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专栏:当联想还很小的时候 - 中国.com - 刘韧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838 次) 时间:2001-10-11 17:43:58 来源:刘韧 (liuren) 原创-IT

《朝花夕拾》之:
当联想还很小的时候
■ 柳传志
最近,我跟美国一家风险投资公司接触,其中一位高层是IBM当年全美的第三把手。他对我说他1984年来过中国,他接着说,“大概那个时候您还没有资格见到我。”我盯着他,对他说:“那当然,那当然,肯定是那样。”
我第一次和IBM接触,是作为香港一家公司的代表参加IBM的代理会,香港那家公司做IBM代理本来就没什么地位,我又是代表,更不被重视。那天,我特意穿上父亲送给我的一套老式西装,我坐在最后一排,没任何机会说话。
IBM比较尊重、注重官方的推荐,所以,即便等联想做到一定程度了,IBM依然没有对联想“这种企业”予以注意。联想曾经想跟IBM深层次合作,IBM却更多地希望联想做代销。
也不光IBM这样,联想做大以前,其他大企业也一样,他们“提拎着手”让我握,所以,我现在和小企业见面非常注意自己的态度。“未来这些小企业不知道将有谁是黑马,即使不是黑马,对人家尊重点也应该的。”
四通当年在中关村的地位很突出,它讲“把铁饭碗砸了,端起泥饭碗”让我耳目一新;它又讲“不同企业发展的路线”给了我办企业的最初启蒙。四通让我知道,办企业不仅是一帮人挣钱,而且,要去研究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我至今记得万润南对我说,公关宣传不一定是广告,如果你的企业里有国家的热点,自然会被宣传,对企业发展非常有利。联想后来坚持这样做了,四通反而没做。
1988年前后,吴敬琏、萧灼基等好几个经济学家带工作组进驻四通搞体制改革,当时联想还小,不在他们视力范围。我起先以为还不是时候,但从后面的发展看,国家并不反感,没有批判,没说这是雷池,更没有说完全不能做。这给了我们放心进一步去引导的信心。
我们一开始试图从中科院入手,后来做了才知道,中科院没有这个能力,国有资产不归科学院管,但中科院可以给我们分红权。联想最终改制成功是联想越做越大和联想体制越来越好两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联想一直做不大,或者在我刚开始并没做大,负责心并不是很强的时候,改制的路也不通,我会断然辞职,去寻找别的路。
“六·四”之后,我第一个去找段永基,请他们吃饭,我对他们说,“四通是中关村的一面旗帜,我们不愿意他倒下……” 当时,联想实际上已经具备了跟四通竞争的实力,而且已经“打过仗”了,但是,我从内心对他们还是非常敬重。
1987年,我和万润南一起到海淀区开会,万润南拍着我肩膀向区领导介绍“他们尽管现在还比较小,但可能不同凡响”,这让我很不受用,我就在那时决定和四通一决雌雄。
跟着我们就和四通爆发了“大牌子事件”。我们和四通花了73万元合租了一栋楼,那是中关村当时最漂亮的一栋楼。租这栋楼,我下了很大决心,联想当时一年的利润也才100多万。
门市楼要挂牌子,我想挂一个大的、“有影响的牌子”,但底下人按比例做出来的牌子比四通的要小,我不满意,我对他们说:“甭讲审美,就给我做一个大个的牌子,比四通的大!”联想换完大牌子四通不干了,他们将自己的牌子也改大了,后来联想又改成更大……
周光召院长批评我,“大家比牌子多大有什么意思?美国黑人杀手才比金链子呢。”我不服气,我站在中关村街头看,路过100个人,有90个抬头看联想的大牌子。除了大牌子,那时的联想没有多少更好的宣传方式。
后来又发生了“四通桥命名事件”,两家公司差一点闹危机。当时北京市要对三环上的桥命名,四通和我们都看中了现在的“四通桥”。四通动手早,走下面具体工作人员的路线,联想走的是上层路线,有条件把既定的“四通桥”推翻,我们最后没有这么做,否则,真的要跟四通接死壳了。品牌树立也不是一座桥的事。
后来方正起来了,成为联想一个很强劲的对手,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衡量已经够高了,所以,也就用不着我刻意地去表示特殊的尊重。今天中关村整个行业、企业之间空气还算湿润,四通、方正、联想之间融洽的关系起了一定作用。我们互相没有拼命在比大小,并借这个苗头去恶性竞争。
1993年,联想没有完成任务,我亲自写了“扛起民族计算机工业大旗”的战表,带着全体班子成员一起去电子部提交,胡启立部长携所有的副部长一起出来接见。“抗起民族计算机工业的大旗”不是意气用事,像义和团那样的义气在今天已经没有用,一个国家有了经济实力才能有尊严。联想后来兑现了当年的誓言。

文章评论:《知识经济》专栏:当联想还很小的时候 - 天恩 - 2001-10-12 14:28:33

嘿,送两个字:恶心 老万要是还在四通,凭你柳传志那两快联想汉卡,怕还不是对手吧? 万润南在的时候,柳传志须仰视

RE:文章评论:《知识经济》专栏:当联想还很小的时候 - 小斗士康康 - 2001-10-12 15:23:23

【(小斗士康康)回复(天恩)的大作】   这可不一定,古人云: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老万在怕也不一定行吧?当年中关村的风云人物又有多少人依然大红大紫?   当年仰视,并不意味了今天仰视。你的观点有点形而上学。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文章评论:《知识经济》专栏:当联想还很小的时候 - 网络2000少侠 - 2001-10-12 16:55:28

【(网络2000少侠)回复(小斗士康康)的大作】 天哪,小孩子发评论了,奇才奇才。

RE:文章评论:《知识经济》专栏:当联想还很小的时候 - sos - 2001-10-12 21:01:47

【(sos)回复(小斗士康康)的大作】 我的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