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兵买马 - 中国.com - 刘韧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560 次) 时间:2001-06-09 21:24:24 来源:刘韧 (liuren) 原创-IT

下面三篇文章是我的新闻观,如果你同意,我们可以一起做点事情。[email protected]

我这样做新闻
约采访
被采访对象为什么要接受记者采访?
被采访者没有帮助记者做好新闻的义务,他接受采访,自有他的目的,他的目的是推销自己的产品,树立自己的品牌,。
记者为什么要进行采访?
记者是想写出让读者满意的新闻,记者没有帮被采访者做宣传的义务。
所以,记者与被采访者在目的上存在着矛盾。被采访者通常最想通过记者告诉读者,自己公司的技术有多么先进,而记者最想听的却是他们面临的难题、他们之间恩怨以及未曾公开的事实。
记者如果不能清楚自己的目的或者完全屈服于被采访者,就会被对方牵着走,最后得到的素材没多大价值,落得只能在其宣传材料中选择一些比较有价值的东西来写,文章平平。
记者如果一意孤行,不考虑被采访对象的需要,被采访对象可能连接受采访的兴趣都没有,被采访对象不会只是为了帮记者做新闻而浪费时间。
所以,一定要找到新闻与宣传的交集,找到双方兴趣的焦点,这是采访的首要问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记者首先要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可以在网上查一下原先采访的记录,分析以前采访所达到的深度与广度,以确定还有哪些潜在新闻价值没有被挖掘,选择本次采访突破点,没报道过的,又是你想要知道的,就列为采访提纲里的重点问题,问题的数量一般在10-20之间比较好。这样可以清楚自己想采访什么,避免被人牵着走。
最初的半小小时
记者的采访提纲,采访对象可能并不是特别感兴趣,所以,在最初的半小时,一定要满足对方宣传的需要。采访和被采访是一场博弈,双方都想通过对方达到自己目的,这是采访得以进行的基础。关键是,让他宣讲什么?
按时间顺序,让被采访对象叙述关键事件的经过,可能是最好的办法。人很容易进入往事,很容易进入倾诉,此时,有叙述的快感,怀想从前,使人幸福,让被采访者回忆过去的光辉业绩可以迅速进入采访,缓和气氛,缩短和被采访者之间的距离。有些问题,比如哪里人?哪个大学毕业?虽然不一定会写进文章里,但对整体了解一件事情、整体了解一个人会很有帮助,这样下笔的时,会心理有底。
在被采访者痛快的同时,增加内容新闻性的关键是,注意避免意义和原因的论述,强调新闻六要素的记录,强调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情,结果如何;强调场景、故事和细节。
写作始于采访
在倾听对方讲光辉历史的时候,记者相对来说是空闲的,这个时候,要开通脑筋,确定新闻的主题。
准备采访提纲的时候,记者会确定新闻主题,但是,那是在没采访的前提下做的,通常并不是最好的,在和对方接触后,要立即根据他说正在说的历史,他的兴奋点,调整或者重新确定主题。这是采访是否成功的关键。
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没有主题,没法将采访有效进行下去,更没办法写好文章,所以,主题要先定。
在半个小时内,确定主题,靠经验,靠历练,但好的主题是将采访进行好的关键。
对方主讲结束,记者的主题也有了。对方宣讲了半个小时,也有些满意的累了,真正的采访开始了。
重要问题与敏感问题
这时最宜问与主题相关的4、5个重要问题,这些问题是主题的延伸,问题将回答主题,这些问题的回答将是将是未来文章的主干。
这些问题可以拆开问,越细致越好,有必要的时候一定要多问一句,如果问不到,写的时候会有无穷无尽的问题,多问一句可能为未来的写作省下10分的气力。重要问题可以持续40分钟左右。
较敏感的问题可以来自前半个小时中,对方叙述中矛盾的地方、欲言又止的地方、遮遮掩掩的地方。但这些问题对方已经说了,所以,不好再一口回绝,这些问题比较容易探寻到未曾公开的内容。这些问题应该被设计成试探式的,不好穷追猛打,将采访气氛搞坏。
特别敏感的问题,放到最后问。上来就发炮,对方会觉得你是来干仗的,并且,不怀好意,会警惕你、反感你,本来可以说的,也不会对你讲了。
敏感问题虽然最后问,也要有分寸。被采访者不想告诉你的事情,记者是很难问出来的。确定了是他不想说的问题,就没必要再问,再问反而会不好。记者不是法官和律师,不可能进入审问状态。而且,如果采访关系搞坏了,以后就不可能再去采访,次数多了,别的人也不会愿意接受你的采访。试,你采访一个企业得罪一个企业、采访一个人得罪一个人,在记者还怎么混。
取得者信任是很重要的,被采访者信任你,会处在放松状态,会觉得敏感问题和你说了也不会出太大问题。对敏感问题如果对方很在意,你的文章写好后,可以给对方看一下,确定是否发表。或者根据对方的建议修改和综合。比如一些数字、人物要不要提出,换一种说法等等。
不浪费任何资料
我采访,全程用录音。用笔记第一记不全,第二分心。录音是记者最好的帮手。
采访完,我会一句一句地将我认为有价值的话,全部整理到计算机中。这样做有几个好处:第一、一上来就开始写作,往往不知道从何入手,苦思冥想了半天,不但一无所获,心情也会变得很糟糕;第二、重新逐字逐句地听录音,会对素材特别了解,会发现采访时候,没有注意到的内容,会对素材有一个新认识。
两小时的采访大概能整理出一万字左右,然后,在一万字上做小标题,小标题越细越好,一万字用50个小标题分隔,每个小标题下大概有几百个字,便于素材的调用。
主题始终在心中
无论是采访,整理录音,还是做小标题,时时刻刻都要想着主题。一个文章没有主题万万不行,文章上6000字,很容易写散,很容易前后说的不是同一件事情,如果没有主线,就不知所云,人们看起来就觉得这个文章叙述的目标不是向一个地方去的,不能形成合力。
确立主题的原则是:第一、最好是新鲜的没有人写过的或者别人没有深入的;第二、这个主题要能统领三分之二以上的采访素材,否则,采访就太失败了。
主题确定后,要将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去掉,不要舍不得,和主题无关的材料,只会搅乱的视线。这个过程很痛苦,但一定要去掉,怕删错了,可以先剪贴到另外一个文件。
材料组织
大家都喜欢看电影,看电影的人比看文章的人多很多,为什么呢?因为电影讲的是一个故事。故事里面是有冲突的,有很多戏剧性的东西在里面,所以大家喜欢看。文章也一样,如果文章没有冲突(起伏),就会让人看得很平淡。文章要想吸引人,最好的办法是通过矛盾来展现主题,即通过起因,矛盾,高潮来体现。就像电影里出现了一个坏人,老是抓不住,所以,吸引人想知道最后的结局。文章也是一样的道理。
恩怨、竞争、艰难都是形成冲突的好材料,这在采访的时候就要给与足够的重视。材料组织的要优先利用能反映主题的矛盾和情节,使文章有更强的可读性。
场景、细节是组织素材的另外两个中心。场景能将读者带到文章中来,使其身临其境地被感染;细节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影响,人其实最能记住的是细枝末节。
情感客观
新闻作品要求用最少的字讲最多的东西,信息量是第一重要的。减少字数的关键是不要抒情,少发议论。作者不能总想站出来,总是想说,“我认为如何如何”,读者要看的是被采访对象的事情,不是要看记者的态度。媒体的态度可以写到社论中去。
作者的思想当然很重要,但它已经体现在了主题确定,材料选择上,选择这个主题,不选择哪个主题,选择这个资料,不选择那个资料,作者的立场已经在起作用了,没有必要再跳出来说,“这个是我赞同,哪个是我反对的。”千万不要觉得读者很傻,怕读者理解不了,就包办代替。其实读者比作者聪明,因为读者太多了,那里面比作者聪明的人有的是,作者一跳出来,就人笑话。还是老老实实叙事保险。
所以,作者要养成写短句子,少用形容词,多用动词和名词,以求不让自己的东西更多地被带进文章中。
开头与结尾
文章的开头至关重要,我一般会拿出20%的时间考虑开头。一篇文章如果不能在前100字中,吸引住读者,这篇文章很难成功。
开头的第一句(段)话奠定了整个文章的基调。第一段应该告诉读者这篇文章想讲什么?怎么讲?实在没有更好的开头,第一段可以用一个场景描述,这是一个比较偷懒的好办法。另外,每个小标题下也都可以运用场景来导入。
至于结尾,我是写到哪算哪。比如够6000字了,就结束。记者的思维方式是倒金子塔的,文章一定是越到后来越不重要,所以,可以嘎然而止。

刘韧简历
刘韧,《计算机世界》总编助理兼采访部主任,长期致力于中国信息产业深度报道。10年记者生涯著有《知识英雄》、《中关村问题》、《知本家风暴》(合著)、《企业方法》、《中国.com》等书。
1970年1月30日,生于安徽。
1991年,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
1991年,加入安徽阜阳人民广播电台,任记者、编辑。
1996年,加入《中国计算机报》,先后任人物版、软件版副主编。
1998年,加入《计算机世界》,任电脑文化部副主任。
2000年,出任《计算机世界》总编助理,负责《计算机世界》采访部建设、管理、规划,培养名记者、名专栏。
2001年,获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财经》奖学金。
始于1993
1993年夏,给韩云寄去的一篇投稿改变了我的命运。这篇关于盗版的文章并不是专为《计算机世界》写的,投向《计算机世界》没抱太多发表的希望,只是觉得那是业界第一大报,试试而已。
此时,我在安徽阜阳做电台记者,当时,新闻界流行“大特写”,我不甘寂寞,也试着给各报的周末版写了一些类似的文章,没有什么反响。投给《计算机世界》编辑韩云的文章是这类文章中的一篇,一篇文章而已。
一天,我从外面采访回来,同事对我说,北京《计算机世界》的韩云找你,关于稿件的事让你给他回个电话,我听了韩云的名字,以为是个女编辑,但电话那头传来的是一个小伙子的声音。韩云问我的第一句话是,“这篇文章,你还给了谁?”我老实交待,“还给了晚报。”韩云问:“给没给《中国计算机报》?”我说:“没有。”当时我还不知道有《中国计算机报》,韩云说:“那就好,我准备在市场版头条用。”韩云接着说,并希望我今后多给他写文章,直接寄给他,我说可以。
我是从1990年开始学计算机的,此时已经对计算机到了痴迷的程度,但在这之前,我未曾想过可以将计算机和我所干的新闻结合起来。韩云提醒了我,并给了我机会。
和韩云通电话后大约一两个月,我要到北京帮朋友攒兼容机,但是中关村我一个人也不认识,又想买到货真价实的配件,就想到了韩云,我当时天真地以为韩云应该和中关村做兼容机的人混得很熟,后来才知道韩云和他们搭不上界,但韩云没有推辞,也没有和我说明,他说:“你到报社找我吧。”
我坐火车到《计算机世界》找韩云,当时的《计算机世界》还在复兴路,我找到的时候,韩云在外面采访还没有回来,我就坐在报社里等他,当时报社的同事都以为我是韩云在山东大学的同学,其实在这之前,我还没有见过韩云。
韩云回来,我们俩在《计算机世界》吃完午饭,他便塞给我几本市场行情,让我先看报价,他开始打电话给他的朋友,问能不能帮我装机器。他的朋友很忙,晚上才有空,最后约好晚上在燕山酒店大堂见,最后韩云的这个朋友帮我装了一台486DX/66。回到阜阳,我就觉得韩云特别够朋友,挖空心思给他写稿,1994年,我在《计算机世界》发表了十多篇评论。
1994年,我写了一篇明星批评文章《解晓东如此义演——两个20万说明了什么》,文章很轰动,但也惹了巨大的麻烦,地方政府不高兴不说,解晓东还将我拽上了法庭,要求赔偿100万。这场历时两年的官司最终以解晓东撤诉告终,算是功德圆满,但此事耗费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我从此对“为民请愿”的事心有余悸了。此时,我又想到了韩云,希望能通过他进入IT界。在起先的几个尝试都不成功之后,韩云终于在1996年6月将我介绍给了天汇,我和天汇总经理沈江一拍即合,立即走马上任天汇副总经理,但当时受Windows和UCDOS的冲击,沈江继续做天汇汉字系统的信心不是很足了,我留在天汇也没有什么意思。
两个月后,因为稿件关系,我认识了《中国计算机报》副总编张永捷,她领我去见《中国计算机报》总编辑李超云,李超云翻了一下我在《计算机世界》发表的稿件,十分痛快地说:“你明天就可以来上班了。”李超云在10分钟内给了我一个重新做报人的机会。
这就是我来北京的经过,我来北京是因为韩云、沈江、张永捷、李超云,是他们给了我机会。我一直在想,全国像我这样有一定写作能力,爱好IT的人很多,他们为什么没有来北京?是因为他们没有我这么好的机遇。
2000年4月,我将www.liuren.com改版为www.donews.com,第一个初衷就是想给像我一样的人提供更多的机会。
韩云只有一个,他能帮的人有限,尽管他总在尽力地帮人,总在和我说,帮人就是帮自己。Internet时代帮人是不是可以不一样?是不是可以同时帮更多的人?我现在还不知道www.donews.com今后会做成什么样子,但我相信一群有能力的人聚在一起,总会产生机会和机遇。
我的工作总是特别忙碌,但donews并没有因为我对它贡献小而停滞,这是互联网的魅力。Internet是大家的,donews也是大家的,只有是大家才能发展壮大。
我的朋友对我说,donews已经不是刘韧的了,刘韧的色彩越来越少,成了杜红超的,所以叫“donews”,其实,这要感谢杜红超,这只能说明杜红超对donews贡献最多。
朋友说,这里越来越乱了,什么人都上来,不好。但我想,我们从来都不是什么有“身份”的人,也从来不靠所谓的“身份”或者“摆谱”生存,我们都是靠“本事”吃饭的人,所以,有什么理由拒绝大家在一起呢?Internet是大家的,donews是大家。donews永远欢迎所有喜欢它的朋友。大家各有各的方式表达自己,谁又能干涉呢?我的这些话可能得罪人,这里先道歉了。我不愿意得罪任何人,我希望大家都自由自在,大家一起HAPPY。我这种态度可能会使donews“永失”一些人,但我又有什么办法呢?
“家是我出发的地方”,donews是家,大家借助它走得更远,更高,是大家的造化。所以,donews从来不介意外面的人到这里寻找文章和撰稿人,反而,欢迎大家这样做;甚至欢迎同类的站点出现,给大家提供更多出发的地方。创造价值一定有回报,投机取巧一定没长远。
这是我.com,.com使我这个耐心不是很好的人也可以像韩云那样帮人了。

我只是一名记者
  我在《知识英雄》中写了50个人,写的人多,不免会有朋友对我讲:“你这个人写得不错,那个人写得欠点火候;程天纵、谢克人写得最好,某某写得最差。”如此等等,对于这些话我都没太往心里去,我以为写得好,那是因为被写的人风采照人;写得不好,那是因为被写的人实在没有什么好写(至于为什么非要去写没什么可写的人,这个问题有时候不是一个记者能够左右的问题),所以,写得好写得差都和我没有太多关系。这样说,绝不是在为自己有限的能力推卸责任。
  我只是一名记者,我的责任和义务只能是认真对待每一个要写的人,要写的事,不懈怠,不马虎,倾尽我所有的表达方式和采访写作技巧,但我不能保证所写出的人物篇篇光彩照人,给人以启发。支撑人物传记水平高低是被采访人的思想,而对于被采访人水平的高低,我一个记者是无能为力的。
  《知识英雄--影响中关村的50个人》采访过程中最让我生气的是,公司的公关小姐看了征求意见稿后,要求把他们公司的总裁形象塑造的再高大些,有时候,我实在没有办法了,就对他们说:“你们看怎样能再‘高大些’就增加哪些内容”这些人也不知道该增加什么内容,就反问我:“你们当记者还不知道该怎样上纲上线地拔高一个人?”
  我只是一名记者,我只会记录事实,有时候也做些锦上添花的事,但凭空的吹捧不要说像我等木讷的人不擅长,就连职业的公关公司对此恐怕也会感到力不从心。
  《知识英雄》体现的是被写人的思想,作者没有什么思想,所以,看《知识英雄》读者可以很清楚地知道中国IT产业中谁最有思想,有魅力,谁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学习。
  前些天,应《信息产业报》邀请和几个关心IT的哲学学者以及文化名人探讨IT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我很佩服他们的理论和见解,但我不敢发言。
  我只是一名记者,我的任务和职责只是记录下当今IT领域最有见地的思想,以便更多的人知晓,至于我自己实在没有什么深刻见解,否则,我现在不会还做记者。
  我所有的能力只表现在力争使我的记录成为所有记录中最好的。要达到这个目的其实并不容易,人和人面对面的思想沟通,能把70%的原意传达给对方已经是很理想的状态,通过记者辗转写在纸上让人理解,50%原意的传达也是很高的值。“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准确地说出了语言的无能。所以,作为一名记者在表达方面还有很多努力的空间,一个优秀的记者有余地把一名平庸的记者甩得很远。记录是一门大学问,我这辈子都学不完,我永远不会以自己主要是一名记录员而感到羞愧。
  方兴东博士把IT媒体的发展分为三个时代:1、新闻时代;2、分析时代;3、洞察时代。
  他说现在的IT媒体应该从新闻时代向分析时代过渡,或许方博士已经进入了分析时代,但在目前IT媒体浮躁的心态下,我感觉现在强调分析时代还为时尚早,我的理由是:我的周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伪分析文章。
  我们只是记者,我们没有太多思想,我们不可以站在整个业界的高度高瞻远瞩、指点江山、挥持方遒;我们只是记者,我们不在IT产业的第一线,对产业的运作并没有切身的感触,没有IT生活的我们不可能写出所谓新闻背后的新闻。
  历史上被人记住的思想家很少,被人记住的文学家很多,原因是文学家主要是在记录,记录有时候并不比思考缺少价值。
  我相信在1998年9月11日星期五的时候谁也会有兴趣去读1995年以前在IT报纸上发表的评论,如果当作笑话看,可能还可以,因为用今天的眼光看那个时候的思考可能会哑然失笑,但再过几年回头看现在,那时肯定也纳闷现在的评论为什么会如此地肤浅幼稚。
我只愿意做一名记者,我当前的任务就是写两本书,一本已经完成了就是《知识英雄棗影响中关村的50个人》,一本即将开始写。我设想用《知识英雄》以IT人物为主线,用《企业方法》以IT企业为主线,来描述中国IT产业20世纪末的基本状态,供思想家去思考,也为未来的研究者提供一些过去的资料。我希望我的书在5年以后还有人看,这是我的理想。
我的新闻观
《知识英雄》被另外一本书“掠夺”性利用了许多内容,我只轻微表示了一下“这样做不好”,该书的作者(作者?)就站出来质问:“难道不采访,就不能写作吗?”我不敢说“不
采访,就不能写作”的话,因为现如今在“资料基础上”的研究之作实在太多了,几乎成了
潮流和方向。
也许在这些人眼中,像我等这样采访而来的文字,对他们来说只是重新创作的材料和素材而已,他们认为他们的写作完全可以建立在我等的写作之上,凭着他的聪明才智完全可以重新组织我的素材,写出比我等更好的文章。他们用了我得辛苦采访而来的素材,或许还从心底看不起我等。
Internet时代,“剪刀+浆糊”作业方式提高到了电子文本的“Ctrl C + Ctrl V”(剪贴+复制)层次,实现了“东拼西凑”的“无缝连结”,懂些英文更能使这种运作方式提高国际水平。我不知道这种写作的态度是在“抄袭”,还是在“研究”。
都说这是一个信息过剩的年代,但这种过剩决非“原创”信息的过剩,而是因为信息被无限制地被复制造成的过剩。每个自以为高明的信息的复制者,都会在其所复制的内容中,加进一些自己的评论和认识,以为这样就可以高出原作者了。最后,他们将原始的信息“复制”得面目全非。
我以前也是这样的人。那时我在安徽,但我干的事是,对中国乃至全球信息产业评头论足。当时我所有信息来源就是《计算机世界》,但我的评论被发表在《计算机世界》显著位置,成为《计算机世界》为数不多的特约记者。我应该是一个“优秀”的“攒”文章的人了。
1996年,我进了《中国计算机报》,主要还是写评论和述评。我的评论以批评为主,我将自
己俨然定义成了业界的“医生”,仿佛只有我一个人知道这个行业内存在的种种弊端和需要
改进的地方,我非得大声疾呼让每一个人知道,否则就是失职。这段时间,我很快乐,我觉
得我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看他们都醉了,我还醒着。
直到1997年,我才明白,原来我所知道的那点事,别人不是不知道,只是已经说过了很多遍,懒得再说一遍而已。这对我触动很大。我在想,我为什么要到北京来,如果继续写这种“隔靴挠痒”的评论,那么,我回安徽也能写。
在北京的优势是接近新闻事件的发生地,接近当事人,我为什么要放弃这个优势,去和外地的作者比谁的评论做得更好。于是,我开始做《人物素描》。
我在《知识英雄》中写了50个人,写的人多,不免会有朋友对我讲:“你这个人写得不
错,那个人写得欠点火候;程天纵、谢克人写得最好,某某写得最差。”如此等等,对于这
些话我都没太往心里去,我以为写得好,那是因为被写的人风采照人;写得不好,那是因为
被写的人实在没有什么好写(至于为什么非要去写没什么可写的人,这个问题有时候不是一
个记者能够左右的问题,需要报社去回答),所以,写得好,写得差都和我没有太多关系。
这样说,绝不是在为自己有限的能力推卸责任。
我只是一名记者。我的责任和义务只能是认真对待每一个要写的人,要写的事,不懈怠,不马虎,倾尽我所有的表达方式和采访写作技巧。但我不能保证所写出的每一个人物都光彩照人,给人以启发。支撑人物传记水平高低是被采访人的思想,而对于被采访人水平的高低,
我一介记者无能为力。
  《知识英雄:影响中关村的50个人》采访过程中最让我生气的是,公司的公关小姐看了征求意见稿后,要求把他们公司的总裁形象塑造得再高大些,有时候,我实在没有办法了,
就对他们说:“你们看怎样能再‘高大些’就增加哪些内容”这些人也不知道该增加什么内
容,就反问我:“你们当记者还不知道该怎样‘上纲上线’地拔高一个人?”
  我只是一名记者。我只会记录事实,有时候也做些锦上添花的事,但凭空的吹捧不要说
像我等木讷的人不擅长,就连职业的公关公司对此恐怕也会感到力不从心。
《知识英雄》体现的是被写人的思想,作者没有什么思想,所以,看《知识英雄》读者可以很清楚地知道中国IT产业中谁最有思想,谁最有魅力,谁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学习,谁将永远成为过去。
无论是《知识英雄》还是《企业方法》都是不是“主题”先行的作品,它们是否精彩,很大程度上取决被采访对象是否精彩,所以,在选择被采访对象上,我越来越挑剔,因为,采访对象是我文章的“生命线”。
  1998年9月,应《信息产业报》邀请,和几个关心IT的哲学学者以及文化名人探讨IT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我很佩服他们的理论和见解,但我不敢发言。
  我只是一名记者。我的任务和职责只是记录下当今IT领域最有见地的思想,以便更多的人知晓,至于我自己实在没有什么深刻见解,否则,我现在不会还做记者。
我所有的能力只表现在力争使我的记录成为所有记录中最好的。要达到这个目的其实并不容易,人和人面对面的思想沟通,能把70%的原意传达给对方已经是很理想的状态,通过记者辗转写在纸上让人理解,50%原意的传达也已经是很高的分值。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准确地传达出了语言的无能。所以,作为一名记者在表达方面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也就说,一个优秀的记者有余地把一名平庸的记者甩得很远。记录是一门大学问,我这辈子都学不完,我永远不会为自己主要只是一名记录员而感到羞愧。
  有人将IT媒体的发展分为三个时代:1、新闻时代;2、分析时代;3、洞察时代。有人
说现在的IT媒体应该从新闻时代向分析时代过渡,或许他们已经进入了分析时代,但在目前IT媒体浮躁的心态下,我感觉现在强调分析时代还为时尚早,我的理由是:我的周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伪分析文章,懂英文的,从《华尔街日报》上贩卖洋观点,不懂英文的,可以借鉴以下台湾的《PC Home》。
  我不愿意这样做,所以,我只是名记者,没有太多思想,不可以站在整个业界的高度高
瞻远瞩、指点江山、挥持方遒;我只是名记者,不在IT产业的第一线,对产业的运作并没有切身的感触,不可能写出所谓新闻背后的新闻。
  历史上被人记住的思想家很少,被人记住的文学家很多,原因是文学家主要是在记录,
记录有时候并不比思考缺少价值。
  我相信在1999年的8月,谁也不会再有兴趣去读1997年以前在IT报纸上发表的评论,如果当作笑话看,可能还可以,因为用今天的眼光看那个时候的思考可能会哑然失笑,但是想过没有,在21世界,回头看现在,那时肯定也会纳闷现在的评论为什么会如此地肤浅幼稚。
  我只愿意做一名记者,我当前的任务就是写两本书,一本已经完成了就是《知识英雄:
影响中关村的50个人》,一本即将完成。我设想用《知识英雄》以IT人物为主线,用《企业方法》以IT企业为主线,来描述中国IT产业20世纪末的基本状态,供思想家去思考,也为未来的研究者提供一些过去的资料。我希望我的书在5年以后还有人看,这是我的理想。
《企业方法》1998年末在《计算机世界》上一推出,就让几个希望我有大进步的朋友大失所望,他们认为我还在用“人物素描”的方式写《企业方法》,没有新意。我可以保证《企业方法》的内容决不会和《知识英雄》重复,但是表现手法,我只会一个,就是记者式的实录,而且,我认为这种方法来写企业案例最合适。
《中国青年报》记者陈彤做惯了调查性的采访,刚进IT,有些不适应,感觉采访进行不下去。她的采访难以向下推进,是因为她总是习惯性地站在被采访者的对立面,拿怀疑的眼光打量被采访者对象。被采访人在一种戒备状态,当然很难敞开心扉。
我的方式和她不同。当被采访者小看我的时候,我当然会用几个问题“刺”他一下,比如谈谈他的竞争对手,谈谈他的失败等等。一但被采访者不再“小看”的时候,我马上会将姿态放下来,洗耳恭听被采访者的精彩故事或者论述,并不时地给予他肯定,只要他没有离开主题,就让他滔滔不绝体讲下去。
采访中,我不从来不试图去和被采访对象“对话”,从不试图让被采访者接受我的观点,采访中,我没有观点,采访时间很宝贵,我决不会为了要在被采访对象面前表现我的高明,而浪费一分钟。没必要。我将自己话压缩到最低,因为,每次回来整理录音,我都会发觉自己在采访中说的话对于写作最没有用。
采访前,我当然会有一些自己的意图、目的以及计划,我会认真做采访提纲,但如果被采访对象有更好的思路和想法,我回跟着他走。
方正董事长张玉峰是一个特别有力量和主见的人,我对他的两次采访都远远偏离了我的采访计划,但那两次采访都很成功,一个是张玉峰主动谈起了前几任总裁的更替,一次主动张玉峰谈起了方正在管理所遇到的难题,这些内容,如果被张玉峰不想说,我将问题设计得再好也没有用。适逢张玉峰想谈这些内容,这时如果我还抱着原来的采访计划,我就是傻瓜。
采访完,我将采访来的所有录音整理到计算机上,然后,分析这些材料,确定主题,然后,
删掉没有用的材料。这样做看似多用最终要删除部分的无用功,其实是最快的办法,因为一
开始,不知道写什么,主题是什么。开始就整理材料,在这个整理的过程中,主题会慢慢显
现出来。
通常的构思方式,从构思主题到写作会思量很长时间,有时候,写到一半才会发觉这个构思不好,否定重来,会浪费很多时间,勉强写下去,始终会有鸡肋的感觉。
这种基于材料,充分照顾内容丰富性的写作,最要克服的就是文章的流畅性。我的文章一般
都要修改五遍以上,直到付印之前,我会一直修改下去。我重来不会认为自己哪篇文章能有
多好,在我看来,我的哪一篇文章中,都还有“BUG”因为时间原因,没来得及订正。这大约就是作为一名记者的遗憾。
我这样做新闻
约采访
被采访对象为什么要接受记者采访?
被采访者没有帮助记者做好新闻的义务,他接受采访,自有他的目的,他的目的是推销自己的产品,树立自己的品牌,。
记者为什么要进行采访?
记者是想写出让读者满意的新闻,记者没有帮被采访者做宣传的义务。
所以,记者与被采访者在目的上存在着矛盾。被采访者通常最想通过记者告诉读者,自己公司的技术有多么先进,而记者最想听的却是他们面临的难题、他们之间恩怨以及未曾公开的事实。
记者如果不能清楚自己的目的或者完全屈服于被采访者,就会被对方牵着走,最后得到的素材没多大价值,落得只能在其宣传材料中选择一些比较有价值的东西来写,文章平平。
记者如果一意孤行,不考虑被采访对象的需要,被采访对象可能连接受采访的兴趣都没有,被采访对象不会只是为了帮记者做新闻而浪费时间。
所以,一定要找到新闻与宣传的交集,找到双方兴趣的焦点,这是采访的首要问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记者首先要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可以在网上查一下原先采访的记录,分析以前采访所达到的深度与广度,以确定还有哪些潜在新闻价值没有被挖掘,选择本次采访突破点,没报道过的,又是你想要知道的,就列为采访提纲里的重点问题,问题的数量一般在10-20之间比较好。这样可以清楚自己想采访什么,避免被人牵着走。
最初的半小小时
记者的采访提纲,采访对象可能并不是特别感兴趣,所以,在最初的半小时,一定要满足对方宣传的需要。采访和被采访是一场博弈,双方都想通过对方达到自己目的,这是采访得以进行的基础。关键是,让他宣讲什么?
按时间顺序,让被采访对象叙述关键事件的经过,可能是最好的办法。人很容易进入往事,很容易进入倾诉,此时,有叙述的快感,怀想从前,使人幸福,让被采访者回忆过去的光辉业绩可以迅速进入采访,缓和气氛,缩短和被采访者之间的距离。有些问题,比如哪里人?哪个大学毕业?虽然不一定会写进文章里,但对整体了解一件事情、整体了解一个人会很有帮助,这样下笔的时,会心理有底。
在被采访者痛快的同时,增加内容新闻性的关键是,注意避免意义和原因的论述,强调新闻六要素的记录,强调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情,结果如何;强调场景、故事和细节。
写作始于采访
在倾听对方讲光辉历史的时候,记者相对来说是空闲的,这个时候,要开通脑筋,确定新闻的主题。
准备采访提纲的时候,记者会确定新闻主题,但是,那是在没采访的前提下做的,通常并不是最好的,在和对方接触后,要立即根据他说正在说的历史,他的兴奋点,调整或者重新确定主题。这是采访是否成功的关键。
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没有主题,没法将采访有效进行下去,更没办法写好文章,所以,主题要先定。
在半个小时内,确定主题,靠经验,靠历练,但好的主题是将采访进行好的关键。
对方主讲结束,记者的主题也有了。对方宣讲了半个小时,也有些满意的累了,真正的采访开始了。
重要问题与敏感问题
这时最宜问与主题相关的4、5个重要问题,这些问题是主题的延伸,问题将回答主题,这些问题的回答将是将是未来文章的主干。
这些问题可以拆开问,越细致越好,有必要的时候一定要多问一句,如果问不到,写的时候会有无穷无尽的问题,多问一句可能为未来的写作省下10分的气力。重要问题可以持续40分钟左右。
较敏感的问题可以来自前半个小时中,对方叙述中矛盾的地方、欲言又止的地方、遮遮掩掩的地方。但这些问题对方已经说了,所以,不好再一口回绝,这些问题比较容易探寻到未曾公开的内容。这些问题应该被设计成试探式的,不好穷追猛打,将采访气氛搞坏。
特别敏感的问题,放到最后问。上来就发炮,对方会觉得你是来干仗的,并且,不怀好意,会警惕你、反感你,本来可以说的,也不会对你讲了。
敏感问题虽然最后问,也要有分寸。被采访者不想告诉你的事情,记者是很难问出来的。确定了是他不想说的问题,就没必要再问,再问反而会不好。记者不是法官和律师,不可能进入审问状态。而且,如果采访关系搞坏了,以后就不可能再去采访,次数多了,别的人也不会愿意接受你的采访。试,你采访一个企业得罪一个企业、采访一个人得罪一个人,在记者还怎么混。
取得者信任是很重要的,被采访者信任你,会处在放松状态,会觉得敏感问题和你说了也不会出太大问题。对敏感问题如果对方很在意,你的文章写好后,可以给对方看一下,确定是否发表。或者根据对方的建议修改和综合。比如一些数字、人物要不要提出,换一种说法等等。
不浪费任何资料
我采访,全程用录音。用笔记第一记不全,第二分心。录音是记者最好的帮手。
采访完,我会一句一句地将我认为有价值的话,全部整理到计算机中。这样做有几个好处:第一、一上来就开始写作,往往不知道从何入手,苦思冥想了半天,不但一无所获,心情也会变得很糟糕;第二、重新逐字逐句地听录音,会对素材特别了解,会发现采访时候,没有注意到的内容,会对素材有一个新认识。
两小时的采访大概能整理出一万字左右,然后,在一万字上做小标题,小标题越细越好,一万字用50个小标题分隔,每个小标题下大概有几百个字,便于素材的调用。
主题始终在心中
无论是采访,整理录音,还是做小标题,时时刻刻都要想着主题。一个文章没有主题万万不行,文章上6000字,很容易写散,很容易前后说的不是同一件事情,如果没有主线,就不知所云,人们看起来就觉得这个文章叙述的目标不是向一个地方去的,不能形成合力。
确立主题的原则是:第一、最好是新鲜的没有人写过的或者别人没有深入的;第二、这个主题要能统领三分之二以上的采访素材,否则,采访就太失败了。
主题确定后,要将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去掉,不要舍不得,和主题无关的材料,只会搅乱的视线。这个过程很痛苦,但一定要去掉,怕删错了,可以先剪贴到另外一个文件。
材料组织
大家都喜欢看电影,看电影的人比看文章的人多很多,为什么呢?因为电影讲的是一个故事。故事里面是有冲突的,有很多戏剧性的东西在里面,所以大家喜欢看。文章也一样,如果文章没有冲突(起伏),就会让人看得很平淡。文章要想吸引人,最好的办法是通过矛盾来展现主题,即通过起因,矛盾,高潮来体现。就像电影里出现了一个坏人,老是抓不住,所以,吸引人想知道最后的结局。文章也是一样的道理。
恩怨、竞争、艰难都是形成冲突的好材料,这在采访的时候就要给与足够的重视。材料组织的要优先利用能反映主题的矛盾和情节,使文章有更强的可读性。
场景、细节是组织素材的另外两个中心。场景能将读者带到文章中来,使其身临其境地被感染;细节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影响,人其实最能记住的是细枝末节。
情感客观
新闻作品要求用最少的字讲最多的东西,信息量是第一重要的。减少字数的关键是不要抒情,少发议论。作者不能总想站出来,总是想说,“我认为如何如何”,读者要看的是被采访对象的事情,不是要看记者的态度。媒体的态度可以写到社论中去。
作者的思想当然很重要,但它已经体现在了主题确定,材料选择上,选择这个主题,不选择哪个主题,选择这个资料,不选择那个资料,作者的立场已经在起作用了,没有必要再跳出来说,“这个是我赞同,哪个是我反对的。”千万不要觉得读者很傻,怕读者理解不了,就包办代替。其实读者比作者聪明,因为读者太多了,那里面比作者聪明的人有的是,作者一跳出来,就人笑话。还是老老实实叙事保险。
所以,作者要养成写短句子,少用形容词,多用动词和名词,以求不让自己的东西更多地被带进文章中。
开头与结尾
文章的开头至关重要,我一般会拿出20%的时间考虑开头。一篇文章如果不能在前100字中,吸引住读者,这篇文章很难成功。
开头的第一句(段)话奠定了整个文章的基调。第一段应该告诉读者这篇文章想讲什么?怎么讲?实在没有更好的开头,第一段可以用一个场景描述,这是一个比较偷懒的好办法。另外,每个小标题下也都可以运用场景来导入。
至于结尾,我是写到哪算哪。比如够6000字了,就结束。记者的思维方式是倒金子塔的,文章一定是越到后来越不重要,所以,可以嘎然而止。

刘韧简历
刘韧,《计算机世界》总编助理兼采访部主任,长期致力于中国信息产业深度报道。10年记者生涯著有《知识英雄》、《中关村问题》、《知本家风暴》(合著)、《企业方法》、《中国.com》等书。
1970年1月30日,生于安徽。
1991年,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
1991年,加入安徽阜阳人民广播电台,任记者、编辑。
1996年,加入《中国计算机报》,先后任人物版、软件版副主编。
1998年,加入《计算机世界》,任电脑文化部副主任。
2000年,出任《计算机世界》总编助理,负责《计算机世界》采访部建设、管理、规划,培养名记者、名专栏。
2001年,获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财经》奖学金。
始于1993
1993年夏,给韩云寄去的一篇投稿改变了我的命运。这篇关于盗版的文章并不是专为《计算机世界》写的,投向《计算机世界》没抱太多发表的希望,只是觉得那是业界第一大报,试试而已。
此时,我在安徽阜阳做电台记者,当时,新闻界流行“大特写”,我不甘寂寞,也试着给各报的周末版写了一些类似的文章,没有什么反响。投给《计算机世界》编辑韩云的文章是这类文章中的一篇,一篇文章而已。
一天,我从外面采访回来,同事对我说,北京《计算机世界》的韩云找你,关于稿件的事让你给他回个电话,我听了韩云的名字,以为是个女编辑,但电话那头传来的是一个小伙子的声音。韩云问我的第一句话是,“这篇文章,你还给了谁?”我老实交待,“还给了晚报。”韩云问:“给没给《中国计算机报》?”我说:“没有。”当时我还不知道有《中国计算机报》,韩云说:“那就好,我准备在市场版头条用。”韩云接着说,并希望我今后多给他写文章,直接寄给他,我说可以。
我是从1990年开始学计算机的,此时已经对计算机到了痴迷的程度,但在这之前,我未曾想过可以将计算机和我所干的新闻结合起来。韩云提醒了我,并给了我机会。
和韩云通电话后大约一两个月,我要到北京帮朋友攒兼容机,但是中关村我一个人也不认识,又想买到货真价实的配件,就想到了韩云,我当时天真地以为韩云应该和中关村做兼容机的人混得很熟,后来才知道韩云和他们搭不上界,但韩云没有推辞,也没有和我说明,他说:“你到报社找我吧。”
我坐火车到《计算机世界》找韩云,当时的《计算机世界》还在复兴路,我找到的时候,韩云在外面采访还没有回来,我就坐在报社里等他,当时报社的同事都以为我是韩云在山东大学的同学,其实在这之前,我还没有见过韩云。
韩云回来,我们俩在《计算机世界》吃完午饭,他便塞给我几本市场行情,让我先看报价,他开始打电话给他的朋友,问能不能帮我装机器。他的朋友很忙,晚上才有空,最后约好晚上在燕山酒店大堂见,最后韩云的这个朋友帮我装了一台486DX/66。回到阜阳,我就觉得韩云特别够朋友,挖空心思给他写稿,1994年,我在《计算机世界》发表了十多篇评论。
1994年,我写了一篇明星批评文章《解晓东如此义演——两个20万说明了什么》,文章很轰动,但也惹了巨大的麻烦,地方政府不高兴不说,解晓东还将我拽上了法庭,要求赔偿100万。这场历时两年的官司最终以解晓东撤诉告终,算是功德圆满,但此事耗费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我从此对“为民请愿”的事心有余悸了。此时,我又想到了韩云,希望能通过他进入IT界。在起先的几个尝试都不成功之后,韩云终于在1996年6月将我介绍给了天汇,我和天汇总经理沈江一拍即合,立即走马上任天汇副总经理,但当时受Windows和UCDOS的冲击,沈江继续做天汇汉字系统的信心不是很足了,我留在天汇也没有什么意思。
两个月后,因为稿件关系,我认识了《中国计算机报》副总编张永捷,她领我去见《中国计算机报》总编辑李超云,李超云翻了一下我在《计算机世界》发表的稿件,十分痛快地说:“你明天就可以来上班了。”李超云在10分钟内给了我一个重新做报人的机会。
这就是我来北京的经过,我来北京是因为韩云、沈江、张永捷、李超云,是他们给了我机会。我一直在想,全国像我这样有一定写作能力,爱好IT的人很多,他们为什么没有来北京?是因为他们没有我这么好的机遇。
2000年4月,我将www.liuren.com改版为www.donews.com,第一个初衷就是想给像我一样的人提供更多的机会。
韩云只有一个,他能帮的人有限,尽管他总在尽力地帮人,总在和我说,帮人就是帮自己。Internet时代帮人是不是可以不一样?是不是可以同时帮更多的人?我现在还不知道www.donews.com今后会做成什么样子,但我相信一群有能力的人聚在一起,总会产生机会和机遇。
我的工作总是特别忙碌,但donews并没有因为我对它贡献小而停滞,这是互联网的魅力。Internet是大家的,donews也是大家的,只有是大家才能发展壮大。
我的朋友对我说,donews已经不是刘韧的了,刘韧的色彩越来越少,成了杜红超的,所以叫“donews”,其实,这要感谢杜红超,这只能说明杜红超对donews贡献最多。
朋友说,这里越来越乱了,什么人都上来,不好。但我想,我们从来都不是什么有“身份”的人,也从来不靠所谓的“身份”或者“摆谱”生存,我们都是靠“本事”吃饭的人,所以,有什么理由拒绝大家在一起呢?Internet是大家的,donews是大家。donews永远欢迎所有喜欢它的朋友。大家各有各的方式表达自己,谁又能干涉呢?我的这些话可能得罪人,这里先道歉了。我不愿意得罪任何人,我希望大家都自由自在,大家一起HAPPY。我这种态度可能会使donews“永失”一些人,但我又有什么办法呢?
“家是我出发的地方”,donews是家,大家借助它走得更远,更高,是大家的造化。所以,donews从来不介意外面的人到这里寻找文章和撰稿人,反而,欢迎大家这样做;甚至欢迎同类的站点出现,给大家提供更多出发的地方。创造价值一定有回报,投机取巧一定没长远。
这是我.com,.com使我这个耐心不是很好的人也可以像韩云那样帮人了。

我只是一名记者
  我在《知识英雄》中写了50个人,写的人多,不免会有朋友对我讲:“你这个人写得不错,那个人写得欠点火候;程天纵、谢克人写得最好,某某写得最差。”如此等等,对于这些话我都没太往心里去,我以为写得好,那是因为被写的人风采照人;写得不好,那是因为被写的人实在没有什么好写(至于为什么非要去写没什么可写的人,这个问题有时候不是一个记者能够左右的问题),所以,写得好写得差都和我没有太多关系。这样说,绝不是在为自己有限的能力推卸责任。
  我只是一名记者,我的责任和义务只能是认真对待每一个要写的人,要写的事,不懈怠,不马虎,倾尽我所有的表达方式和采访写作技巧,但我不能保证所写出的人物篇篇光彩照人,给人以启发。支撑人物传记水平高低是被采访人的思想,而对于被采访人水平的高低,我一个记者是无能为力的。
  《知识英雄--影响中关村的50个人》采访过程中最让我生气的是,公司的公关小姐看了征求意见稿后,要求把他们公司的总裁形象塑造的再高大些,有时候,我实在没有办法了,就对他们说:“你们看怎样能再‘高大些’就增加哪些内容”这些人也不知道该增加什么内容,就反问我:“你们当记者还不知道该怎样上纲上线地拔高一个人?”
  我只是一名记者,我只会记录事实,有时候也做些锦上添花的事,但凭空的吹捧不要说像我等木讷的人不擅长,就连职业的公关公司对此恐怕也会感到力不从心。
  《知识英雄》体现的是被写人的思想,作者没有什么思想,所以,看《知识英雄》读者可以很清楚地知道中国IT产业中谁最有思想,有魅力,谁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学习。
  前些天,应《信息产业报》邀请和几个关心IT的哲学学者以及文化名人探讨IT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我很佩服他们的理论和见解,但我不敢发言。
  我只是一名记者,我的任务和职责只是记录下当今IT领域最有见地的思想,以便更多的人知晓,至于我自己实在没有什么深刻见解,否则,我现在不会还做记者。
  我所有的能力只表现在力争使我的记录成为所有记录中最好的。要达到这个目的其实并不容易,人和人面对面的思想沟通,能把70%的原意传达给对方已经是很理想的状态,通过记者辗转写在纸上让人理解,50%原意的传达也是很高的值。“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准确地说出了语言的无能。所以,作为一名记者在表达方面还有很多努力的空间,一个优秀的记者有余地把一名平庸的记者甩得很远。记录是一门大学问,我这辈子都学不完,我永远不会以自己主要是一名记录员而感到羞愧。
  方兴东博士把IT媒体的发展分为三个时代:1、新闻时代;2、分析时代;3、洞察时代。
  他说现在的IT媒体应该从新闻时代向分析时代过渡,或许方博士已经进入了分析时代,但在目前IT媒体浮躁的心态下,我感觉现在强调分析时代还为时尚早,我的理由是:我的周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伪分析文章。
  我们只是记者,我们没有太多思想,我们不可以站在整个业界的高度高瞻远瞩、指点江山、挥持方遒;我们只是记者,我们不在IT产业的第一线,对产业的运作并没有切身的感触,没有IT生活的我们不可能写出所谓新闻背后的新闻。
  历史上被人记住的思想家很少,被人记住的文学家很多,原因是文学家主要是在记录,记录有时候并不比思考缺少价值。
  我相信在1998年9月11日星期五的时候谁也会有兴趣去读1995年以前在IT报纸上发表的评论,如果当作笑话看,可能还可以,因为用今天的眼光看那个时候的思考可能会哑然失笑,但再过几年回头看现在,那时肯定也纳闷现在的评论为什么会如此地肤浅幼稚。
我只愿意做一名记者,我当前的任务就是写两本书,一本已经完成了就是《知识英雄棗影响中关村的50个人》,一本即将开始写。我设想用《知识英雄》以IT人物为主线,用《企业方法》以IT企业为主线,来描述中国IT产业20世纪末的基本状态,供思想家去思考,也为未来的研究者提供一些过去的资料。我希望我的书在5年以后还有人看,这是我的理想。
我的新闻观
《知识英雄》被另外一本书“掠夺”性利用了许多内容,我只轻微表示了一下“这样做不好”,该书的作者(作者?)就站出来质问:“难道不采访,就不能写作吗?”我不敢说“不
采访,就不能写作”的话,因为现如今在“资料基础上”的研究之作实在太多了,几乎成了
潮流和方向。
也许在这些人眼中,像我等这样采访而来的文字,对他们来说只是重新创作的材料和素材而已,他们认为他们的写作完全可以建立在我等的写作之上,凭着他的聪明才智完全可以重新组织我的素材,写出比我等更好的文章。他们用了我得辛苦采访而来的素材,或许还从心底看不起我等。
Internet时代,“剪刀+浆糊”作业方式提高到了电子文本的“Ctrl C + Ctrl V”(剪贴+复制)层次,实现了“东拼西凑”的“无缝连结”,懂些英文更能使这种运作方式提高国际水平。我不知道这种写作的态度是在“抄袭”,还是在“研究”。
都说这是一个信息过剩的年代,但这种过剩决非“原创”信息的过剩,而是因为信息被无限制地被复制造成的过剩。每个自以为高明的信息的复制者,都会在其所复制的内容中,加进一些自己的评论和认识,以为这样就可以高出原作者了。最后,他们将原始的信息“复制”得面目全非。
我以前也是这样的人。那时我在安徽,但我干的事是,对中国乃至全球信息产业评头论足。当时我所有信息来源就是《计算机世界》,但我的评论被发表在《计算机世界》显著位置,成为《计算机世界》为数不多的特约记者。我应该是一个“优秀”的“攒”文章的人了。
1996年,我进了《中国计算机报》,主要还是写评论和述评。我的评论以批评为主,我将自
己俨然定义成了业界的“医生”,仿佛只有我一个人知道这个行业内存在的种种弊端和需要
改进的地方,我非得大声疾呼让每一个人知道,否则就是失职。这段时间,我很快乐,我觉
得我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看他们都醉了,我还醒着。
直到1997年,我才明白,原来我所知道的那点事,别人不是不知道,只是已经说过了很多遍,懒得再说一遍而已。这对我触动很大。我在想,我为什么要到北京来,如果继续写这种“隔靴挠痒”的评论,那么,我回安徽也能写。
在北京的优势是接近新闻事件的发生地,接近当事人,我为什么要放弃这个优势,去和外地的作者比谁的评论做得更好。于是,我开始做《人物素描》。
我在《知识英雄》中写了50个人,写的人多,不免会有朋友对我讲:“你这个人写得不
错,那个人写得欠点火候;程天纵、谢克人写得最好,某某写得最差。”如此等等,对于这
些话我都没太往心里去,我以为写得好,那是因为被写的人风采照人;写得不好,那是因为
被写的人实在没有什么好写(至于为什么非要去写没什么可写的人,这个问题有时候不是一
个记者能够左右的问题,需要报社去回答),所以,写得好,写得差都和我没有太多关系。
这样说,绝不是在为自己有限的能力推卸责任。
我只是一名记者。我的责任和义务只能是认真对待每一个要写的人,要写的事,不懈怠,不马虎,倾尽我所有的表达方式和采访写作技巧。但我不能保证所写出的每一个人物都光彩照人,给人以启发。支撑人物传记水平高低是被采访人的思想,而对于被采访人水平的高低,
我一介记者无能为力。
  《知识英雄:影响中关村的50个人》采访过程中最让我生气的是,公司的公关小姐看了征求意见稿后,要求把他们公司的总裁形象塑造得再高大些,有时候,我实在没有办法了,
就对他们说:“你们看怎样能再‘高大些’就增加哪些内容”这些人也不知道该增加什么内
容,就反问我:“你们当记者还不知道该怎样‘上纲上线’地拔高一个人?”
  我只是一名记者。我只会记录事实,有时候也做些锦上添花的事,但凭空的吹捧不要说
像我等木讷的人不擅长,就连职业的公关公司对此恐怕也会感到力不从心。
《知识英雄》体现的是被写人的思想,作者没有什么思想,所以,看《知识英雄》读者可以很清楚地知道中国IT产业中谁最有思想,谁最有魅力,谁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学习,谁将永远成为过去。
无论是《知识英雄》还是《企业方法》都是不是“主题”先行的作品,它们是否精彩,很大程度上取决被采访对象是否精彩,所以,在选择被采访对象上,我越来越挑剔,因为,采访对象是我文章的“生命线”。
  1998年9月,应《信息产业报》邀请,和几个关心IT的哲学学者以及文化名人探讨IT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我很佩服他们的理论和见解,但我不敢发言。
  我只是一名记者。我的任务和职责只是记录下当今IT领域最有见地的思想,以便更多的人知晓,至于我自己实在没有什么深刻见解,否则,我现在不会还做记者。
我所有的能力只表现在力争使我的记录成为所有记录中最好的。要达到这个目的其实并不容易,人和人面对面的思想沟通,能把70%的原意传达给对方已经是很理想的状态,通过记者辗转写在纸上让人理解,50%原意的传达也已经是很高的分值。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准确地传达出了语言的无能。所以,作为一名记者在表达方面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也就说,一个优秀的记者有余地把一名平庸的记者甩得很远。记录是一门大学问,我这辈子都学不完,我永远不会为自己主要只是一名记录员而感到羞愧。
  有人将IT媒体的发展分为三个时代:1、新闻时代;2、分析时代;3、洞察时代。有人
说现在的IT媒体应该从新闻时代向分析时代过渡,或许他们已经进入了分析时代,但在目前IT媒体浮躁的心态下,我感觉现在强调分析时代还为时尚早,我的理由是:我的周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伪分析文章,懂英文的,从《华尔街日报》上贩卖洋观点,不懂英文的,可以借鉴以下台湾的《PC Home》。
  我不愿意这样做,所以,我只是名记者,没有太多思想,不可以站在整个业界的高度高
瞻远瞩、指点江山、挥持方遒;我只是名记者,不在IT产业的第一线,对产业的运作并没有切身的感触,不可能写出所谓新闻背后的新闻。
  历史上被人记住的思想家很少,被人记住的文学家很多,原因是文学家主要是在记录,
记录有时候并不比思考缺少价值。
  我相信在1999年的8月,谁也不会再有兴趣去读1997年以前在IT报纸上发表的评论,如果当作笑话看,可能还可以,因为用今天的眼光看那个时候的思考可能会哑然失笑,但是想过没有,在21世界,回头看现在,那时肯定也会纳闷现在的评论为什么会如此地肤浅幼稚。
  我只愿意做一名记者,我当前的任务就是写两本书,一本已经完成了就是《知识英雄:
影响中关村的50个人》,一本即将完成。我设想用《知识英雄》以IT人物为主线,用《企业方法》以IT企业为主线,来描述中国IT产业20世纪末的基本状态,供思想家去思考,也为未来的研究者提供一些过去的资料。我希望我的书在5年以后还有人看,这是我的理想。
《企业方法》1998年末在《计算机世界》上一推出,就让几个希望我有大进步的朋友大失所望,他们认为我还在用“人物素描”的方式写《企业方法》,没有新意。我可以保证《企业方法》的内容决不会和《知识英雄》重复,但是表现手法,我只会一个,就是记者式的实录,而且,我认为这种方法来写企业案例最合适。
《中国青年报》记者陈彤做惯了调查性的采访,刚进IT,有些不适应,感觉采访进行不下去。她的采访难以向下推进,是因为她总是习惯性地站在被采访者的对立面,拿怀疑的眼光打量被采访者对象。被采访人在一种戒备状态,当然很难敞开心扉。
我的方式和她不同。当被采访者小看我的时候,我当然会用几个问题“刺”他一下,比如谈谈他的竞争对手,谈谈他的失败等等。一但被采访者不再“小看”的时候,我马上会将姿态放下来,洗耳恭听被采访者的精彩故事或者论述,并不时地给予他肯定,只要他没有离开主题,就让他滔滔不绝体讲下去。
采访中,我不从来不试图去和被采访对象“对话”,从不试图让被采访者接受我的观点,采访中,我没有观点,采访时间很宝贵,我决不会为了要在被采访对象面前表现我的高明,而浪费一分钟。没必要。我将自己话压缩到最低,因为,每次回来整理录音,我都会发觉自己在采访中说的话对于写作最没有用。
采访前,我当然会有一些自己的意图、目的以及计划,我会认真做采访提纲,但如果被采访对象有更好的思路和想法,我回跟着他走。
方正董事长张玉峰是一个特别有力量和主见的人,我对他的两次采访都远远偏离了我的采访计划,但那两次采访都很成功,一个是张玉峰主动谈起了前几任总裁的更替,一次主动张玉峰谈起了方正在管理所遇到的难题,这些内容,如果被张玉峰不想说,我将问题设计得再好也没有用。适逢张玉峰想谈这些内容,这时如果我还抱着原来的采访计划,我就是傻瓜。
采访完,我将采访来的所有录音整理到计算机上,然后,分析这些材料,确定主题,然后,
删掉没有用的材料。这样做看似多用最终要删除部分的无用功,其实是最快的办法,因为一
开始,不知道写什么,主题是什么。开始就整理材料,在这个整理的过程中,主题会慢慢显
现出来。
通常的构思方式,从构思主题到写作会思量很长时间,有时候,写到一半才会发觉这个构思不好,否定重来,会浪费很多时间,勉强写下去,始终会有鸡肋的感觉。
这种基于材料,充分照顾内容丰富性的写作,最要克服的就是文章的流畅性。我的文章一般
都要修改五遍以上,直到付印之前,我会一直修改下去。我重来不会认为自己哪篇文章能有
多好,在我看来,我的哪一篇文章中,都还有“BUG”因为时间原因,没来得及订正。这大约就是作为一名记者的遗憾。