也越发投机,莫德颇富暗示色彩地表达自己凭直觉喜欢上了寡言少语或者的让·路易,但无论她怎么勾引他,他都保持一种道德和身体上的近而远之。而当莫德要转身离去时,让·路易反而追了上去试图吻她,莫德推开对方,说了一句:我喜欢那些知道自己意志的人。第二天,众人去滑雪,两人居然还能没有任何距离的开玩笑。晚上在莫德家,让·路易说:我今天和你在一起很高兴,是因为以后不会再见到你。离开莫德家后,让·路易巧遇自己喜欢的那个金发女郎,找了个机会借宿她家,同样没有逾墙(或者不敢),并终于由此顺利的恋爱、结婚。五年后在海滩,莫德和让·路易一家相遇,短暂的交谈让谜底遮遮掩掩地揭开:让·路易的老婆就是莫德老公当年的外遇。道别莫德,让·路易和妻儿一起奔向幸福而巨大的海洋……
这是一个典型的侯麦式故事《莫德家的一夜》。观看的时候,我尽量提醒自己,留意其中的心理细节:每一个人,让·路易、莫德、维达尔,都在我诱惑中开始故事,自我欺骗中达到自我圆满,一个闭环完成后,生活和欺骗以近乎相互依赖的方式继续。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充分的看到侯麦的努力——
侯麦在费尽心思地营造另一重世界,以此作为我们生存世界的一个镜象:只有跳出生活,我们才可能完整地看清整个世界,但既然跳出去是不可能的,那么只有在镜象的反映中,我们能够局部地看清世界。于是不妨进行这样一种人物设定,他们比我们简单,但在某一方面具备我们的全部气质,比如侯麦的方式是:影象里的所有人物都更多地停留于精神状态这个层面,他们的所有追求都是为了或者借口于精神(最明显的例子是《克莱尔的膝盖》中,男主角无法满足对女主角的身体侵犯,那么就以触摸对方的膝盖为目的,并胜利了。《莫德家的一夜》中两次留宿的经历与此异曲同工)。这是一个小天堂,由欲望、诱惑、对于个人状态的迷茫构成——所有人都愿意沉溺于此,如同我们自己一样。略有不同的是,由于影片里的人物更纯粹也更脆弱,于是他们都胜利了,至少在他们自己设立的胜利标准上,他们都胜利了。这种纯精神层面的胜利或许在别人是根本无法辨识的,但对于他们而言,足够了。
侯麦电影,或者侯麦本人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意义是什么呢?作为一种立体存在的当代寓言:侯麦自己的表达是“道德故事”、“喜剧”、“谚语”、“季节故事”。他在告戒,至少,告诉我们应该考虑从自我捏造的幻境中走出来,虽然无疑,这是不可能的。那么,似乎侯麦也就没有必要通过30多部电影持续进行同一的表达了,难道侯麦也沉浸于自己的幻境中了?我想他在拍一场大电影,他一生所有的故事是以平行蒙太奇的方式行进的,每种模式的走向幻灭则很有可能(甚至毫无疑问)将成为另一种模式诞生的心理机制的土壤,那就是我们所谓的“借口”,借口总是生生不息的。有时会觉得侯麦的电影和拍《三色》、《十诫》的基斯洛夫斯基有些共通之处,他们都把视线集中于道德困境之中。但一个根本的差异是,基斯洛夫斯基的道德困境是纯命运的,外在的,人力不可及的,尔侯麦的电影是一种自缚和随后的自解,以自我捉弄的方式自我满足。所以前者的电影让人抑郁,后者的则让人尴尬。
其实侯麦的让人心仪之处,也正是他能够准确敲击能让观众尴尬的神经,看他的电影,总仿佛浴室里大家个个光溜溜,谁也不用在掩藏什么。元曲说的好:“自是不关风化体,纵好也枉然”,不过往往关了风化体的主题先行的作品却是最不痛不痒的:谁都能从中发现别人的而不是自己缺点,大可哈哈一笑了事。于是,站在风口浪尖而总是逆流而动的侯麦越发可恶却不可少。
顺理成章也出人意料地,侯麦的电影也很被盗版商青睐,自然意味着有市场需求,大约,随便谁都能从其中读出自己吧。但提倡盗版自然不是好的,其他的盗版也就罢了,侯麦电影的正版却有别样好:香港创造社引进的版本,多是由迈克翻译的。这个名字对于多数人应该陌生的紧,但他的作品如给达明一派写的《石头记》的歌词却实在好:“看遍了冷冷清风吹飘雪 渐厚/鞋踏破 路湿透/再看遍远远青山吹飞絮 弱柳/曾独醉 病消瘦/听遍那渺渺世间轻飘送 乐韵/人独舞 乱衣鬓//一心把思绪抛却似虚如真/深院内旧梦复浮沉/一心把生关死劫与酒同饮/焉知那笑颜藏泪印//丝丝点点计算 偏偏相差太远/兜兜转转 化作段段尘缘/纷纷扰扰作嫁 春宵恋恋变卦/真真假假 悉悲欢恩怨原是诈/(花色香皆看化)”。其中“丝丝点点计算 偏偏相差太远/兜兜转转 化作段段尘缘/纷纷扰扰作嫁 春宵恋恋变卦/真真假假 悉悲欢恩怨原是诈”,真是如同给侯麦的作品写的注脚,当然,更是生活边上的妙手偶得。
这样的笔,自然不是轻易来得的,迈克的文章,有着张爱玲余韵。想起张爱玲,则又有话说。初读张爱玲的时候,对着她小说集的名字《传奇》发了半天的呆,这样的故事怎么传奇呢?后来李安的电影里有个通俗的说法:“每个人心中都是卧虎藏龙”,不仅卧、藏,还腾、越呢!当然张爱玲的说法更高妙,其实所谓传奇,大约就是人心复杂的道德故事了,只是当时兵荒马乱的,还有多少人会为道德而小心翼翼呢?

文章评论:流动的愚人节 - bonnie - 2002-01-03 01:17:26

很有意思,估计会很不错 哪能找到 侯麦 的电影?

RE:文章评论:流动的愚人节 - bonnie - 2002-01-03 01:25:24

侯麦在费尽心思地营造另一重世界,以此作为我们生存世界的一个镜象:只有跳出生活,我们才可能完整地看清整个世界,但既然跳出去是不可能的,那么只有在镜象的反映中,我们能够局部地看清世界。于是不妨进行这样一种人物设定,他们比我们简单,但在某一方面具备我们的全部气质,比如侯麦的方式是:影象里的所有人物都更多地停留于精神状态这个层面,他们的所有追求都是为了或者借口于精神 社会问题因认知而改变,与索罗斯异曲同工

RE:文章评论:流动的愚人节 - bonnie - 2002-01-03 01:32:30

最后的那首诗能用阴阳八卦来解释?

RE:文章评论:流动的愚人节 - 张亮 - 2002-01-03 10:56:34

【(张亮)回复(bonnie)的大作】 侯麦的电影应该不难买到,仅DDVD就卖过10多张,算是被“灭”的一塌糊涂的大师之一。如果关注法国的新浪潮派,他自然是不可错过。 至于迈克的诗,怎么解?

RE:文章评论:流动的愚人节 - 风大少 - 2002-01-03 16:04:44

【(风大少)回复(张亮)的大作】 你的名字叫张亮吗?? 怎么和我一样??? 很高兴认识你, 希望我们能成为朋友。

RE:文章评论:流动的愚人节 - bonnie - 2002-01-03 22:49:44

【(bonnie)回复(张亮)的大作】 阴阳互易、量变质变再量变质变、相克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